Study on the farmers’ will and behavior of farmland circulation
副标题:无
作 者:唐文金著
分类号:
ISBN:978750178680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怎样进一步深化曾经是中国改革的先
导——农村改革,关系到9亿农民的福祉,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
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在中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全局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在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在“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和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下,在集中力量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时刻
,如何从“三农”问题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最基本的问题,理清思想认识
,审视实践得失,预测发展趋势,探索改革方略,以促进理论创新,深化农
村改革,是每一位致力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的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历史
责任。
土地问题是中国“三农”问题中最基本的问题,土地制度是中国农村中
最基础的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是我国农业的
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农户承
包地的流转弥补了它的缺陷。承包地流转已势不可挡,且由此显现出农村改
革第二次飞跃的端倪。本书将农民作为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以农户家庭为
基本单元,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和行为,探求
农户土地流转的微观动因,促进农户承包土地的合理流转。
本书内容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包括第1、2章,为全书
提供必要的概念、假设、方法和理论依据,作为整个研究分析的理论基础。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对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和西方产权
理论、马克思的制度变迁观和西方的制度变迁观、规模经济理论和行为经济
学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对中西方学者关于农民的几个理性假说进行了评
析,为下面的研究作了理论上的铺垫。第二部分是缘由分析,包括第3、4章
,分析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和行为发生的制度背景和经济环境,揭示了农户
土地流转发生的缘由。第三部分是现状分析,即第5章,从全国、四川省、
南充市三个层面简要分析了农户土地流转的特点、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包括第6、7、8章,以四川省南充市为样本地,对农
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设定不同目标下的假设条件
,对农户土地流转进行了数量预测。第五部分是对策建议,即第9章,阐释
了农户土地流转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增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规范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对策思路。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本书着眼于农户这个土地流转的主体,以微观视野,分
析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这是研究视角的创新。对微观主体的土地流
转意愿与行为的深入研究,可把土地流转研究置于更实际、更现实的基础之
上。
2.研究方法。本书认为农户是土地经营和流转的利益主体,他们的意
愿和行为对于土地流转规模、流转机制和流转模式的选择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因此,作者加大力气进行广泛深入的实地调查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为调
研区域,样本区域覆盖南充市的9个县(市、区)、27个乡镇、54个行政村、
540户农户,在获得样本农户土地流转数据的基础上,对农户的土地流转行
为和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寻找农户土地流转的具体的、真实的微观动因。这
种方法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3.模型构建。一是参考Swinnen和Vranken(2003)的研究,构造了农户
土地流转理论模型,更加深入地理解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产生机制,得出在
不同的条件下,农户在追求收入最大化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转出、转入或者
保持自己的土地经营规模不变,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受到土地边际生产力、
土地租金、土地租赁市场上的交易成本、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农村信贷市场等
一系列因素制约的结论。二是采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土地转入(转出)意
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农户资源禀赋、农户收入结构、农户人口结
构、户主的个人特征、土地用途、社会保障、土地交易费用等因素与农户土
地流转意愿的相关关系。
4.数量预测。通过对农户土地流转设定若干基本假设,对不同阶段的
土地流转进行数量预测,力图体现土地流转研究的前瞻性。
目录
序
前言
摘要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范围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7.1 研究的创新
1.7.2 研究的不足
1.8 研究的前提假设
2 农户土地流转的基础理论
2.1 产权理论
2.1.1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基本思想
2.1.2 西方产权理论的基本思想
2.2 制度变迁理论
2.2.1 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2.2.2 西方制度变迁理论
2.3 农民理性假说
2.3.1 西方农民理性假说的基本内容
2.3.2 我国学者关于农户的理性假说
2.4 规模经济理论
2.4.1 规模经济的理论溯源
2.4.2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
2.4.3 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
2.4.4 土地规模报酬变动规律
2.5 行为经济学理论
2.5.1 行为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2.5.2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5.3 简要述评
3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的制度背景——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缘由之一
3.1 现行土地制度下农地产权及衍生权利分析
3.1.1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所有权
3.1.2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承包权
3.1.3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使用权
3.1.4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收益权
3.1.5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转让权
3.2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性质与变迁
3.2.1 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认识
3.2.2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阶段性变迁
3.2.3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创新:几种形态
3.3现行土地承包制度的特点与缺陷
3.3.1 土地承包制度的特点
3.3.2土地承包制度的缺陷
4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的经济环境——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缘由之二
4.1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4.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4.1.2 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4.1.3 发展理念和政策取向的转变
4.1.4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逐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4.1.5 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
4.2 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
4.2.1 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
4.2.2 农户人口的变动和劳动力的增减
4.2.3 农民自主意识和自治能力的增强
4.2.4农 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完善
5 农户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5.1 我国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现状
5.1.1 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特点
5.1.2 农户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四川农户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 农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多,制约流转
5.2.2 农地流转行为欠规范,法律效力差
5.2.3 流转出现严重的异化现象,农户权益遭侵犯
5.2.4 业主文化素质偏低,辐射带动力弱
5.2.5 业主经营的盲目性影响了农地流转
5.2.6 农地流转和经营环境有待优化
5.3 样本地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状况
5.3.1 农户土地流转呈现的特点
5.3.2 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5.3.3 农户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农户土地转入意愿与行为分析
6.1 农户转入土地的行为特征
6.1.1 农户转入土地的数量特征
6.1.2 农户转入土地的形式
6.1.3 农户转入土地的来源
6.1.4 农户转入土地的约束条件
6.1.5 农户转入土地的目的和用途
6.1.6 农户转入土地的态度
6.2 农户土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农户土地转入行为模型
6.4 农户土地转入意愿的实证分析
6.4.1 研究方法
6.4.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6.4.3 模型估计
6.4.4 结果分析
7 农户土地转出意愿与行为分析
7.1 农户转出土地的行为特征
7.1.1 农户转出土地的数量特征
7.1.2 农户转出土地的形式
7.1.3 农户转出土地的去向
7.1.4 农户转出土地的约束条件
7.1.5 农户转出土地应承担的义务与享受的权弄
7.1.6 农户转出土地的原因
7.2 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7.3 农户土地转出行为模型
7.4 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实证分析
7.4.1 研究方法
7.4.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7.4.3 模型估计
7.4.4 结果分析
8 样本地农户土地流转量的预测
8.1 对农户流转土地的基本假设和阶段划分
8.2 不同阶段土地流转数量的预测
8.2.1 阶段1的土地流转预测
8.2.2 阶段2的土地流转预测
8.2.3 阶段3的土地流转预测
8.3 小结
9 增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规范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对策思路
9.1 农户土地流转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9.1.1 坚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
9.1.2 坚持“自愿、有偿、规范、依法”的原则
9.1.3 坚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同其他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原则
9.1.4 坚持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9.1.5 坚持流转空间的开放性原则
9.1.6 坚持重点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
9.2 增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规范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对策思路
9.2.1 大力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努力发展多元化产业,激活土地供给的动力机制
9.2.2 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激活土地需求的动力机制
9.2.3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农民与土地、农村分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9.2.4 建立完善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为土地流转提供平台
9.2.5 赋予农民稳定而完整的土地承包权,制定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户依法进行土地流转
9.2.6 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多方面的调控
参考文献
附录一:相关文献综述
附录二:南充市农户土地流转情况问卷调查表
附录三:相关词汇汉英对照
后记
前言
摘要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范围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7.1 研究的创新
1.7.2 研究的不足
1.8 研究的前提假设
2 农户土地流转的基础理论
2.1 产权理论
2.1.1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基本思想
2.1.2 西方产权理论的基本思想
2.2 制度变迁理论
2.2.1 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2.2.2 西方制度变迁理论
2.3 农民理性假说
2.3.1 西方农民理性假说的基本内容
2.3.2 我国学者关于农户的理性假说
2.4 规模经济理论
2.4.1 规模经济的理论溯源
2.4.2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
2.4.3 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
2.4.4 土地规模报酬变动规律
2.5 行为经济学理论
2.5.1 行为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2.5.2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5.3 简要述评
3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的制度背景——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缘由之一
3.1 现行土地制度下农地产权及衍生权利分析
3.1.1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所有权
3.1.2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承包权
3.1.3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使用权
3.1.4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收益权
3.1.5 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土地转让权
3.2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性质与变迁
3.2.1 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认识
3.2.2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阶段性变迁
3.2.3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创新:几种形态
3.3现行土地承包制度的特点与缺陷
3.3.1 土地承包制度的特点
3.3.2土地承包制度的缺陷
4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的经济环境——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发生缘由之二
4.1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4.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4.1.2 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4.1.3 发展理念和政策取向的转变
4.1.4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逐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4.1.5 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
4.2 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
4.2.1 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
4.2.2 农户人口的变动和劳动力的增减
4.2.3 农民自主意识和自治能力的增强
4.2.4农 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完善
5 农户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5.1 我国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现状
5.1.1 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特点
5.1.2 农户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四川农户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 农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多,制约流转
5.2.2 农地流转行为欠规范,法律效力差
5.2.3 流转出现严重的异化现象,农户权益遭侵犯
5.2.4 业主文化素质偏低,辐射带动力弱
5.2.5 业主经营的盲目性影响了农地流转
5.2.6 农地流转和经营环境有待优化
5.3 样本地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状况
5.3.1 农户土地流转呈现的特点
5.3.2 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5.3.3 农户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农户土地转入意愿与行为分析
6.1 农户转入土地的行为特征
6.1.1 农户转入土地的数量特征
6.1.2 农户转入土地的形式
6.1.3 农户转入土地的来源
6.1.4 农户转入土地的约束条件
6.1.5 农户转入土地的目的和用途
6.1.6 农户转入土地的态度
6.2 农户土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农户土地转入行为模型
6.4 农户土地转入意愿的实证分析
6.4.1 研究方法
6.4.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6.4.3 模型估计
6.4.4 结果分析
7 农户土地转出意愿与行为分析
7.1 农户转出土地的行为特征
7.1.1 农户转出土地的数量特征
7.1.2 农户转出土地的形式
7.1.3 农户转出土地的去向
7.1.4 农户转出土地的约束条件
7.1.5 农户转出土地应承担的义务与享受的权弄
7.1.6 农户转出土地的原因
7.2 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7.3 农户土地转出行为模型
7.4 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实证分析
7.4.1 研究方法
7.4.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7.4.3 模型估计
7.4.4 结果分析
8 样本地农户土地流转量的预测
8.1 对农户流转土地的基本假设和阶段划分
8.2 不同阶段土地流转数量的预测
8.2.1 阶段1的土地流转预测
8.2.2 阶段2的土地流转预测
8.2.3 阶段3的土地流转预测
8.3 小结
9 增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规范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对策思路
9.1 农户土地流转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9.1.1 坚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
9.1.2 坚持“自愿、有偿、规范、依法”的原则
9.1.3 坚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同其他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原则
9.1.4 坚持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9.1.5 坚持流转空间的开放性原则
9.1.6 坚持重点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
9.2 增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规范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对策思路
9.2.1 大力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努力发展多元化产业,激活土地供给的动力机制
9.2.2 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激活土地需求的动力机制
9.2.3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农民与土地、农村分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9.2.4 建立完善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为土地流转提供平台
9.2.5 赋予农民稳定而完整的土地承包权,制定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户依法进行土地流转
9.2.6 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多方面的调控
参考文献
附录一:相关文献综述
附录二:南充市农户土地流转情况问卷调查表
附录三:相关词汇汉英对照
后记
Study on the farmers’ will and behavior of farmland circulation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