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

副标题:无

作   者:王永兴著

分类号:

ISBN:978730103595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从晚清学制改革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展开,提供新知与整理国故终于齐头并进,文学史研究因而得到迅速发展。《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界定了中国文学现代性发生于晚清至五四之间,同时也以“现代性”为视点考察晚清以来的文学。        从文学观念的转变、文类位置的偏移,到教育体制的改革与课程设置的更新,“文学史”逐渐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知识体系。作为一种教育与研究的著述形式,“文学史”在20世纪的中国,产量之高,传播之广,蔚为奇观。中国的现代性,是对西方近三百年历史进程中积演的现代性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接受的结果,它的本原在西方,而又与西方现代性不同。“现代性”在中国虽然也代表时间,却更倾向于一种空间化的时间意识,呈现为“共时态”价值体系;而且,现代性始终含有“未来”和“理想”的意味。在现代性的视野中,中国一百年来的现代化追求,呈现着一种动态的逻辑的整体性。现代性的视野,使我们能够对晚清新小说及清末民初文学产生一种宽容和理解,并建立一种超越一般审美欣赏的审美关系。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陈寅恪先生史学的渊源和史学思想与治史方法
第一节 陈寅恪先生史学主要渊源于司马光欧阳修为代表的宋贤史学
一 寅恪先生重视学术文化典章制度的渊源系统
二 “中国史学,莫盛于宋”
三 陈寅恪先生对清代史学经学的评论
四 取法高则陈义高
第二节 义宁陈氏忠义之家是陈寅恪先生史学的另一渊源
第三节 陈寅恪先生的史学思想
一 求真实,供鉴戒
二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三 中国中古史分期的思想
四 民族与文化
五 民族迁徙
六 社会经济的重大作用
第四节 陈寅恪先生的治史方法
一 宋贤长编考异之法
二 陈寅恪先生继承并发展宋贤长编考异治史方法
三 神游冥想真了解之法
四 总汇贯通之法
五 时间、地理、人事之法
第二章 陈寅恪先生三部专著及三篇论文主旨述要
第一节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主旨述要
一 寅恪先生撰著此书的苦心孤诣
二 渊源系统
第二节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主旨述要
第三节 《元白诗笺证稿》主旨述要
一 文体之关系
二 文人之关系
三 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
四 新乐府的体制
五 以宋贤治史之法治诗
第四节 陈寅恪先生关于学风三篇论文主旨述要
一 《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主旨述要
二 《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主旨述要
三 《朱延丰突厥通考序》主旨述要
第三章 《陈寅恪读书札记——旧唐书新唐书之部》疏证
前言
第一节 有关蕃将蕃兵以及胡化等札记的疏证
一 唐自中世以后,镇兵多为胡种
二 蕃族内属,胡化
三 凉州地区蕃族内属及胡化
第二节 有关黄头军札记疏证
一 李光颜任忠武节度使期间的忠武黄头军
二 唐平黄巢战争期间的忠武黄头军
三 陇州黄头军
四 赵犨守陈州及忠武军功业
第三节 关于唐代财政札记疏证
一 关于唐代估法十一条札记疏证
二 关于唐代运输札记疏证
第四节 关于唐元和国计簿和开成供军图札记疏证
第五节 关于收复河湟札记疏证
第六节 关于唐代宦官札记疏证
附录
《新唐书·地理志》所载敕勒等羁縻州府与民族迁徙
杨隋氏族问题述要——学习陈寅恪先生史学的一些体会
学习《柳如是别传》的一点体会——柳如是的民族气节
种花留与后来人——陈寅恪先生在清华二三事
八十述怀
后记
OY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