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现代历史之初,意大利城邦共和国的经验为古典政治观的重新流行提供了*有利的基础。自1494年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统治的衰落至1530年*后一个佛罗伦萨共和国的衰亡期间,共和主义思想得到了*热烈、深入的讨论。而这一时期,几乎正与马基雅维里担任公职、写作政治学著作的时间重合。可以说,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考从一开始就与他在共和国的角色和职责密不可分。
本书汇集了当今*著名的法学、哲学、历史学与政治思想史学者对马基雅维里共和主义思想的研究,将其置于欧洲共和主义传统语境中,力图还原马基雅维里写作时期佛罗伦萨的历史语境,呈现马基雅维里的思考与罗马共和主义思想之间的关联,以及他为后世留下的共和主义遗产。
目录
作者简介
鸣谢
*部分 马基雅维里与共和主义经验
*章 马基雅维里与佛罗伦萨人的共和主义经验
尼古莱·鲁宾斯坦
第二章 马基雅维里与意大利各共和国的危机
埃蕾娜·法萨诺·瓜里尼
第三章 16世纪初期的佛罗伦萨共和主义
乔万尼·西尔瓦诺
第四章 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共和国公仆
罗伯特·布莱克
第五章 关于马基雅维里效力于共和国的争论
约翰·纳杰米
第二部分 马基雅维里与共和主义观念
第六章 马基雅维里的《论李维前十书》与共和主义
观念的前人文主义渊源 昆廷·斯金纳
第七章 马基雅维里与共和主义政治观
莫里齐奥·维罗里
第八章 马基雅维里的共和国之战争理论与实践
麦克尔·马莱特
第九章 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中的内部失和
吉塞拉·波克
第三部分 马基雅维里与共和主义的遗产
第十章 马基雅维里时代与荷兰起义:新斯多葛主义与荷兰共和主义的兴起
马丁·范·基尔德伦
第十一章 弥尔顿的共和主义与天国的专制
布莱尔·沃顿
第十二章 一个有争议的共和主义者:17、18世纪荷兰人眼中的马基雅维里
埃科·希兹玛·米勒
第十三章 孟德斯鸠与新共和主义
茱迪丝·施克拉
第四部分 共和主义道德观
第十四章 共和国的精神气质与政治现实
维尔纳·迈赫菲尔
第十五章 共和主义的政治自由理想
昆廷·斯金纳
译后记
索引【书摘与插画】
共和主义的政治自由理想
一
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近提出,“关键的道德对立是这样那样版本的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与这样那样版本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传统之间的对立”。本书对共和主义传统的分析,其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表明这是一个错误的二分法。我很高兴通过集中讨论“共和主义”政治自由理论来突出这一点为本书作结。我想特别集中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共和主义”自由理论,因为它们很容易作为悖论而被简单处理,或者干脆就被混为一谈,但我认为,应把它们视为在这一主题上对我们的流行看法构成的挑战。
和刚才一样,先说一下什么是我们在政治自由问题上的流行看法。我想到了一个事实,即经过分析哲学家们近期对这一概念的探讨,已经得出了一个赢得广泛赞同的结论。使用*初由杰里米·边沁提出、*近因以赛亚·伯林而众所周知的那个公式,能够*好地表达这一结论。它的含义是,政治自由观念实质上是个消极观念。自由的存在总是标志着其他某种事物的缺失,具体地说,就是某种强制的缺失,而这种强制的作用就在于约束行为人追求自己选定的目标,约束他/ 她追求不同的选择权,或至少约束二者择其一的选择。
霍布斯在《利维坦》的《论臣民的自由》一章中留下了对这一观点的经典陈述,至今仍被反复引用。一开始他就对我们言之凿凿地说,“自由(就其本义来说)指的是阻碍的状况(opposition)* 的消失”——舍此无他。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对此他甚至抱有更大的自信。“我们分明看到,所谓自由就在于有能力,来照自己的意志,做或不做某件事情,停止或不停止某件事情。这是无可否认的。”
当代的分析哲学家一般都把这个基本内容分解为两个议题,许多方面的阐述似乎都反映了格拉尔德·麦卡伦论述消极与积极自由的经典之作的影响力。*个说法是,只有*一种关于政治自由的前后一致的思维方式,这就是从消极角度把自由概念理解为人在追求选定的目的时不存在任何阻碍。另一个说法则是,所有这种对消极自由的讨论都可以转而——尽管往往是在表面上——简化为一种对行为人、强制和目的之间特殊三角关系的讨论。因此,所有关于自由的争论都被认为是对以下问题的争论结果:谁应被算作行为人,什么应被算作强制,一个行为人为了被算作自由的存在就必须自由地做什么或者变成什么(不能做什么或变成什么)。
现在我要谈谈关于政治自由的两个主张,根据这些假定,它们很容易被指责为杂乱无章。*个是把自由与自治联系在一起,随之又把个人自由的观念以一种表面上的悖论形式与公共事业观念联系在一起。正如查尔斯·泰勒*近所说,这个命题就是,我们只有置身于“一个结合了真正自治的标准型社会中”才能是自由的。如果希望确保我们的个人自由,那我们就必须尽可能全心全意地投入一种公共事业的生活,从而培育出*有效参与政治生活所需要的公民美德。简言之,要获得我们*充分的自由,首先就要承认这一事实,即我们只有追求某些明确的目的才是理性的。
另一个相关的命题是,我们可能不得不被迫成为自由的,因而就把自由观念以一种更加明显的悖论方式与强制或强迫概念联系在一起。在争论中支持这个更进一步假定的是,我们有时会记不得——或者根本就不能理解——履行我们的公共职责乃是维护我们本身的自由所必需。然而,假如自由确实要依赖于投身公共事业,从而依赖于我们培育公民美德的意愿,那么结果可能就是我们不得不被迫接受美德,从而被迫支持一种留待我们去破坏的自由。
二
我们需要在批判这些论点的当代自由理论家中区分出两种不同的攻击路线。本节就要谈到*种,另一种放在第三节讨论。
*坚定的反驳是,由于对自由的消极分析是*前后一致的分析,由于我已分离开来的两种论点与任何这种分析都不相容,因此它们根本不可能体现在任何令人满意的对社会自由的说明之中。
我们已经看到,霍布斯的《利维坦》对文艺复兴时期共和主义发起具有极大影响的攻击过程中,就持有这种所谓社会自由与公共事业之间关系的观点。他在第二十一章嘲笑路加人时告诉我们,“现在路加城的塔楼上以大字特书‘自由’一词”,但事实上他们小小的城邦共和国却给他们的公益精神施加了沉重的要求。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霍布斯所说的自由仅仅意味着不存在干预。看来显而易见的是,对他而言,我们社会自由的*化必须依赖于我们把地盘*化的能力以使我们可以要求“免除国家的徭役”。所以在他看来,路加人承受着如此苛重的徭役却宣布他们享有自由是完全荒谬的。霍布斯的现代支持者一般也都作如是观。例如,正像奥本海姆在他的新著《政治学概念》中所说,声称我们可以谈论“参与政治进程的自由”完全是在搅局。自由是以不存在任何这种义务或强制为前提的。因此,这种“所谓参与的自由与任何意义上的自由都毫不相干”。
在我提到的另一个主张出场的地方,我们甚至可以更频繁地发现同样的论争路线:我们的自由可能必须是我们遭受强制的果实。例如,不妨看看拉斐尔在他的《政治哲学问题》中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他不过是重复了这样的观点:“当我们谈论一个政治场景中有没有自由的时候,我们指的是行动的自由或者社会自由,就是说,不存在人的力量所施加的束缚或强制,包括国家施加的强制。”因此,认为“国家的强制能使一个人更加自由”,这不仅推出了一个悖谬的结论,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因为它完全混淆了对立的两极——自由与强制。奥本海姆再次表明了同样的看法。因为自由等于不存在强制,所以,认为某人可以“被迫自由”,也就根本不再是谈论自由,而是“它的反面”。
*个攻击路线在以下说法中达到了顶点,即我已经分离开的两个论点——就像奥本海姆所说——“与任何意义上的自由都毫不相干”,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考虑?
依我看,得出这个结论乃是由于过于迅速地抛弃了关于社会自由的另一个思想传统,就我论点的这个方面而言,简单谈谈这个传统很是重要。
我说的这个传统实质上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可以说它是建立在两个非常有影响的不同前提基础上的。*个前提在后来的各种自然主义伦理学体系中得到了发展,认为我们都是抱有某些独特人类目的的道德存在。第二个前提后来尤为学院派政治哲学所接受,补充说人这种动物具有社会与政治的天性,因而我们的目的实质上肯定有着社会性质。故此,这些假设对于人类自由的看法乃是“积极的”看法。按照这种说明,如果我们实际上从事的那些活动恰恰*能带来“人类繁荣”的幸福,那么我们只能被说成是完全或真正自由的,由此而被说成是体现了我们*深层的人类目的。
我不想为这些前提的真实性辩护。我只想强调一下上述说明已经表达清楚了的意思:如果它们得到了承认,就会从中产生出一种积极的自由理论,而且极少悖谬或不连贯。
这对我现在的论点有两个重要含义。一是我到目前为止所思考的由消极自由理论家提出的基本主张看来是错误的。他们坚称,所有前后一致的自由理论必定都有一种三重结构。但是,我刚刚谈到的社会自由理论却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尽管它恰恰是前后一致的——如果我们承认它的前提的话。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