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顿悟心法:六祖坛经导读》是《六祖坛经》的导读,中印两大文明古国最优秀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造就了中国文化史的一代奇才——一个不识字的文化巨匠惠能,也孕育了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部由中国人创作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佛经——《六祖坛经》。
经是每一个宗教或文化体系的创始者或地位最高的圣人的作品,代表了宗教与文化体系的精神核心。作为非原创地和下游的中国佛教代表,传佛心印、智慧高深、境界过人的惠能同样为世界佛教贡献出了一部足以与印度佛经相媲美的文化精品。
目录
千古一经
中印两大文明古国最优秀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造就了中国文化史的一代奇才——一个不识字的文化巨匠惠能,也孕育了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部由中国人创作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佛经——《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何以称为经
经是每一个宗教或文化体系的创始者或地位最高的圣人的作品,代表了宗教与文化体系的精神核心。作为非原创地和下游的中国佛教代表,传佛心印、智慧高深、境界过人的惠能同样为世界佛教贡献出了一部足以与印度佛经相媲美的文化精品。
六祖惠能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六祖在中国佛教史上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凡言禅,皆本曹溪)、思想原创性最强,并且是中国佛教成熟与鼎盛时期的代表。以惠能为代表的中国佛教文化,与孔子代表的儒家文化和老子代表的道家文化鼎足而立,形成了三教为本的中国文化格局。
自序品
伟大人物自有伟大的经历,传奇英雄充满传奇的色彩。高贵而神奇的家世出生、精彩而难得的得法因缘、艰难曲折的早期生涯、石破天惊的出山说法,六祖用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写就了两个大字:传奇。
高贵的出身,神奇的出生
流落蛮荒的“猫獠”,却是声名显赫的范阳卢氏之后。毫光腾空,异香满室,梵僧赐名,神奉甘露,出生时的种种瑞兆预示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黄梅求法,四处隐居
卖柴人闻经有省,远赴黄梅求法,与五祖师资道合,以居士身得无上道,承祖师位。后又隐居避难,流落四方。
风动幡动,石破天惊
六祖出山弘法,一句“仁者心动”,振聋发聩,惊动了正在讲经的大德印宗法师。由此剃度出家,传道说法。拉开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传法生涯的序幕。
般若品
大梵寺说法是《六祖坛经》的核心,《般若品》是大梵寺说法的核心。“摩诃般若波罗蜜”揭开了自性法门、无上顿教的神秘面纱,露出了最上乘禅法的筋骨。
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无量大般若经,其要在此“摩诃般若波罗蜜”一句,此一句关键在“摩诃”(大),大才能有智慧,有智慧才能到彼岸。因此当存大心,发大愿,入大定,开大智,行大爱,成大事,立大业,证大道。
直入佛地,万法归一
简单直捷,易解易修,一念顿超,直入佛地,抓住关键,万法归一。这是般若品的特色,也是六祖心法的要点。
决疑品
何为真功德,何为真西方,何为真修行,何为真出家?六祖的开示不仅揭示了在家修行的要法,还开创了“身中净土”、“自性弥陀”的禅宗净土法门。为后世禅净合一奠定了基础。并且开人间佛教、生活禅之先河。
功德与福德
修福不修慧,求善报不思出离,这是许多人尤其是在家人的局限。六祖通过揭示智慧出离为功德来勉励众生从追求往生人天善道小果到出离因果、证得涅槃。
净土与西方
净土无方所,方便说为西。心净即西方,执著达无期。六祖打破了对西方的迷信,指出心净即净土,不必求东西。
内土与外土迷人执外相,悟者求内实。惑者求净土,智者自净意。法身非内外,何必念东西!
在寺与在家
在寺不修行,与在家何异!在家而出家,功德大无比。心平而行直,日用常饶益。生活即佛法,众生皆受利。
定慧品
坐禅品
忏悔品
机缘品
顿渐品
征诏品
付嘱品
附录
后记
中印两大文明古国最优秀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造就了中国文化史的一代奇才——一个不识字的文化巨匠惠能,也孕育了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部由中国人创作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佛经——《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何以称为经
经是每一个宗教或文化体系的创始者或地位最高的圣人的作品,代表了宗教与文化体系的精神核心。作为非原创地和下游的中国佛教代表,传佛心印、智慧高深、境界过人的惠能同样为世界佛教贡献出了一部足以与印度佛经相媲美的文化精品。
六祖惠能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六祖在中国佛教史上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凡言禅,皆本曹溪)、思想原创性最强,并且是中国佛教成熟与鼎盛时期的代表。以惠能为代表的中国佛教文化,与孔子代表的儒家文化和老子代表的道家文化鼎足而立,形成了三教为本的中国文化格局。
自序品
伟大人物自有伟大的经历,传奇英雄充满传奇的色彩。高贵而神奇的家世出生、精彩而难得的得法因缘、艰难曲折的早期生涯、石破天惊的出山说法,六祖用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写就了两个大字:传奇。
高贵的出身,神奇的出生
流落蛮荒的“猫獠”,却是声名显赫的范阳卢氏之后。毫光腾空,异香满室,梵僧赐名,神奉甘露,出生时的种种瑞兆预示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黄梅求法,四处隐居
卖柴人闻经有省,远赴黄梅求法,与五祖师资道合,以居士身得无上道,承祖师位。后又隐居避难,流落四方。
风动幡动,石破天惊
六祖出山弘法,一句“仁者心动”,振聋发聩,惊动了正在讲经的大德印宗法师。由此剃度出家,传道说法。拉开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传法生涯的序幕。
般若品
大梵寺说法是《六祖坛经》的核心,《般若品》是大梵寺说法的核心。“摩诃般若波罗蜜”揭开了自性法门、无上顿教的神秘面纱,露出了最上乘禅法的筋骨。
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无量大般若经,其要在此“摩诃般若波罗蜜”一句,此一句关键在“摩诃”(大),大才能有智慧,有智慧才能到彼岸。因此当存大心,发大愿,入大定,开大智,行大爱,成大事,立大业,证大道。
直入佛地,万法归一
简单直捷,易解易修,一念顿超,直入佛地,抓住关键,万法归一。这是般若品的特色,也是六祖心法的要点。
决疑品
何为真功德,何为真西方,何为真修行,何为真出家?六祖的开示不仅揭示了在家修行的要法,还开创了“身中净土”、“自性弥陀”的禅宗净土法门。为后世禅净合一奠定了基础。并且开人间佛教、生活禅之先河。
功德与福德
修福不修慧,求善报不思出离,这是许多人尤其是在家人的局限。六祖通过揭示智慧出离为功德来勉励众生从追求往生人天善道小果到出离因果、证得涅槃。
净土与西方
净土无方所,方便说为西。心净即西方,执著达无期。六祖打破了对西方的迷信,指出心净即净土,不必求东西。
内土与外土迷人执外相,悟者求内实。惑者求净土,智者自净意。法身非内外,何必念东西!
在寺与在家
在寺不修行,与在家何异!在家而出家,功德大无比。心平而行直,日用常饶益。生活即佛法,众生皆受利。
定慧品
坐禅品
忏悔品
机缘品
顿渐品
征诏品
付嘱品
附录
后记
六祖坛经导读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