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以大量药物设计的实例系统地讲述了现代药物设计的最新理论、
技术与策略。全书共分16章:第一章“药物设计概论”,概要介绍药物设
计发展的历史与未来、药物设计的任务与方法、药物设计的程序与技术,
使读者从治疗病种的选择开始,经药物作用靶的确定与选择、生物学评价
模型的建立、先导物的发现与设计、先导化合物的优化设计、候选药物选
定,直至新药开发研究,对药物研究的全程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第二章“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从过去的“经验设计”到现在的“分子模拟设计
”系统讲述了药物作用的体内过程和药物设计的主要原理,包括药物一受
体相互作用原理、前药设计原理、软药设计原理、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代
谢拮抗原理和构效关系原理;第三章到第七章重点讲述以受体、靶酶、核
酸为靶的先导物设计,以内源性活性物质为先导的模拟设计以及利用药物
代谢机制的优化设计等五种主要的药物设计方法与策略;第八章到第十一
章主要介绍定量构效关系、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组合化学、高通量
筛选等现代药物设计有关的四大基本技术及其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第十
二章到第十四章重点介绍了抗肿瘤药、抗感染药、心血管病治疗药三大类
药物作用的靶及其相关的新药设计成果与进展。最后从药物设计的系统性
出发,增加了一般药物设计中很少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和制剂技术相关的
药物设计。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教材,也可供药物研究人
员参考。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药物设计概论
第一节 药物设计的历史与未来
一 天然药物原始发现时期
二 天然活性物质发现时期
三 化学药物发展时期
四 药物分子定量设计时期
五 药物分子模拟设计时期
六 21世纪药物设计技术的展望
第二节 药物设计的任务与方法
一 药物经验设计法
二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法
第三节 药物设计的程序与技术
一 治疗病种的选择
二 药物作用靶的确证与选择
三 生物学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选择
四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设计
五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设计
六 候选药物选定
七 新药开发研究
第二章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药物的生物转运原理
一 药物作用的体内过程
二 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
三 药物的生物转运机制
四 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因素
第二节 药物-靶相互作用原理
一 药物-靶相互作用的理论
二 药物-靶相互作用的类型
三 基于药物-靶相互作用的药物设计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原理
一 药物代谢过程
二 药物代谢与药物设计
第四节 前药设计原理
一 前药的基本概念
二 前药设计原则
三 前药设计方法
四 前药的应用
第五节 软药设计原理
一 软药概述
二 软类似物的设计
三 基于无活性代谢物的软药设计
四 基于活性代谢物的软药设计
五 前-软药的设计
六 计算机辅助软药设计
第六节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一 生物电子等排的基本概念
二 生物电子等排的分类
三 经典的生物电子等排
四 非经典的生物电子等排
第七节 代谢拮抗原理
一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与抗代谢物的设计
二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的设计
第八节 结构-活性关系原理
一 基团变化对活性的影响
二 药效团、药动团和毒性基团
三 药效构象
四 立体因素对活性的影响
第三章 作用于酶的药物设计
第一节 酶的作用机制
一 酶促反应过渡态
二 基元催化反应
三 辅助因子
四 结合作用
第二节 酶的活性部位及底物与靶酶的结合方式
一 酶的活性部位
二 底物与靶酶的结合方式
三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三节 酶的调控
第四节 同工酶
第五节 酶抑制剂的合理设计
一 抗菌的酶抑制剂
二 抗病毒的酶抑制剂
三 体内自身酶类的抑制剂
第四章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设计
第一节 受体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一 受体研究的发展简史
二 受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三 受体的分类
四 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五 受体激活
第二节 受体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
一 跨膜信号转导途径
二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三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四 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五 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六 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
第三节 作用于受体药物的分类与设计
一 直接作用激动剂
二 间接作用激动剂
三 直接作用拮抗剂
四 间接作用的拮抗剂
五 作用于受体药物的筛选技术
第四节 作用于受体的激动剂设计
一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激动剂的设计
二 阿片类受体亚型激动剂的设计
三 维甲酸受体激动剂的设计
四 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的设计
五 β肾上腺素受体亚型激动剂的设计
六 促黑皮质素受体激动剂的设计
七 胆囊收缩素受体激动剂的设计
八 组胺H3受体激动剂的设计
第五节 作用于受体的拮抗剂设计
一 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拮抗剂设计
二 半胱氨酞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设计
三 辣椒素受体拮抗剂的设计
四 Ⅱa/Ⅲb糖蛋白受体拮抗剂的设计
五 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的设计
六 作用于谷氨酸受体亚型的拮抗剂设计
七 血管紧张素受体亚型拮抗剂的设计
第五章 作用于核酸的药物设计
第一节 DNA与RNA
一 核酸的化学结构
二 DNA的结构和功能
三 RNA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作用于RNA的药物设计
一 反义寡核苷酸
二 多肽核酸
三 酶性核酸
第三节 作用于DNA的药物设计
一 药物小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
二 三链DNA
第四节 影响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药物设计
一 核苷酸生物合成抑制剂
二 设计实例
第六章 基于内源性活性调节物质的药物设计
第一节 机体内的信息传递与内源性活性调节物质
一 内源性生物活性调节物质
二 内源性生物活性调节物质的分子作用机制
第二节 以内源性含氮调节物质相关受体为靶的药物设计
一 内源性含氮调节物质与相关受体作用机制
二 以内源性含氮调节物质相关受体为靶的药物设计实例
三 调节第二、三信使的药物设计
第三节 甾体类内源性活性调节物质相关的药物设计
一 甾体类内源性活性调节物质及其生物合成
二 甾体类内源性活性调节物质的作用机制
三 激素受体的选择性结合和相关酶抑制剂的设计
四 基因激活内源性物质相关的药物设计
第四节 内源性生物活性肽及其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一 内源性生物活性肽
二 模拟肽学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三 多肽的构效关系研究方法
四 组合肽库
第五节 其他内源性生物活性调节物质的类似物设计
一 前列腺素类药物设计
二 维甲酸类药物设计
三 一氧化氮的研究进展
四 影响白三烯和血栓素作用的药物
第七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优化设计
第一节 药物设计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 化学稳定性
二 代谢稳定性
三 亲水/疏水平衡
四 离子化
五 分子大小
六 氢键作用的数目
第二节 基于转运及代谢的设计
一 溶解性及膜渗透性的设计
二 抗水解及抗代谢的设计
三 易于代谢的设计
四 靶向药物的设计
五 降低毒副作用的设计
六 代谢激活
第八章 定量构效关系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药物定量构效关系发展简史
一 二维定量构效关系
二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三 多维定量构效关系
第二节 QSAR的生物活性变量
一 QSAR生物活性变量的类型
二 剂量-反应关系
三 统计学方法——线性回归分析
四 化合物的选择方法
第三节 QSAR研究的理化参数
一 电性参数
二 疏水性参数
三 立体参数
四 指示变量
第四节 经典QSAR模型
一 Hansch模型
二 Free-Wilson模型
三 其他QSAR模型
四 QSAR应用实例
第五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一 化合物和受体三维构象的生成及优化
二 基于配体结构的3D-QSAR研究
三 基于受体结构的3D-QSAR研究
第六节 从三维到六维定量构效关系
一 四维定量构效关系
二 五维定量构效关系
三 六维定量构效关系
第九章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
第一节 分子模拟计算方法与构象分析
一 分子模拟计算方法
二 构象分析方法与活性构象
第二节 基于配体的药物设计——药效团模型方法
一 药效团模型的表达
二 药效团构建的基本步骤
三 药效团构建的主要方法
四 基于药效团模型的数据库搜寻
五 药效团模型方法的应用实例
第三节 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测定和预测
一 靶分子三维结构的获得
二 活性位点功能残基的识别
第四节 分子对接技术与虚拟高通量筛选
一 分子对接技术
二 虚拟筛选
第五节 全新药物设计
一 全新药物设计的原理
二 全新药物设计的方法
三 全新药物设计的应用实例
四 全新药物设计方法展望
第六节 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性质的计算机辅助预测
一 药代动力学特征的预测
二 化合物毒性的预测
第十章 组合化学技术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组合化学技术
一 组合化学简介
二 固相组合合成技术的发展
三 液相组合合成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组合库设计策略
一 组合库的基本构建策略
二 组合库设计策略的发展
三 主题库的概述
四 动态组合化学库
第三节 组合化学在寻找和优化药物先导化合物中的应用
一 新的活性先导化合物和候选药物的发现
二 虚拟组合库
三 组合库的虚拟筛选
第十一章 高通量筛选技术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概述
一 药物筛选方法与技术
二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
第二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的原理与过程
一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
一 药物筛选模型的发展过程
二 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基本要求
三 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类型
四 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最新进展
第四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数据分析与处理
一 高通量药物筛选数据的获得
二 高通量药物筛选数据的处理
第五节 样品库和样品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
一 样品和样品库的建立
二 样品和样品库管理
三 样品信息数据库
四 样品信息数据库建立、管理和应用
第六节 化合物库的高通量药物筛选发现先导化合物实例
一 多品种随机筛选发现先导化合物
二 主题库筛选发现先导化合物
三 化合物库集中筛选发现先导化合物
第七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中药现代化研究
一 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
二 中药有效部位的研究
三 中药作用机制研究
四 中药复方研究
五 中药大规模筛选和分类学研究
第八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在海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一 海洋生物样品库和化合物库的建立
二 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
第十二章 抗肿瘤药物设计
第一节 直接作用于DNA的药物设计
一 三氮烯类化合物的设计
二 亚硝基脲类化合物的设计
三 铂铬合物的设计
第二节 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设计
一 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的设计
二 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的设计
第三节 血管生成抑制剂的设计
一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研究
二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研究
第四节 作用于微管蛋白的药物设计
一 微管的结构与功能
二 稳定微管的药物
三 抑制微管聚合的药物
第十三章 抗感染药物设计
第一节 抗病毒药物设计
一 病毒和病毒的增殖
二 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设计
三 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的设计
四 病毒整合酶抑制剂的设计
五 以神经氨酸酶为靶点的抗流感病毒药物设计
第二节 抗菌药物设计
一 β-内酞胺类抗生素药物设计
二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设计
第三节 抗真菌药物设计
一 常用抗真菌药物的类型及构效关系
二 基于靶酶的抗真菌药物设计
三 其他抗真菌药物设计
四 抗真菌药物设计的发展前景
第十四章 心血管治疗药物设计
第一节 基于离子通道的药物设计
一 钙通道拮抗剂的设计
二 钾通道开放剂的设计
第二节 基于靶酶的药物设计
一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设计
二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设计
三 乙酞胆碱酯酶抑制剂的设计
第三节 基于其他靶点的药物设计
一 Ⅱb/Ⅲa糖蛋白受体拮抗剂的设计
二 内皮素拮抗剂的设计
三 肾素拟肤抑制剂的设计
四 凝血酶抑制剂的设计
第十五章 基因工程技术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一 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二 基因工程操作流程
第二节 蛋白质药物的改造设计
一 对蛋白质改造的基本规律
二 突变的方法
三 几种蛋白质药物的设计
第三节 小分子生物药物的设计
一 组合生物合成
二 组合生物合成的设计
三 组合生物合成的展望
第四节 产生杂合抗生素
一 生物合成途径中某个酶基因的突变
二 在生物合成途径中引入一个酶基因
第五节 多肽疫苗及基因疫苗
一 多肽疫苗
二 基因疫苗
第六节 利用基因工程建立新药筛选模型
一 发现新的致病基因作为药物作用新靶点
二 建立新的活性筛选模型
第十六章 制剂设计
第一节 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制剂设计
一 溶解度
二 油水分配系数
三 稳定性
第二节 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对制剂设计的影响
一 胃肠道稳定性的影响
二 体内吸收
三 体内分布
四 药物的代谢
五 药物的排泄
第三节 给药途径与药效的关系
一 经胃肠道给药
二 非胃肠道给药
第四节 口服药物制剂的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
一 药物的溶出度与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
二 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第五节 缓释与控释制剂的设计
一 缓、控释制剂的含义及特点
二 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
三 缓、控释制剂的设计
第六节 靶向给药制剂的设计
一 靶向制剂的定义及分类
二 靶向制剂的剂型及特点
三 靶向制剂的设计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第一章 药物设计概论
第一节 药物设计的历史与未来
一 天然药物原始发现时期
二 天然活性物质发现时期
三 化学药物发展时期
四 药物分子定量设计时期
五 药物分子模拟设计时期
六 21世纪药物设计技术的展望
第二节 药物设计的任务与方法
一 药物经验设计法
二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法
第三节 药物设计的程序与技术
一 治疗病种的选择
二 药物作用靶的确证与选择
三 生物学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选择
四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设计
五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设计
六 候选药物选定
七 新药开发研究
第二章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药物的生物转运原理
一 药物作用的体内过程
二 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
三 药物的生物转运机制
四 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因素
第二节 药物-靶相互作用原理
一 药物-靶相互作用的理论
二 药物-靶相互作用的类型
三 基于药物-靶相互作用的药物设计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原理
一 药物代谢过程
二 药物代谢与药物设计
第四节 前药设计原理
一 前药的基本概念
二 前药设计原则
三 前药设计方法
四 前药的应用
第五节 软药设计原理
一 软药概述
二 软类似物的设计
三 基于无活性代谢物的软药设计
四 基于活性代谢物的软药设计
五 前-软药的设计
六 计算机辅助软药设计
第六节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一 生物电子等排的基本概念
二 生物电子等排的分类
三 经典的生物电子等排
四 非经典的生物电子等排
第七节 代谢拮抗原理
一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与抗代谢物的设计
二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的设计
第八节 结构-活性关系原理
一 基团变化对活性的影响
二 药效团、药动团和毒性基团
三 药效构象
四 立体因素对活性的影响
第三章 作用于酶的药物设计
第一节 酶的作用机制
一 酶促反应过渡态
二 基元催化反应
三 辅助因子
四 结合作用
第二节 酶的活性部位及底物与靶酶的结合方式
一 酶的活性部位
二 底物与靶酶的结合方式
三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三节 酶的调控
第四节 同工酶
第五节 酶抑制剂的合理设计
一 抗菌的酶抑制剂
二 抗病毒的酶抑制剂
三 体内自身酶类的抑制剂
第四章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设计
第一节 受体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一 受体研究的发展简史
二 受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三 受体的分类
四 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五 受体激活
第二节 受体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
一 跨膜信号转导途径
二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三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四 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五 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六 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
第三节 作用于受体药物的分类与设计
一 直接作用激动剂
二 间接作用激动剂
三 直接作用拮抗剂
四 间接作用的拮抗剂
五 作用于受体药物的筛选技术
第四节 作用于受体的激动剂设计
一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激动剂的设计
二 阿片类受体亚型激动剂的设计
三 维甲酸受体激动剂的设计
四 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的设计
五 β肾上腺素受体亚型激动剂的设计
六 促黑皮质素受体激动剂的设计
七 胆囊收缩素受体激动剂的设计
八 组胺H3受体激动剂的设计
第五节 作用于受体的拮抗剂设计
一 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拮抗剂设计
二 半胱氨酞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设计
三 辣椒素受体拮抗剂的设计
四 Ⅱa/Ⅲb糖蛋白受体拮抗剂的设计
五 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的设计
六 作用于谷氨酸受体亚型的拮抗剂设计
七 血管紧张素受体亚型拮抗剂的设计
第五章 作用于核酸的药物设计
第一节 DNA与RNA
一 核酸的化学结构
二 DNA的结构和功能
三 RNA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作用于RNA的药物设计
一 反义寡核苷酸
二 多肽核酸
三 酶性核酸
第三节 作用于DNA的药物设计
一 药物小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
二 三链DNA
第四节 影响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药物设计
一 核苷酸生物合成抑制剂
二 设计实例
第六章 基于内源性活性调节物质的药物设计
第一节 机体内的信息传递与内源性活性调节物质
一 内源性生物活性调节物质
二 内源性生物活性调节物质的分子作用机制
第二节 以内源性含氮调节物质相关受体为靶的药物设计
一 内源性含氮调节物质与相关受体作用机制
二 以内源性含氮调节物质相关受体为靶的药物设计实例
三 调节第二、三信使的药物设计
第三节 甾体类内源性活性调节物质相关的药物设计
一 甾体类内源性活性调节物质及其生物合成
二 甾体类内源性活性调节物质的作用机制
三 激素受体的选择性结合和相关酶抑制剂的设计
四 基因激活内源性物质相关的药物设计
第四节 内源性生物活性肽及其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一 内源性生物活性肽
二 模拟肽学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三 多肽的构效关系研究方法
四 组合肽库
第五节 其他内源性生物活性调节物质的类似物设计
一 前列腺素类药物设计
二 维甲酸类药物设计
三 一氧化氮的研究进展
四 影响白三烯和血栓素作用的药物
第七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优化设计
第一节 药物设计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 化学稳定性
二 代谢稳定性
三 亲水/疏水平衡
四 离子化
五 分子大小
六 氢键作用的数目
第二节 基于转运及代谢的设计
一 溶解性及膜渗透性的设计
二 抗水解及抗代谢的设计
三 易于代谢的设计
四 靶向药物的设计
五 降低毒副作用的设计
六 代谢激活
第八章 定量构效关系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药物定量构效关系发展简史
一 二维定量构效关系
二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三 多维定量构效关系
第二节 QSAR的生物活性变量
一 QSAR生物活性变量的类型
二 剂量-反应关系
三 统计学方法——线性回归分析
四 化合物的选择方法
第三节 QSAR研究的理化参数
一 电性参数
二 疏水性参数
三 立体参数
四 指示变量
第四节 经典QSAR模型
一 Hansch模型
二 Free-Wilson模型
三 其他QSAR模型
四 QSAR应用实例
第五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一 化合物和受体三维构象的生成及优化
二 基于配体结构的3D-QSAR研究
三 基于受体结构的3D-QSAR研究
第六节 从三维到六维定量构效关系
一 四维定量构效关系
二 五维定量构效关系
三 六维定量构效关系
第九章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
第一节 分子模拟计算方法与构象分析
一 分子模拟计算方法
二 构象分析方法与活性构象
第二节 基于配体的药物设计——药效团模型方法
一 药效团模型的表达
二 药效团构建的基本步骤
三 药效团构建的主要方法
四 基于药效团模型的数据库搜寻
五 药效团模型方法的应用实例
第三节 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测定和预测
一 靶分子三维结构的获得
二 活性位点功能残基的识别
第四节 分子对接技术与虚拟高通量筛选
一 分子对接技术
二 虚拟筛选
第五节 全新药物设计
一 全新药物设计的原理
二 全新药物设计的方法
三 全新药物设计的应用实例
四 全新药物设计方法展望
第六节 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性质的计算机辅助预测
一 药代动力学特征的预测
二 化合物毒性的预测
第十章 组合化学技术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组合化学技术
一 组合化学简介
二 固相组合合成技术的发展
三 液相组合合成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组合库设计策略
一 组合库的基本构建策略
二 组合库设计策略的发展
三 主题库的概述
四 动态组合化学库
第三节 组合化学在寻找和优化药物先导化合物中的应用
一 新的活性先导化合物和候选药物的发现
二 虚拟组合库
三 组合库的虚拟筛选
第十一章 高通量筛选技术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概述
一 药物筛选方法与技术
二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
第二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的原理与过程
一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
一 药物筛选模型的发展过程
二 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基本要求
三 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类型
四 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最新进展
第四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数据分析与处理
一 高通量药物筛选数据的获得
二 高通量药物筛选数据的处理
第五节 样品库和样品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
一 样品和样品库的建立
二 样品和样品库管理
三 样品信息数据库
四 样品信息数据库建立、管理和应用
第六节 化合物库的高通量药物筛选发现先导化合物实例
一 多品种随机筛选发现先导化合物
二 主题库筛选发现先导化合物
三 化合物库集中筛选发现先导化合物
第七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中药现代化研究
一 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
二 中药有效部位的研究
三 中药作用机制研究
四 中药复方研究
五 中药大规模筛选和分类学研究
第八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在海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一 海洋生物样品库和化合物库的建立
二 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
第十二章 抗肿瘤药物设计
第一节 直接作用于DNA的药物设计
一 三氮烯类化合物的设计
二 亚硝基脲类化合物的设计
三 铂铬合物的设计
第二节 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设计
一 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的设计
二 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的设计
第三节 血管生成抑制剂的设计
一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研究
二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研究
第四节 作用于微管蛋白的药物设计
一 微管的结构与功能
二 稳定微管的药物
三 抑制微管聚合的药物
第十三章 抗感染药物设计
第一节 抗病毒药物设计
一 病毒和病毒的增殖
二 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设计
三 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的设计
四 病毒整合酶抑制剂的设计
五 以神经氨酸酶为靶点的抗流感病毒药物设计
第二节 抗菌药物设计
一 β-内酞胺类抗生素药物设计
二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设计
第三节 抗真菌药物设计
一 常用抗真菌药物的类型及构效关系
二 基于靶酶的抗真菌药物设计
三 其他抗真菌药物设计
四 抗真菌药物设计的发展前景
第十四章 心血管治疗药物设计
第一节 基于离子通道的药物设计
一 钙通道拮抗剂的设计
二 钾通道开放剂的设计
第二节 基于靶酶的药物设计
一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设计
二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设计
三 乙酞胆碱酯酶抑制剂的设计
第三节 基于其他靶点的药物设计
一 Ⅱb/Ⅲa糖蛋白受体拮抗剂的设计
二 内皮素拮抗剂的设计
三 肾素拟肤抑制剂的设计
四 凝血酶抑制剂的设计
第十五章 基因工程技术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一 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二 基因工程操作流程
第二节 蛋白质药物的改造设计
一 对蛋白质改造的基本规律
二 突变的方法
三 几种蛋白质药物的设计
第三节 小分子生物药物的设计
一 组合生物合成
二 组合生物合成的设计
三 组合生物合成的展望
第四节 产生杂合抗生素
一 生物合成途径中某个酶基因的突变
二 在生物合成途径中引入一个酶基因
第五节 多肽疫苗及基因疫苗
一 多肽疫苗
二 基因疫苗
第六节 利用基因工程建立新药筛选模型
一 发现新的致病基因作为药物作用新靶点
二 建立新的活性筛选模型
第十六章 制剂设计
第一节 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制剂设计
一 溶解度
二 油水分配系数
三 稳定性
第二节 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对制剂设计的影响
一 胃肠道稳定性的影响
二 体内吸收
三 体内分布
四 药物的代谢
五 药物的排泄
第三节 给药途径与药效的关系
一 经胃肠道给药
二 非胃肠道给药
第四节 口服药物制剂的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
一 药物的溶出度与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
二 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第五节 缓释与控释制剂的设计
一 缓、控释制剂的含义及特点
二 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
三 缓、控释制剂的设计
第六节 靶向给药制剂的设计
一 靶向制剂的定义及分类
二 靶向制剂的剂型及特点
三 靶向制剂的设计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现代药物设计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