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薪火

副标题:无

作   者:沈登苗 著

分类号:

ISBN:978750976697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作者在对明清科举与教育、人才、区域文化相互关系和南宋以降全国人才分布及中心转移的探讨,以及现当代中国教育与人才的研究和国际比较过程中,提炼出了“一代难以成为学者”这一原创理论,即“一个贫寒子弟通过他本人的努力可以致富,也有可能成为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甚或谋求霸业,唯独很难成为学者尤其是著名的学者”,试图以此回答“钱学森之问”。

目录

我的问学之路——代自序
一 钱学森之问
 双重断裂的代价——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的来源、构成及原因初探
 从沃土到荒漠——对二战前后东欧地区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变迁的思考
 打破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院系调整
  ——以中国现代科学家于院系调整前后在高校的分布为解读
二 科举与人才史论
 南宋已形成苏-杭人才轴线了吗?——也谈苏-杭人才轴线的形成及其影响
 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的深远影响
  ——关于清代全国科举发达县与当代经济发达地区的分布基本一致的分析
 百年树人 一脉相承——清代巍科人物与当代两院院士的籍贯分布基本一致
 废科举前我国教育还城乡一体化吗?——也谈科举终结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仕宦生活与古代作家成才之关系
 明清科学家大器晚成的原因
 近代湖湘人才辈出最直接的原因
 关于科举社会流动讨论中的几个问题(概述)
 也谈明代前期科举社会的流动率——对何炳棣研究结论的思考
 就明代进士祖上的生员身份与何炳棣再商榷
  ——以天一阁藏《明代进士登科录》为中心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
 也谈天一阁藏明代《登科录》——与骆兆平、李大东先生商榷
三 学术评论
 一段不该遗忘的现当代学术史——中国大陆学者独立提出了倭寇“新论”
 《明代倭寇兼及澳门史研究中文论著索引》题记
 嘉靖大倭寇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
 从“王直墓”风波谈学术成果社会转化的重要性
 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兼论世纪之交的学风问题
 我对葛剑雄先生大作之管见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张仲礼对太平天国前后绅士估算的表述及适用性
 评吴宣德著《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
 评钱茂伟教授著《国家、科举与社会》之得失——兼论学术书评的追求
 论学术抄袭与当前的浮躁学风问题——兼谈如何进一步开展学术批评
特别鸣谢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文化的薪火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