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黎群(1918~ ),离休,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华老年报》董事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
副标题:无
作 者:张黎群著
分类号:
ISBN:978720801708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一本未写完的书》分为两大部分,介绍了人体素描的基础知识,提供了乔治?帕桑创作的10幅不同姿态的女性人体油画。
目录
前言
(1918年~1936年)家乡和家园
家庭学校
戒烟“家牢”
干爹孙铁匠
一颗爱心
我是什么人
来得太早的难题
读到一本活书
目睹官兵匪患
做人之道
父子对话
老师妈妈罗静宜
投进心灵的炸弹
国将不保 何以家为
兄妹缘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热血少年桃园结义
行万里路
没齿不忘的教诲
当一百天兵
从岳飞到林则徐
往何处去——向左转
熊卓云义释救亡学生
从马克思到毛泽东
(1937年~1949年)投笔从戎奔赴黄土高原
朱总司令到此已一个时辰
徒步奔延安就够格入党了
接受张闻天的一场面试
“青年们,有多大劲就跳多高!”
身怀“三宝”下山
与“五老”的忘年交
打入国统区——钻进牛魔王的肚子
初战必胜,开张吉利
美丽的青弋江
抬头看人才,低头思政策
父亲与党
三任中学教员
出没在特务眼皮底下
红岩——蒋管区抗日的灯塔
红岩统帅周恩来
一片爱心
当战士的文化教员
受奖一段灰呢料
“周恩来新闻大学”的学生
身怀“三勤、三化、一笔”再下山
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举
赠送慰问金
排骨面与榨菜面
在前线接受政治审查
特务挑起的风波
背黑锅
学做党报人
和平来了想什么
“弥天大勇”的巨人
奔梅园——首次乘飞机
造访冯玉祥
重上战场
“摇身三变”的徐敏
急中生错,惹恼锡金
先斩后奏,主动出报
机遇乎?命运乎?
送来一株“活人参”
银行行长拜访老师
和泉城青年交朋友
(1950年~1956年)成为北京人
许立群一席话
为青年服务
须与青年共忧欢
青年报人的特殊品格
胡耀邦——内行领导办报
一个难忘的时刻
接受北师大教授聘书
青年研究
国家主席眼中的青年报
“四报人”——我的良师益友
保护好人真难
一幕悲剧
(1957年~1965年)一帆风顺
立志改革
讲真话,道真情
姓资了吗?
征战八年,全军覆没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说心里话,我喜欢他们”
别了,大白楼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你没有忘记米脂人
兄妹话米脂
大彻大悟
话说“五不怕”
进谒曲阜孔庙
和李立三同志谈心
白天出气,大家满意
《巴山漫话》与《夜谈》专栏问世
祸从笔出
病从心中来
再次贬下去
(1966年~1976年)我成了一幕民族悲剧的演员
气跑了专案组长
监管人员的心
被抛进无法无天的世界
优胜劣败——度着黄连一般的岁月
三不主义——不疯,不病,不死
支左功过,立此存照
江震被害,戴笠笑煞
三个问题——红卫兵在反思
两兄弟陪嫁姊姊一把伞
大辩论救我一命
进京告状——让中央了解冤情
曹福清万里护送“走资派”
戴着枷锁研究“文革”
从武连山到白马关
盐罐罐空着半个月了
小雪菱历险记
来它一次火力侦察
家破人未亡
两代干部通信录
囚徒出狱家何在
超然纵目窦圌山
越过北大荒就看见女儿了
放火烧日记
一方石砚酬知交
将军风骨铁铮铮
妹妹的一哭一笑
小喜鹊飞来了
我这一家
当一次女儿择婿的顾问
“书记,我多么想穿一条涤纶裤”
徐明国的新视角
与何文明的忘年交
稳定泸天化的灵丹妙药
选贤任能的故事
“203部队”
“五总”战川维
一个被水泥袋压倒的女孩
书记的疯话
小雪藜入狱记
把失去的夺回来了
(1977年~1985年)
58岁——在革命征途上的追求
我与浙大的缘份
壮志未酬,奉命撤离
花甲之年再度进京
十年寒窗奠定科研基础
勤奋苦学出成果出人才
研究青运史的故事
当个终身制的研究所长
党纪教育的科学实验
何水云自请挑担子
两所大学应运而生
理想·修养·良心
后记:“苦闲斋”纪实
给青年人留下点财富——《一本未写完的书》编后记&狄沙
作者经历年表
张黎群(1918~ ),离休,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华老年报》董事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