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基于博弈分析的国企改革系统研究》针对现有关于国企改革的研究成果,基本都是着眼于这一问题的某个特定侧面展开,具有一定局限性的事实,《基于博弈分析的国企改革系统研究》基于对“产权改革是国企改革的核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股份制的公司制是国有企业的基本形式”的国企改革取向的认识和理解,在大量参阅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以竞争为支撑点,以产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社会保障为切入点,以混合产权国有企业中国有资本比重为纽带,以博弈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工具,通过对影响国企改革诸因素的系统分析,初步建立了关于国企改革的系统分析框架。
《基于博弈分析的国企改革系统研究》界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入世”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三重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性质、国企改革的实质等基本问题,给出了混合产权国有企业中国有资本最优比重应该满足的条件,阐明了国有资本进退的一般机制,刻画了各种产权形式及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势程度、社会保障建立程度、国有资本对政府目标关注程度与国企产出、收益、利润以及社会福利、政府支付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国有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幅度以及对民企和外企的开放顺序问题并获得了相应结果,同时还探索性地提出了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界定的五个基准并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甄选出了当前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企改革的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1.3 文献综述
1.4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主要内容及其分析框架
第2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入世和社会主义公有制背景下国企改革的战略定位研究
2.1 引言
2.2 国企改革的三重背景
2.3 国有企业的性质与目标
2.4 国有企业的作用与职能
2.5 国企改革的实质
2.6 小结
第3章 基于静态博弈的国企改革系统模型及其分析
3.1 引言
3.2 基于静态博弈的国企改革系统模型构建
3.3 关于国企改革系统模型分析及其结论
3.4 数值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拓展的国企改革系统模型及其分析
4.1 引言
4.2 开放情形下的国企改革系统模型及其分析
4.3 充分竞争情形下的国企改革系统模型及其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动态博弈的国有垄断行业市场准入分析
5.1 引言
5.2 国有垄断行业准人博弈
5.3 国有垄断行业市场准人模型Ⅰ及其分析
5.4 国有垄断行业市场准入模型Ⅱ及其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研究
6.1 引言
6.2 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选择基准与指标体系构建
6.3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甄选
6.4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基本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企改革的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1.3 文献综述
1.4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主要内容及其分析框架
第2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入世和社会主义公有制背景下国企改革的战略定位研究
2.1 引言
2.2 国企改革的三重背景
2.3 国有企业的性质与目标
2.4 国有企业的作用与职能
2.5 国企改革的实质
2.6 小结
第3章 基于静态博弈的国企改革系统模型及其分析
3.1 引言
3.2 基于静态博弈的国企改革系统模型构建
3.3 关于国企改革系统模型分析及其结论
3.4 数值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拓展的国企改革系统模型及其分析
4.1 引言
4.2 开放情形下的国企改革系统模型及其分析
4.3 充分竞争情形下的国企改革系统模型及其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动态博弈的国有垄断行业市场准入分析
5.1 引言
5.2 国有垄断行业准人博弈
5.3 国有垄断行业市场准人模型Ⅰ及其分析
5.4 国有垄断行业市场准入模型Ⅱ及其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研究
6.1 引言
6.2 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选择基准与指标体系构建
6.3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甄选
6.4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基本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基于博弈分析的国企改革系统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