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选取国学基本经典十多种,围绕国学的本
质、国学中所蕴涵的治国之道、管理之道、文化之
道和修身之道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
它打破儒、释、道的界限,融会贯通,取法乎
上,意在使读者了解国学根源,明悉大道;把握国
学精髓,经世致用川;透析人性的本质,提升修为;
深化思考的层次,洞晓世事;提升决策的立意,拓
展格局;内外兼修,服务于现实发展与未来成长。
目录
导语
什么是国学?
国学之道,在于修身
儒、释、道三教合一
国学与领导力
第一讲 《大学》与自我发展
一、何为大学?
二、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三、循序渐进,方可大成
四、如何不断进步?
五、做大事者的必由之路
六、修养:优秀与卓越的分水岭
第二讲 《中庸》与心性修炼
一、天命之谓性
二、率性之谓道
三、修道之谓教
四、中庸之“中”
五、动态平衡下的中庸之道
六、中庸的最高境界
七、如何修为自我,完善自我?
八、如何达到内圣外王?
第三讲 《论语》与君子之道
一、为什么尊孔子为圣人?
二、“君子”与“小人”
三、怎样变成“君子”?
四、向孔子学习什么?
第四讲 孟子与内圣之道
一、孟子其人
二、人之初,性本善
三、内圣之道
四、由仁到义
五、由民本到仁政
六、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七、孟子的管理方略
第五讲 《孝经》与齐家之道
一、孝的本义
二、为何讲 孝?
三、什么是孝?
四、如何行孝?
第六讲 《苟子》与外王之道
一、荀子与儒家的走向
二、制天命而用之
三、什么是性恶?
四、荀子的正名思想
五、荀子与社会治理
第七讲 “三礼”与礼治之道
一、什么是礼?
二、《仪礼》讲礼仪程序
三、《周礼》讲官吏编制
四、《礼记》解释礼义
第八讲 《周易》与人生境界
一、含蓄万物、兼容并包的胸怀
二、对立统一、阴阳平衡的视角
三、变而化之、而用之的思路
四、自强不息、进德修业的精神
五、厚德载物、宽容大气的格局
六、协理三才、天人合一的视野
七、惧以始终、不懈不怠的毅力
八、敬慎无咎,善于补过的勇气
第九讲 《老子》与进退之道
一、老子的智慧从哪里来的?
二、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三、退守是大智慧
四、如何顺应自然?
第十讲 《庄子》与精神自由
一、亲近自然、涵养人生
二、唤醒天性,避免异化
三、齐同万物,看淡得失
四、心境逍遥,精神自由
五、坐忘心斋,摆脱烦恼
六、安时处顺,超凡脱俗
第十一讲 《墨子》与义政之道
一、墨家的形成
二、墨子的政治理想
三、墨子的宗教思想
四、墨子的经济思想
五、墨家的消亡
第十二讲 《韩非子》与法治之道
一、治道的选择
二、法家的由来
三、慎到与申不害
四、韩非子的思想
第十三讲 《孙子》与不战屈人
一、孙子其人其事
二、《孙子兵法》与战略和战术
第十四讲 心经与养心之道
一、《心经》解题
二、五蕴皆空,心要自在
三、色即是空,心无挂碍
四、无明无碍,究竟涅?
第十五讲 儒、释、道与人生智慧
一、以儒治国
二、以道养生
三、以佛养心
什么是国学?
国学之道,在于修身
儒、释、道三教合一
国学与领导力
第一讲 《大学》与自我发展
一、何为大学?
二、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三、循序渐进,方可大成
四、如何不断进步?
五、做大事者的必由之路
六、修养:优秀与卓越的分水岭
第二讲 《中庸》与心性修炼
一、天命之谓性
二、率性之谓道
三、修道之谓教
四、中庸之“中”
五、动态平衡下的中庸之道
六、中庸的最高境界
七、如何修为自我,完善自我?
八、如何达到内圣外王?
第三讲 《论语》与君子之道
一、为什么尊孔子为圣人?
二、“君子”与“小人”
三、怎样变成“君子”?
四、向孔子学习什么?
第四讲 孟子与内圣之道
一、孟子其人
二、人之初,性本善
三、内圣之道
四、由仁到义
五、由民本到仁政
六、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七、孟子的管理方略
第五讲 《孝经》与齐家之道
一、孝的本义
二、为何讲 孝?
三、什么是孝?
四、如何行孝?
第六讲 《苟子》与外王之道
一、荀子与儒家的走向
二、制天命而用之
三、什么是性恶?
四、荀子的正名思想
五、荀子与社会治理
第七讲 “三礼”与礼治之道
一、什么是礼?
二、《仪礼》讲礼仪程序
三、《周礼》讲官吏编制
四、《礼记》解释礼义
第八讲 《周易》与人生境界
一、含蓄万物、兼容并包的胸怀
二、对立统一、阴阳平衡的视角
三、变而化之、而用之的思路
四、自强不息、进德修业的精神
五、厚德载物、宽容大气的格局
六、协理三才、天人合一的视野
七、惧以始终、不懈不怠的毅力
八、敬慎无咎,善于补过的勇气
第九讲 《老子》与进退之道
一、老子的智慧从哪里来的?
二、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三、退守是大智慧
四、如何顺应自然?
第十讲 《庄子》与精神自由
一、亲近自然、涵养人生
二、唤醒天性,避免异化
三、齐同万物,看淡得失
四、心境逍遥,精神自由
五、坐忘心斋,摆脱烦恼
六、安时处顺,超凡脱俗
第十一讲 《墨子》与义政之道
一、墨家的形成
二、墨子的政治理想
三、墨子的宗教思想
四、墨子的经济思想
五、墨家的消亡
第十二讲 《韩非子》与法治之道
一、治道的选择
二、法家的由来
三、慎到与申不害
四、韩非子的思想
第十三讲 《孙子》与不战屈人
一、孙子其人其事
二、《孙子兵法》与战略和战术
第十四讲 心经与养心之道
一、《心经》解题
二、五蕴皆空,心要自在
三、色即是空,心无挂碍
四、无明无碍,究竟涅?
第十五讲 儒、释、道与人生智慧
一、以儒治国
二、以道养生
三、以佛养心
国学之道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