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隐山的陈、潘、安三家后代小石、文英、安琥,从小学到高中同学。小石、文英两人暗生情愫。安琥也暗恋着文英。高考前夕,文英因母亲去世而辍学;小石顺利考入大学,一对恋人遭父母拆散。小石大学毕业后工作屡屡失意。安琥不满足于在家门口开石灰窑厂,去沿海发展;文英因弟弟在外面打工也随后南下,两人异地相逢。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由此展开……
小说揭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精神的漂流无根状态,反映以主人公为代表的一批书中人物在义与利、善与恶、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纠缠、分化的社会现实,对人性和人的灵魂进行了深刻探索。目录
篱畔花伤(上)
生 日
屈 辱
■1996
猪脑壳
人力市场
一小步
鱼
生意经
世界是美好的
总编辑
大单小单
又一大撮把
不能报道
案 件
热烈的爱
讲故事的人
说 法
■篱畔花伤(下)
琴 岛
月 娥
倒过来
完 整
逃不脱
■小镇奇人
忘了我吧
亏 欠
塌 方
人 精
丢 脸
舍 得
抵 押
灼 痛
陨 铁
打 击
苍 蝇
荷花节
冒 犯
挑对象
印 记
幻 影
拯 救
希 望
【书摘与插画】
文英从睡梦中醒来,见窗外才蒙蒙亮,又瞌睡地合上眼,像往常一样,还想睡会儿复觉。这时,一句模糊的话在她耳边响起:今天是4月28日咧,阴历四月初七。于是,她就彻底醒了。心想,啊,今天是我生日,19岁了!她睁大眼睛,盯着黑暗中的墙壁出神。接下来,慢慢地,在心里,也在身体上,对已经降临的这个日子生出许多感受,觉得跟以往任何一个生日都不同,是她生命的重要节点。而这个节点以前的自己是轻微的,是可以不被重视的,节点之后,她就完全不一样。以前,她早早地恋爱,听凭感情的驱使,爱得甜蜜,也爱得谨小慎微,因为在内心理性的一角,是认为这种感情和行为不适当的。唉,爱情!她能够恋爱时,爱情已经离她而去!她心里这样想着,不免有些自怜起来。谁家一只迟醒的公鸡打鸣了,引来前后屋里又一轮鸡鸣。河坝上传来赶早的人相互的招呼声,以及他们压着担子的杂沓脚步声。这些人跟自己一样辛苦,不,比她更辛苦:他们比她起得更早,身上的担子更重。就是爹也比她辛苦,每天日里夜里都得苦做。他们辛苦是因为他们心里有奔头,是为了将来的幸福。只要换一种角度去看,所有的辛苦就都不是单纯的辛苦,都受着幸福的指引,换来幸福的结果。所以,辛苦也就不会让人那么难受了。她这样想着时,感觉自己真的不同了,心灵比过去阔大丰富了。不仅对身上的责任和义务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而且有了更多的期待与希望……
文英起床,为父亲和弟妹们做早饭。她一边忙着,一边继续沉浸在思绪里。天已大亮,父亲也起床了,端了水去阶矶边漱口。她进房去,叫弟妹们起床。文秀喊一声就起来了,她一起来,就忙着揭开洗衣机盖子,将昨晚洗好的衣服晾上。两个小的却要连喊几次才会起床,起来后,又急火燎烟地争厕所、抢脸盆。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日子没什么两样,依然是个以紧张忙乱开始的一天,没有谁记得她的生日。爹没记住,他吃完饭便出了门,和姑父周桂生一起去别人家里建房;文秀也不记得,前不久她满16岁,姐妹俩的生日没差几天,她生日的晚上姐姐还给她弄了两个好菜。以前两姐妹的生日是互相记得的,文秀不记得,可能是因为爹的决定,爹说,文秀这个学期初中毕业,下期就不读了。比起文秀的失学来,她的这个生日算得什么!可是,她依然有些失望,觉得家人有些对不住自己。要是娘在的话,娘一定记得。娘记得他们每个人的生日,谁过生日她都会做一个好菜,至少有个鸡蛋。想到娘,她鼻子一酸,眼角湿润了。
一会儿,做事和上学的人都出了门。她收拾好锅台,将两头半大的猪喂了,锁上门,骑了单车去窑上。
临河坝的公路两边建了不少房屋,形成一片新的集市,附近的人买东买西,不用去镇上了。文英每天在这里买好菜去窑上,卖菜的摊贩和店家已经跟她很熟。因为她采购得多,加上性格随和,不过分压价,摊贩都把她做大主顾巴结。摆摊的云木匠堂客篓子里的蕹菜还有四把,鸡蛋还剩二三十个,她一把要了。云婶起身去旁边的水果摊,捧了两捧草莓,用个塑料袋子装了给她。姑娘家谁不爱吃个零嘴,平时也有哪位卖主塞给她东西,但她一般都会谢绝。她买的多是蔬菜鱼肉,或者是油盐酱醋,这些入口的零食多半不在他们经营之列,他们也得花了钱买来。但她今天没推辞,心里把它当作收到的生日礼物。如此一来,她就又有些兴头了,而且买菜也偏了心,全都挑自己喜欢吃的买。她想,今天窑上的人都将跟她一起过生日。
到了窑上,文英蒸上饭,将菜洗了切好,做好炒菜的准备。时间还早,她从厨房出来,站在阶矶上。天开晴了,潮湿的空气中虚晃着太阳花子。天晴得有些暧昧:她头上的这一半天空是亮的,出着太阳;另一半却暗着,翻着乌云,而且有闪电隐约在乌云里撕扯。真个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啊!她被天上的异象吸引,痴痴地看着这并置的双重天空,心里又翻出许多滋味来。坪里停着安琥的旧东风卡车,财叔坐在阶矶的另一头织箢箕。他的箢箕篾片里掺进铁丝,专为担石块用的。财叔六十好几了,挑不动石头也挥不动铁锤,专给窑上织箢箕和守夜。财叔问:“英妹子,中午吃什么菜啊?”
文英说:“财叔,你今天有口福,黑皮帮我剖了两斤黄鳝;我还买了一大把椿尖,煎蛋吃。晚上可以多给你留点菜。”
窑工们晚餐都回去吃,财叔住得远,回去不方便,晚餐便靠文英中午给他预留一点。财叔一边织着箢箕,一边“嗬嗬”笑道:“你手艺好,随炒什么菜都好吃。心也好,晚上的饭也帮我想得熨帖。”
“是您老人家讲得好!财叔,昨天你也跟他们赌了钱吧,赢了吗?”她走近两步。
“哪里会赢!我从不跟他们赌的,经不住安琥唆使,他讲我是财叔,被人家叫了几十年,早就叫灵了,一定好手气。鬼摸了脑壳信他,结果大蚀老本,输给他二十块。唉,安琥精得很,撮得大家团团转,一点力气钱都送把他,我可是再不拢他的边了。”他停下手里的活,望着她,忽然又含着深意说,“人倒是不差,脑壳又灵泛,以后只怕要胜过他爹。”
文英笑笑:“财叔,你怕有二十来天没回去吧,屋里不要管吗?”
“屋里怕回去得哦!”
“为什么呀?”
“我们言家山那里不比这里,下面都是煤,这几年小煤窑四处开,下面都挖空了。前天我婆婆子搭信来,讲隔壁塆里言大富的屋垮了。他是个光棍汉,夜里困到山嘴上寡妇屋里,清早回去,找不着自己屋,你猜怎么着?陷到地里了!嗨嗨,这一夜快活,倒是救他一条命。我婆婆子吓怕了,搬到大女屋里住——大女正好要她带外孙。崽又出去打工,我那屋锁在那里。哎哟,这事讲给你妹子听,丑煞巴人!”
文英红了脸,说:“那不是很不安全吗?”
“就是啊,政府要大家搬迁,出的钱又不多,大家都熬在那里不动。”财叔还想说下去,文英问他有没有看见安琥,财叔四处看了看说,“刚才还在,可能到窑上去了。”文英便离了财叔,往山上走。
一条宽宽的土路通向屋后山头,山并不高,平着屋顶,也平着石灰窑顶。山顶平地上,一边堆着白煤,一边堆了待烧的石料。十多个人在窑顶上忙,将石料填进两孔进料口。周旺抡一把大铁锤,专拣那些大石块砸,砸得碎石纷飞。技师老姚空着手站在料口边,不时弯腰看一看窑壁的砖色,砖色泛白,石灰就熟了。安琥不在山上。文英转身下山,表哥周旺看见她,拄着锤子喊:“英妹子,中午吃什么菜?”
“每天就关心吃什么菜,不告诉你。”文英故意逗他。
“他不关心菜关心什么?他早晨都不吃饭的,就指望中饭这餐胀饱。”挑着一担石料的春平说。春平和哥哥春和都跟父亲学木匠,春平一个榫子总是斗不好,云木匠便敲他一爆栗,说一个榆木脑壳,只做得粗路径。春平便不肯学木匠了,宁愿来窑上担石头。春和学了木匠后,进城替人做装修。
“你讲我,你就不关心啊!皮箩叫你跟他一起出去打工,你如何不去?不也是贪这餐饭?”周旺梗着脖子说。
“我做什么要去?出去两眼一抹黑,给别人卖掉都不晓得。去年建国两兄弟不是过年都没要到工资吗?在屋门口挑点石头,弄不到大钱,几个小工钱总还是靠得住。”
其他人都说“那是的”,附和着春平。这些人中只有春平和周旺年轻一点,其他都是四十好几,没文化没知识,头脑也不太灵光,不敢去外面打工。周旺摸摸肚子,咽了一口口水。文英想,他可能真的没吃早饭,难怪每天中饭吃那样多。周旺讨好地笑道:“英妹子,到底吃什么菜呀?你不告诉我,要不得咧。你是我表妹,安琥论起来却要喊我叔叔——他娭毑跟我爹共老公公,你以后嫁他做堂客,也得喊我声叔!”
文英生气道:“你乱讲什么!你再乱讲,我……”
但周旺这一番浑话却将大家说笑了。技师老姚打趣道:“周旺,你搞错了。文英嫁给安琥,安琥就跟你同辈,你叫他表妹夫。”大家又笑起来。文英越发涨红了脸,朝山下走去。一辆吉普从山下开上来,春平看一眼说:“放心,好菜。乡里胡书记来了,安老板肯定留他吃饭,要加菜,我们也跟着沾点光。”文英一听,心想,哟,那得去问问了。
老板安金伟陪着胡书记和乡办龙主任,往楼上走去。看见文英下来,挺着大肚子的安金伟忙叫住她:“胡书记跟龙主任在这里吃中饭,我叫安琥去抓两只鸽子来,你好生弄一下。”
“不吃饭了,我们还有事,就走。”胡书记说,他的肚子同样不小。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