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目录
引言 难题当前,以史为鉴1
上编
中国上访制度溯源与早期发展
第一章 夏商周时期上访制度追溯
第一节 尧、舜传说中的敢谏之鼓与诽谤之木
第二节 从路鼓到肺石,周朝始有“诣阙”上访制
第三节 “天命”与“民本”思想——自古访民的权利意识
第二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上访制度
第一节 少女缇萦上访促西汉文帝废肉刑
第二节 东汉小吏“胆大妄为”的“诣阙”上访
第三节 东汉两起为官请愿,表达民意的集体事件
第四节 汉朝访民“胆大妄为”的背后
第五节 汉朝另类上访:缿筩和公车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的登闻鼓、华表木与肺石函:创新,还是复古?
中编
中国上访制度的成熟过程
第三章 隋唐五代的上访制度
第一节 严酷禁止越诉,隋文帝初建逐级上访制
第二节 唐朝第一次实现上访在法律上的制度化
第三节 以拦御驾、匦函为特点的唐朝直诉渠道多达六种
第四节 武则天设立匦函制度的初衷是什么?
第五节 由坏事变好事:武则天以后的匦函制度
第六节 忧多喜少的唐朝访民
第七节 唐朝皇帝头上的紧箍咒
第八节 基本继承唐律的五代上访制度
第四章 宋朝与元朝的上访制度
第一节 宋朝对唐朝上访制度的继承
第二节 宋朝上访机构“史上最复杂”
第三节 宋朝击打登闻鼓的两则故事
第四节 南宋为什么最大限度放开越诉?
第五节 当上访遇到“好皇帝”
第六节 皇帝之“仁”与地方官员之“渎乱”
第七节 遇见“好官”比“好皇帝”更重要?
第八节 宋朝人也信:人在做,天在看1
第九节 继承宋制,元朝对越诉留下耐人寻味处
第五章 明朝的上访制度
第一节 朱元璋严刑峻法下的情与理
第二节 越诉的阀门是开还是关?
第三节 谁在付出越诉的代价?
第四节 刀下留人:留得了留不了?
第五节 禁而不止的登闻鼓
第六节 通政使司和诣阙:另外两个直诉渠道
第七节 皇帝与天:跳不出去的窠臼
第六章 清朝的上访制度
第一节 最难处理是越诉
第二节 乾隆皇帝对越诉的爱与恨
第三节 嘉庆皇帝和越诉“刁民”之间的较量
第四节 保存在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晚期越诉案
第五节 清朝访民直诉的三种方式
第六节 有多少杨乃武、小白菜能翻案?
第七节 “畏天命”的陈词滥调
下编
西方文化对中国上访制度的影响与重塑
第七章 清朝末期的上访制度
第一节 存亡关头的清末改革
第二节 清末司法改革是1901年开始的吗?
第三节 清末新政第一步:1899年的上访制度改革
第四节 位卑未敢忘忧国
第五节 把行政法院当救命稻草
第六节 大众媒体对上访事件的介入
第七节 按捺不住的集体上访
第八章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上访制度
第一节 共和政体:自然上访权的新支柱
第二节 民国平政院为什么迟了两年才建立?
第三节 平政院和肃政厅:捍卫民权的两把利刃
第四节 上诉到肃政厅的几个案件
第五节 上诉到平政院的几个案件
第六节 从平政院办案看民国的司法独立性
第七节 内务部民治司:民国的“信访办”
第八节 为民呐喊的新闻媒体
第九章 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的上访制度
第一节 两个人和“一个转变”
第二节 “以党治国”阴影下的行政诉讼
第三节 国民党行政法院的“先进性”
第四节 从民告官案看行政法院作为
第五节 为行政法院说句公道话
第六节 国民党的中央“信访办”
第七节 国民党的地方“信访办”
第八节 一起受到蒋介石亲自干预的案件
第九节 为民请命的大众媒体
结语 用历史眼光看中国上访制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