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是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全书采用
篇章结构,分为原理、方法与应
用三篇共12章,以理论为基础,以方法为核心,以应用为目的,从而形成
一个逻辑上不断递进、内容上不
断具体和明确的体系安排,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既体现了理论的高
度,又具有应用上的可操作性。
本书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为中心,系统介绍了技术分析与经济分析
两大类别的有关方法,形成“以
基本原理为依据,以主要方法为手段,以应用为目的”的三位一体的框架
体系。本书力图以新的起点,从
理论的深度、体系的广度两个根本问题上对我国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进行
总结和探索。另外,本书还充分
考虑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需要,对第三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
数》以及新税制和会计制度的内
容均作了适时反映。因此,本书具有理论性强、适用性广、体系新颖的特
点,是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
的适宜教材,也是教师和从事投资咨询、工程咨询、金融投资及有关技术
人员的有益参考资料。
目录
目录
第1篇 技术经济学的理论
第1章 总论
1.1 技术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1.1 技术经济的起源
1.1.2 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
1.1.3 国外同类学科的发展情况
1.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1.2.1 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1.2.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3 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1.3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1.3.1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与特点
1.3.2 技术经济学所承担的任务
1.3.3 技术经济学的体系
1.3.4 技术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本章练习题
第2章 技术经济学原理
2.1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1.1 技术对经济作用的规律
2.1.2 经济对技术作用的规律
2.2 技术经济学的内在相关理论
2.2.1 技术发展的有关规律
2.2.2 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律
2.3 技术经济学的外在干扰理论
2.3.1 科学对技术与经济关系作用的规律
2.3.2 社会对技术与经济关系作用的规律
2.4 技术经济的比较原理
2.4.1 比较方案的确定原则
2.4.2 方案比较的可比条件
2.5 技术经济分析准则与评价原则
2.5.1 技术经济分析准则
2.5.2 技术经济评价原则
本章练习题
第2篇 技术经济学的方法
第3章 技术预测、技术预见与技术评价
3.1 技术预测
3.1.1 技术预测概述
3.1.2 技术预测的一般方法
3.2 技术预见
3.2.1 技术预见的兴起与发展
3.2.2 技术预测与技术预见的关系
3.2.3 开展技术预见活动的重要意义
3.2.4 技术预见的类型
3.2.5 技术预见的程序
3.3 技术评价
3.3.1 概述
3.3.2 技术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本章练习题
第4章 资金的时间价值
4.1 基本概念
4.1.1 资金的时间价值
4.1.2 利息
4.1.3 利率
4.1.4 最低希望报酬率
4.1.5 等值
4.1.6 单利与复利
4.2 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
4.2.1 现金流量
4.2.2 现金流量图
4.3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4.3.1 常用符号及其含义
4.3.2 一次支付型复利公式
4.3.3 等额支付型复利公式
4.3.4 复利公式的应用举例
4.4 固定差额数列复利公式
4.4.1 公式推导
4.4.2 举例应用
4.4.3 递减等差数列复利公式
4.5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4.5.1 利息周期小于付款周期的计算
4.5.2 利息周期大于支付周期的计算
4.6 连续复利
本章练习题
第5章 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
5.1 静态评价方法
5.1.1 投资回收期法
5.1.2 简单收益率法
5.2 现值法
5.2.1 寿命相等的不同方案的现值法比较
5.2.2 寿命不等的不同方案的现值法比较
5.2.3 净现值法
5.2.4 净现值率法
5.2.5 资金成本法
5.3 年金法
5.3.1 残值偿债基金法
5.3.2 残值现值法
5.3.3 对年成本法的进一步讨论
5.4 内部收益率法
5.4.1 内部收益率法(IRR法)
5.4.2 增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5.4.3 内部收益率与净现值
本章练习题
第6章 方案设计、优化与选择
6.1 方案的类型与优化原则
6.1.1 方案间的关系
6.1.2 方案的类型
6.1.3 方案的优化原则
6.2 相互排斥型方案的选择
6.2.1 寿命相同时方案的选择
6.2.2 寿命不同时方案的选择
6.2.3 投资增量内部收益率法
6.2.4 投资收益率法的适用界线
6.3 相互独立方案的选择
6.3.1 相互独立方案的一般选择方法
6.3.2 资金约束条件下相互独立方案的选择
6.4 混合型方案的优化与选择
6.4.1 混合型方案的优化程序
6.4.2 资源限制条件下混合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6.4.3 考虑政策因素条件下混合型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本章练习题
第7章 风险分析
7.1 方案的风险因素
7.1.1 风险和不确定性及敏感性的意义
7.1.2 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
7.2 物价变动情况下的投资分析
7.2.1 价格变动的两种指标
7.2.2 相对物价上涨率的时间换算
7.2.3 价格变动情况下的投资收益率
7.2.4 价格变动情况下的实际价值
7.3 盈亏平衡分析
7.3.1 盈亏平衡点
7.3.2 生产负荷率
7.3.3 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7.3.4 多方案优劣平衡点分析
7.4 敏感性分析
7.4.1 敏感性分析的含义
7.4.2 敏感程度的测算
7.4.3 参量盈亏界限的确定
7.4.4 风险估计
7.4.5 多因素分析
7.5 概率分析
7.5.1 概率分析的含义
7.5.2 期望值法
7.5.3 蒙特卡洛模拟法
本章练习题
第3篇 技术经济学的应用
第8章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
8.1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8.1.1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及发展
8.1.2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8.1.3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及步骤
8.2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程序
8.2.1 市场预测与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8.2.2 原材料及能源供应条件
8.2.3 厂区和厂址选择
8.2.4 工艺流程和设备选择
8.2.5 专业化协作条件分析
8.2.6 环境影响分析
8.2.7 生产规模、产品方案、车间组成
8.2.8 生活及公用设施的确定与描述
8.2.9 物料流平衡计算
8.2.10 机构及人员的确定
8.2.11 建设进度安排
8.2.12 投资估算、成本估算与资金筹措
8.2.13 财务分析
8.2.14 综合评价分析
8.3 企业财务评价
8.3.1 财务评价的内容和程序
8.3.2 财务评价的指标
8.3.3 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
8.4 国民经济评价
8.4.1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关系
8.4.2 国民经济评价的程序和步骤
8.4.3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基本报表
8.4.4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价格问题
本章练习题
第9章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9.1 概述
9.1.1 设备更新的概念
9.1.2 设备更新的客观必然性
9.1.3 设备寿命期的类型
9.2 设备费用要素的确定
9.2.1 设备投资的确定
9.2.2 设备折旧费的计算
9.2.3 设备维持费用
9.3 设备的磨损
9.3.1 设备的有形磨损
9.3.2 设备的无形磨损
9.3.3 设备综合磨损的度量
9.3.4 设备磨损形式与补偿方式
9.4 设备大修理与设备现代化改装的经济界限
9.4.1 设备大修理及其经济界限
9.4.2 设备现代化改装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9.5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9.5.1 设备更新的问题分析
9.5.2 无新设备出现条件下的更新(即原型)
9.5.3 出现新设备条件下的更新分析
本章练习题
第10章 企业技术改造的技术经济分析
10.1 技术改造概述
10.1.1 技术改造的概念
10.1.2 技术改造的特点
10.1.3 技术改造的理论依据
10.1.4 技术改造的意义
10.2 技术改造的类型
10.2.1 按技术改造的程度划分
10.2.2 按旧厂技术改造类型划分
10.2.3 按技术改造的结果划分
10.3 技术改造的技术选择
10.3.1 技术选择
10.3.2 技术选择的原则
10.4 技术改造的经济评价特点
10.4.1 技术改造的经济评价特点
10.4.2 技术改造的特有费用及其计算
10.4.3 技术改造经济评价的指标与报表
10.5 技术改造的经济评价方法
10.5.1 技术改造项目经济评价的增量法
10.5.2 技术改造项目经济评价的总量法
10.5.3 增量法和总量法的运用
本章练习题
第11章 产品开发的技术经济分析
11.1 产品开发技术经济分析概述
11.1.1 产品开发的技术经济因素分析
11.1.2 产品开发的技术经济评价
11.2 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11.2.1 价值工程内容简介
11.2.2 价值工程应用的两大类别分析
本章练习题
第12章 技术引进的技术经济分析
12.1 技术引进的意义与原则
12.1.1 技术引进的概念与意义
12.1.2 技术引进的原则
12.2 技术引进的方式与程序
12.2.1 技术引进的主要途径
12.2.2 技术引进的主要方式
12.2.3 技术引进的基本程序
12.3 技术引进的技术定价
12.3.1 技术价格构成特点与计价因素
12.3.2 技术的计价方法与支付方法
12.4 技术引进的技术经济评价
12.4.1 技术引进的技术选择
12.4.2 技术引进的经济评价指标与计算
12.4.3 技术引进的综合评价
本章练习题
附录A 复利系数表
附录B 可行性研究基本报表及辅助报表(格式)
参考文献
?9>x
第1篇 技术经济学的理论
第1章 总论
1.1 技术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1.1 技术经济的起源
1.1.2 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
1.1.3 国外同类学科的发展情况
1.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1.2.1 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1.2.2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3 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1.3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1.3.1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与特点
1.3.2 技术经济学所承担的任务
1.3.3 技术经济学的体系
1.3.4 技术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本章练习题
第2章 技术经济学原理
2.1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1.1 技术对经济作用的规律
2.1.2 经济对技术作用的规律
2.2 技术经济学的内在相关理论
2.2.1 技术发展的有关规律
2.2.2 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律
2.3 技术经济学的外在干扰理论
2.3.1 科学对技术与经济关系作用的规律
2.3.2 社会对技术与经济关系作用的规律
2.4 技术经济的比较原理
2.4.1 比较方案的确定原则
2.4.2 方案比较的可比条件
2.5 技术经济分析准则与评价原则
2.5.1 技术经济分析准则
2.5.2 技术经济评价原则
本章练习题
第2篇 技术经济学的方法
第3章 技术预测、技术预见与技术评价
3.1 技术预测
3.1.1 技术预测概述
3.1.2 技术预测的一般方法
3.2 技术预见
3.2.1 技术预见的兴起与发展
3.2.2 技术预测与技术预见的关系
3.2.3 开展技术预见活动的重要意义
3.2.4 技术预见的类型
3.2.5 技术预见的程序
3.3 技术评价
3.3.1 概述
3.3.2 技术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本章练习题
第4章 资金的时间价值
4.1 基本概念
4.1.1 资金的时间价值
4.1.2 利息
4.1.3 利率
4.1.4 最低希望报酬率
4.1.5 等值
4.1.6 单利与复利
4.2 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
4.2.1 现金流量
4.2.2 现金流量图
4.3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4.3.1 常用符号及其含义
4.3.2 一次支付型复利公式
4.3.3 等额支付型复利公式
4.3.4 复利公式的应用举例
4.4 固定差额数列复利公式
4.4.1 公式推导
4.4.2 举例应用
4.4.3 递减等差数列复利公式
4.5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4.5.1 利息周期小于付款周期的计算
4.5.2 利息周期大于支付周期的计算
4.6 连续复利
本章练习题
第5章 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
5.1 静态评价方法
5.1.1 投资回收期法
5.1.2 简单收益率法
5.2 现值法
5.2.1 寿命相等的不同方案的现值法比较
5.2.2 寿命不等的不同方案的现值法比较
5.2.3 净现值法
5.2.4 净现值率法
5.2.5 资金成本法
5.3 年金法
5.3.1 残值偿债基金法
5.3.2 残值现值法
5.3.3 对年成本法的进一步讨论
5.4 内部收益率法
5.4.1 内部收益率法(IRR法)
5.4.2 增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5.4.3 内部收益率与净现值
本章练习题
第6章 方案设计、优化与选择
6.1 方案的类型与优化原则
6.1.1 方案间的关系
6.1.2 方案的类型
6.1.3 方案的优化原则
6.2 相互排斥型方案的选择
6.2.1 寿命相同时方案的选择
6.2.2 寿命不同时方案的选择
6.2.3 投资增量内部收益率法
6.2.4 投资收益率法的适用界线
6.3 相互独立方案的选择
6.3.1 相互独立方案的一般选择方法
6.3.2 资金约束条件下相互独立方案的选择
6.4 混合型方案的优化与选择
6.4.1 混合型方案的优化程序
6.4.2 资源限制条件下混合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6.4.3 考虑政策因素条件下混合型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本章练习题
第7章 风险分析
7.1 方案的风险因素
7.1.1 风险和不确定性及敏感性的意义
7.1.2 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
7.2 物价变动情况下的投资分析
7.2.1 价格变动的两种指标
7.2.2 相对物价上涨率的时间换算
7.2.3 价格变动情况下的投资收益率
7.2.4 价格变动情况下的实际价值
7.3 盈亏平衡分析
7.3.1 盈亏平衡点
7.3.2 生产负荷率
7.3.3 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7.3.4 多方案优劣平衡点分析
7.4 敏感性分析
7.4.1 敏感性分析的含义
7.4.2 敏感程度的测算
7.4.3 参量盈亏界限的确定
7.4.4 风险估计
7.4.5 多因素分析
7.5 概率分析
7.5.1 概率分析的含义
7.5.2 期望值法
7.5.3 蒙特卡洛模拟法
本章练习题
第3篇 技术经济学的应用
第8章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
8.1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8.1.1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及发展
8.1.2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8.1.3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及步骤
8.2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程序
8.2.1 市场预测与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8.2.2 原材料及能源供应条件
8.2.3 厂区和厂址选择
8.2.4 工艺流程和设备选择
8.2.5 专业化协作条件分析
8.2.6 环境影响分析
8.2.7 生产规模、产品方案、车间组成
8.2.8 生活及公用设施的确定与描述
8.2.9 物料流平衡计算
8.2.10 机构及人员的确定
8.2.11 建设进度安排
8.2.12 投资估算、成本估算与资金筹措
8.2.13 财务分析
8.2.14 综合评价分析
8.3 企业财务评价
8.3.1 财务评价的内容和程序
8.3.2 财务评价的指标
8.3.3 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
8.4 国民经济评价
8.4.1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关系
8.4.2 国民经济评价的程序和步骤
8.4.3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基本报表
8.4.4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价格问题
本章练习题
第9章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9.1 概述
9.1.1 设备更新的概念
9.1.2 设备更新的客观必然性
9.1.3 设备寿命期的类型
9.2 设备费用要素的确定
9.2.1 设备投资的确定
9.2.2 设备折旧费的计算
9.2.3 设备维持费用
9.3 设备的磨损
9.3.1 设备的有形磨损
9.3.2 设备的无形磨损
9.3.3 设备综合磨损的度量
9.3.4 设备磨损形式与补偿方式
9.4 设备大修理与设备现代化改装的经济界限
9.4.1 设备大修理及其经济界限
9.4.2 设备现代化改装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9.5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9.5.1 设备更新的问题分析
9.5.2 无新设备出现条件下的更新(即原型)
9.5.3 出现新设备条件下的更新分析
本章练习题
第10章 企业技术改造的技术经济分析
10.1 技术改造概述
10.1.1 技术改造的概念
10.1.2 技术改造的特点
10.1.3 技术改造的理论依据
10.1.4 技术改造的意义
10.2 技术改造的类型
10.2.1 按技术改造的程度划分
10.2.2 按旧厂技术改造类型划分
10.2.3 按技术改造的结果划分
10.3 技术改造的技术选择
10.3.1 技术选择
10.3.2 技术选择的原则
10.4 技术改造的经济评价特点
10.4.1 技术改造的经济评价特点
10.4.2 技术改造的特有费用及其计算
10.4.3 技术改造经济评价的指标与报表
10.5 技术改造的经济评价方法
10.5.1 技术改造项目经济评价的增量法
10.5.2 技术改造项目经济评价的总量法
10.5.3 增量法和总量法的运用
本章练习题
第11章 产品开发的技术经济分析
11.1 产品开发技术经济分析概述
11.1.1 产品开发的技术经济因素分析
11.1.2 产品开发的技术经济评价
11.2 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11.2.1 价值工程内容简介
11.2.2 价值工程应用的两大类别分析
本章练习题
第12章 技术引进的技术经济分析
12.1 技术引进的意义与原则
12.1.1 技术引进的概念与意义
12.1.2 技术引进的原则
12.2 技术引进的方式与程序
12.2.1 技术引进的主要途径
12.2.2 技术引进的主要方式
12.2.3 技术引进的基本程序
12.3 技术引进的技术定价
12.3.1 技术价格构成特点与计价因素
12.3.2 技术的计价方法与支付方法
12.4 技术引进的技术经济评价
12.4.1 技术引进的技术选择
12.4.2 技术引进的经济评价指标与计算
12.4.3 技术引进的综合评价
本章练习题
附录A 复利系数表
附录B 可行性研究基本报表及辅助报表(格式)
参考文献
?9>x
技术经济学[电子资源.图书]:原理·方法·应用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