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over.yuntu.io/70/37/9787210038290.jpg)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从遵义会议(1935)开始的是“毛泽东时代”;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开始的是“邓小平时代”。书中详叙了邓小平在粉碎“四人帮”后,同“两个凡是”的斗争,最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从而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国策。
1978-2008,谨以此书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本书在10年前初版,引起轰动。此次修订,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修正了一些史料。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党和政府的相关纪念的活动力度会很大,尤其是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特别指出了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放思想,决策实行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上的重大贡献。
中国传记文学第一名家叶永烈,走访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及见证者,浓笔重彩,写照“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兼顾,让人爱不释卷。
本书是关于邓小平在1978年重要历史关头力挽狂澜,改变中国命运走向的全景记录。
中国如今的欣欣向荣的盛景,都源于那个时期的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不是立即走上了正轨,在两年的时间内,又发生了多少故事,鲜为人知?
邓小平如何三起三落,最终被确立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深具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仅是一次会议,围绕着它,前前后后发生了许多事情,虽不是刀光剑影,却也是跌宕起伏,悬疑丛生。
目录
卷首语
小引
第一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毛的遗孀被捕”震惊世界
关于“毛的遗孀被捕”的种种传闻
张耀祠和汪东兴说出“拘江”内幕
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决策“拘江”
聂荣臻、李先念、陈云也起了大作用
吴德说出了内幕
华国锋谈粉碎“四人帮”
毛泽东逝世,结束了“毛泽东时代”
第二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夤夜上玉泉山
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
迟浩田奉命进驻人民日报社
中国新闻界最初遵命保持沉默
两报一刊社论泄露中共“最大机密”
“按既定方针办”背后的尖锐斗争
“篡改毛主席指示”的帽子物归原主
第三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华国锋-上台就“照过去方针办”
邓小平的信被华国锋撂在一边
上海问题得以“和平解决”
中共中央公布粉碎“四人帮”
诗人贺敬之又“放声歌唱”了
“双庆大会”席卷全中国
人们关注着上海的大游行
华国锋在万众欢呼声中登上天安门城楼
华国锋成了“当之无愧”的领袖
第四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毛主席放心,我们放心”
“你办事,我放心”的争议
“华主席”置于“党中央”之上
“英明领袖”成了华国锋的专用词
毛泽东曾四次否定了自己选定的接班人
毛泽东局促中第五次选择接班人
铺天盖地地为华国锋歌功颂德的热潮
第五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
华国锋姓苏不姓华
成为毛泽东故乡的“父母官”
引起毛泽东的注意
华国锋第一次在中共中央全会上发言
积极投入“反右派运动”
面对来自庐山的大震荡
三次受到毛泽东赞扬
在“文革”动乱中仍稳步上升
扩建韶山革命纪念地
毛泽东向斯诺介绍华国锋
华国锋的“平民情结”
华国锋从湖南跃入中央
毛泽东对于党、政、军接班人的安排
华国锋历史性的一天
第六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粉碎“四人帮”是“文革”的“胜利”?!
“四人帮”极左乎,极右乎?
华国锋强调继续“批邓”
新的难题接踵而来
终于提出“两个凡是”
第七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邓小平成了中国的“焦点人物”
华国锋的讲话使“气温”骤降
陈云等呼吁为邓小平平反
华国锋不得不步步后退
邓小平终于重新工作
邓小平第一个抨击“两个凡是”
《人民日报》的内部材料惊动了中共高层
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三号人物”
邓小平向“两个估计”开了一炮
华国锋主持下的中共十一大
全国科学大会的幕后斗争
第八章 精心选择突破口
人们惊呼“黑线”又重来
聂荣臻和陈云强调实事求是
胡耀邦成为邓小平的得力助手
中共中央党校成了胡耀邦的阵地
《理论动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胡耀邦出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两个凡是”使平反工作无法深入开展
南京出了个胡福明
北京的孙长江与胡福明不谋而合
《人民日报》打响第一炮
关键时刻来了杨西光
胡耀邦一锤定音
《光明日报》终于推出“特约评论员”文章
第九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11日:征讨“两个凡是”的檄文发表
12日深夜:吴冷西来电
吴冷西曾是《人民日报》第二任总编
13日:胡耀邦说“历史潮流滚滚向前”
17日:汪东兴质问“哪个中央的意见?”
18日:张平化向各地“打招呼”
19日:熊复说《红旗》要“慎重”
29日:华国锋强调“团结”和“纪律”
6月2日:邓小平给予最有力的支持
第十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汪东兴发出“下不为例”的警告
《人民日报》偏偏再来一例!
《哲学研究》出马呼应
罗瑞卿大将鼎力相助
《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并肩作战
批判“两个凡是”的又一记重锤响鼓
甘肃第一个发出响应的声音
科学家加入战斗行列
中共高层的不同表态
邓力群的报告吸引上千听众
周扬尖锐批判“两个凡是”
第十一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黑龙江爆发“红与黑”之争
新疆率先出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书
辽宁批判“特殊身份”论
邓小平在吉林再批“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大论战推向全国
湖南终于赶上“末班车”
两个“特写镜头”
“《人民》上天,《红旗》落地”
谭震林给《红旗》出了难题
邓小平说《红旗》“不卷入”就是卷入
《红旗》终于“后院起火”
第十二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
小引
第一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毛的遗孀被捕”震惊世界
关于“毛的遗孀被捕”的种种传闻
张耀祠和汪东兴说出“拘江”内幕
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决策“拘江”
聂荣臻、李先念、陈云也起了大作用
吴德说出了内幕
华国锋谈粉碎“四人帮”
毛泽东逝世,结束了“毛泽东时代”
第二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夤夜上玉泉山
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
迟浩田奉命进驻人民日报社
中国新闻界最初遵命保持沉默
两报一刊社论泄露中共“最大机密”
“按既定方针办”背后的尖锐斗争
“篡改毛主席指示”的帽子物归原主
第三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华国锋-上台就“照过去方针办”
邓小平的信被华国锋撂在一边
上海问题得以“和平解决”
中共中央公布粉碎“四人帮”
诗人贺敬之又“放声歌唱”了
“双庆大会”席卷全中国
人们关注着上海的大游行
华国锋在万众欢呼声中登上天安门城楼
华国锋成了“当之无愧”的领袖
第四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毛主席放心,我们放心”
“你办事,我放心”的争议
“华主席”置于“党中央”之上
“英明领袖”成了华国锋的专用词
毛泽东曾四次否定了自己选定的接班人
毛泽东局促中第五次选择接班人
铺天盖地地为华国锋歌功颂德的热潮
第五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
华国锋姓苏不姓华
成为毛泽东故乡的“父母官”
引起毛泽东的注意
华国锋第一次在中共中央全会上发言
积极投入“反右派运动”
面对来自庐山的大震荡
三次受到毛泽东赞扬
在“文革”动乱中仍稳步上升
扩建韶山革命纪念地
毛泽东向斯诺介绍华国锋
华国锋的“平民情结”
华国锋从湖南跃入中央
毛泽东对于党、政、军接班人的安排
华国锋历史性的一天
第六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粉碎“四人帮”是“文革”的“胜利”?!
“四人帮”极左乎,极右乎?
华国锋强调继续“批邓”
新的难题接踵而来
终于提出“两个凡是”
第七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邓小平成了中国的“焦点人物”
华国锋的讲话使“气温”骤降
陈云等呼吁为邓小平平反
华国锋不得不步步后退
邓小平终于重新工作
邓小平第一个抨击“两个凡是”
《人民日报》的内部材料惊动了中共高层
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三号人物”
邓小平向“两个估计”开了一炮
华国锋主持下的中共十一大
全国科学大会的幕后斗争
第八章 精心选择突破口
人们惊呼“黑线”又重来
聂荣臻和陈云强调实事求是
胡耀邦成为邓小平的得力助手
中共中央党校成了胡耀邦的阵地
《理论动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胡耀邦出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两个凡是”使平反工作无法深入开展
南京出了个胡福明
北京的孙长江与胡福明不谋而合
《人民日报》打响第一炮
关键时刻来了杨西光
胡耀邦一锤定音
《光明日报》终于推出“特约评论员”文章
第九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11日:征讨“两个凡是”的檄文发表
12日深夜:吴冷西来电
吴冷西曾是《人民日报》第二任总编
13日:胡耀邦说“历史潮流滚滚向前”
17日:汪东兴质问“哪个中央的意见?”
18日:张平化向各地“打招呼”
19日:熊复说《红旗》要“慎重”
29日:华国锋强调“团结”和“纪律”
6月2日:邓小平给予最有力的支持
第十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汪东兴发出“下不为例”的警告
《人民日报》偏偏再来一例!
《哲学研究》出马呼应
罗瑞卿大将鼎力相助
《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并肩作战
批判“两个凡是”的又一记重锤响鼓
甘肃第一个发出响应的声音
科学家加入战斗行列
中共高层的不同表态
邓力群的报告吸引上千听众
周扬尖锐批判“两个凡是”
第十一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黑龙江爆发“红与黑”之争
新疆率先出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书
辽宁批判“特殊身份”论
邓小平在吉林再批“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大论战推向全国
湖南终于赶上“末班车”
两个“特写镜头”
“《人民》上天,《红旗》落地”
谭震林给《红旗》出了难题
邓小平说《红旗》“不卷入”就是卷入
《红旗》终于“后院起火”
第十二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
Deng Xiaoping changed China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