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inciple and key technologies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副标题:无
作 者:张海滨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11804123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多载波传输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特别是无线通信系统)中。本书在分析ofdm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实现ofdm系统的各项关键技术,包括同步技术、信道估计技术、峰平比抑制技术、自适应位加载技术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硬件实现等。在内容的安排上,以分析各种算法及其性能为主,并配有丰富的图表以提高本书的可读性,避免过于繁复的理论推导。.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通信及其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正交频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1.1 频率选择性信道的通信
1.2 正交频分复用基础
1.2.1 频谱效率计算
1.2.2 比特分配
1.2.3 正交频分复用的优缺点
1.3 正交频分复用基本原理
1.3.1 OFDM信号
1.3.2 OFDM信号在频率和时间非选择性信道的传输
1.3.3 OFDM信号在频率选择性信道的传输
1.3.4 基于DFT的OFDM实现
1.3.5 OFDM系统参数的选择
1.4 上采样和成形滤波对OFDM信号的影响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OFDM同步
2.1 同步偏差对OFDM信号的影响
2.2 符号(帧)定时同步
2.2.1 基于循环前缀的符号同步粗估计
2.2.2 基于频域导频的符号同步细估计
2.2.3 基于训练序列的帧同步
2.3 频率同步
2.3.1 基于训练序列的时域频偏估计
2.3.2 基于频域导频的整数倍频偏估计
2.3.3 基于频域导频的频偏细估计
2.3.4 基于训练序列的频域小数倍频偏估计
2.4 采样时钟同步
2.4.1 基于频域导频的采样时钟频偏估计
2.4.2 采样时钟频偏和定时偏差联合估计
2.5 基于频域导频的相位补偿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OFDM信道估计
3.1 导频图案的选择
3.2 导频(或训练序列)位置的信道估计
3.2.1 MMSE信道估计器
3.2.2 LS信道估计器
3.2.3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信道估计器
3.2.4 基于PN序列的迭代相关检测信道估计
3.2.5 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信道估计
3.3 基于内插的信道估计
3.3.1 维纳滤波算法
3.3.2 线性内插
3.3.3 高斯内插
3.3.4 Cubic内插
3.3.5 拉格朗日内插
3.3.6 各种内插算法的性能比较
3.4 基于DFT的信道估计方法
3.5 OFDM信道估计实例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峰平比抑制技术
4.1 峰平比PAPR的产生原理
4.1.1 峰平比定义
4.1.2 OFDM信号峰平比分布的理论推导
4.2 直接削波法
4.3 部分传输序列法和选择映射法
4.4 压扩削波
4.5 编码法
4.6 升余弦脉冲峰值抵消方法
4.7 预测削波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OFDM系统中的自适应位加载技术
5.1 信息论基础
5.1.1 并行高斯信道的容量
5.1.2 高斯信道的信噪比差额
5.1.3 高斯信道的信噪比裕量
5.1.4 并行高斯信道的几何信噪比
5.1.5 并行离散高斯信道的注水算法
5.2 位加载准则
5.2.1 速率最大化准则
5.2.2 裕量最大化准则
5.3 常见的位加载算法
5.3.1 贪婪算法
5.3.2 Chow算法
5.3.3 Fischer算法
5.3.4 Campello算法
5.4 一种基于裕量最大的快速最优比特分配算法
5.4.1 算法分析
5.4.2 性能仿真与算法复杂度分析
5.5 一种基于贪婪算法的改进算法
5.5.1 算法分析
5.5.2 性能仿真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实现
6.1 基四FFT算法
6.1.1 频率抽取的基四FFT算法
6.1.2 硬件实现结构
6.1.3 并行双蝶算结构
6.2 分裂基FFT算法
6.2.1 频率抽取的分裂基FFT算法
6.2.2 硬件实现结构
6.2.3 分裂基与基二、基四算法的比较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其它技术
7.1 直接变换和模拟正交调制
7.1.1 直接变换发射机方案
7.1.2 模拟正交调制和预补偿建模
7.1.3 基于测试音的模拟正交调制失衡补偿算法
7.2 突发信号检测与自动增益控制
7.3 物理层与MAC层接口的实现
7.4 多普勒频移估计
7.4.1 估计方法分类
7.4.2 基于OFDM循环前缀的多普勒频移估计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IEEE 802.lla的系统参数
附录B DVB-T的系统参数
附录C 缩略语表
编后语
'
第一章 正交频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1.1 频率选择性信道的通信
1.2 正交频分复用基础
1.2.1 频谱效率计算
1.2.2 比特分配
1.2.3 正交频分复用的优缺点
1.3 正交频分复用基本原理
1.3.1 OFDM信号
1.3.2 OFDM信号在频率和时间非选择性信道的传输
1.3.3 OFDM信号在频率选择性信道的传输
1.3.4 基于DFT的OFDM实现
1.3.5 OFDM系统参数的选择
1.4 上采样和成形滤波对OFDM信号的影响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OFDM同步
2.1 同步偏差对OFDM信号的影响
2.2 符号(帧)定时同步
2.2.1 基于循环前缀的符号同步粗估计
2.2.2 基于频域导频的符号同步细估计
2.2.3 基于训练序列的帧同步
2.3 频率同步
2.3.1 基于训练序列的时域频偏估计
2.3.2 基于频域导频的整数倍频偏估计
2.3.3 基于频域导频的频偏细估计
2.3.4 基于训练序列的频域小数倍频偏估计
2.4 采样时钟同步
2.4.1 基于频域导频的采样时钟频偏估计
2.4.2 采样时钟频偏和定时偏差联合估计
2.5 基于频域导频的相位补偿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OFDM信道估计
3.1 导频图案的选择
3.2 导频(或训练序列)位置的信道估计
3.2.1 MMSE信道估计器
3.2.2 LS信道估计器
3.2.3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信道估计器
3.2.4 基于PN序列的迭代相关检测信道估计
3.2.5 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信道估计
3.3 基于内插的信道估计
3.3.1 维纳滤波算法
3.3.2 线性内插
3.3.3 高斯内插
3.3.4 Cubic内插
3.3.5 拉格朗日内插
3.3.6 各种内插算法的性能比较
3.4 基于DFT的信道估计方法
3.5 OFDM信道估计实例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峰平比抑制技术
4.1 峰平比PAPR的产生原理
4.1.1 峰平比定义
4.1.2 OFDM信号峰平比分布的理论推导
4.2 直接削波法
4.3 部分传输序列法和选择映射法
4.4 压扩削波
4.5 编码法
4.6 升余弦脉冲峰值抵消方法
4.7 预测削波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OFDM系统中的自适应位加载技术
5.1 信息论基础
5.1.1 并行高斯信道的容量
5.1.2 高斯信道的信噪比差额
5.1.3 高斯信道的信噪比裕量
5.1.4 并行高斯信道的几何信噪比
5.1.5 并行离散高斯信道的注水算法
5.2 位加载准则
5.2.1 速率最大化准则
5.2.2 裕量最大化准则
5.3 常见的位加载算法
5.3.1 贪婪算法
5.3.2 Chow算法
5.3.3 Fischer算法
5.3.4 Campello算法
5.4 一种基于裕量最大的快速最优比特分配算法
5.4.1 算法分析
5.4.2 性能仿真与算法复杂度分析
5.5 一种基于贪婪算法的改进算法
5.5.1 算法分析
5.5.2 性能仿真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实现
6.1 基四FFT算法
6.1.1 频率抽取的基四FFT算法
6.1.2 硬件实现结构
6.1.3 并行双蝶算结构
6.2 分裂基FFT算法
6.2.1 频率抽取的分裂基FFT算法
6.2.2 硬件实现结构
6.2.3 分裂基与基二、基四算法的比较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其它技术
7.1 直接变换和模拟正交调制
7.1.1 直接变换发射机方案
7.1.2 模拟正交调制和预补偿建模
7.1.3 基于测试音的模拟正交调制失衡补偿算法
7.2 突发信号检测与自动增益控制
7.3 物理层与MAC层接口的实现
7.4 多普勒频移估计
7.4.1 估计方法分类
7.4.2 基于OFDM循环前缀的多普勒频移估计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IEEE 802.lla的系统参数
附录B DVB-T的系统参数
附录C 缩略语表
编后语
'
Principle and key technologies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