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ionaries and the literati at the trading por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副标题:无

作   者:段怀清著

分类号:

ISBN:978721805624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传教士与晚清口岸文人》打破以往对传教士的传统观念,不从硬性的政治经济来研究传教士,不用纯粹的学术思想来考量传教士。而仅仅是描述他们独特的跨文化历程,对于重建晚清中西跨文化对话交流叙述的历史现场,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尤其是它将中西民间草根文人之间的对话交流,作为一条克服了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障碍的“主线”,并对这条“主线”在晚清中西跨文化对话交流中的地位、特性以及局限等,作了具有文献基础的解释说明。

目录

跨文化启示录(代序)
绪论 传统文化的边缘与新兴文化的中心:口岸文化的生成、发展与近代中国
一、近代口岸城市与口岸文化:新知识、新文化与近代中国文化区域中心的变迁
二、跨文化交流中的近代文人
二、晚近期刊文学和新的作者/编者——读者受众文学互动模式的形成

第一章 理雅各、湛约翰、英华书院、《遐迩贯珍》及其周围
一、“中国经典”与传统中国的世界意义
二、《遐迩贯珍》中的“文学西方”

第二章 麦都思、慕维廉、艾约瑟、伟烈亚力、墨海书馆、《六合丛谈》及其周围
一、作为一种宣教策略的西学中译
二、《六合丛谈》与晚清的西方文学启蒙
三、墨海书馆及其周围的口岸华人文人:王韬、李善兰
四、王韬及其《媚梨小传》

第三章 林乐知、《中国教会新报》、《上海新报》及其周围
一、文学中国的发现与口岸民间草根文人
二、最早的文学报刊及其周围
三、宣教布道与改良社会风俗:晚近口岸启蒙文学的双重使命
四、《上海新报》、《中国教会新报》上刊登的主要诗歌作品
五、在诗词唱和之外:信仰冲突中的口岸文人

第四章 傅兰雅、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局及其周围
一、傅兰雅与西学中译
二、傅兰雅的翻译实践与“新小说”竞赛

第五章 丁韪良、京师同文馆、《中西闻见录》及其周围
一、从四译馆到同文馆:传统“华夷观”的沿袭与变异
二、传教士/西学总教习与京师士大夫阶级的文化矜持
三、丁韪良眼中的中国文人/学者一政治家
四、《中西闻见录》及其周围
五、汉诗英译
附录一: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述评
附录二:中国人的浪漫史:重新叙述中国及其文化寓意——以F.H.巴尔福《远东漫游——中国事务系列》文本分析为中心
附录三:卫三畏论中国雅文学
附录四:传教士与晚清启蒙文学
参考书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Missionaries and the literati at the trading por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