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

副标题:无

作   者:肖东发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11906020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蔓延数千年,从未中断,具有历史   悠久、内涵丰富、多元一体、影响广泛而深远、不断进取和发展的鲜明特   征。纵观3000年的中国出版历史,每一个阶段的出版活动都有因有革,体   现出独特的演进轨迹和丰富多彩的发展面貌。因此,对中国3000多年出版   历史进行总结提炼,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世界人民展示,是十分有意义   的。    本书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序,分四个时期来展示中国出版历史文化和中   华文明的发展全景。以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及电子技术应用于出版为标   志,划分为四个时期:1.文字的发明和图书文献的产生——竹帛时期;2.   造纸术的发明——纸写本时期;3.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印刷时期;4.   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时期。附录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图书的装帧   形式;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型图书和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图书。   

目录

  绪论
  中国出版的起源与流变
  第一章 甲骨竹帛时代(公元前21世纪-前2世纪)
   一、甲骨文书
   二、青铜器铭文
   三、竹木简牍
   (一)竹木简牍的时间
   (二)竹木简牍的内容
   (三)竹木简牍的形制
   (四)竹木简牍的影响
   四、石刻文书
   五、丝帛与帛书
  第二章 纸写本时代(公元前1世纪-公元7世纪)
   一、造纸术的发明及传播
   (一)植物纤维纸的发明
   (二)造纸术的不断改进
   (三)造纸术的外传
   二、纸写本书的形制:卷轴制度
   三、纸写本时期书籍的流通与交流
   (一)民间书贩组成的书肆
   (二)最早的书籍集市:槐市
   (三)图书传抄复制者:“佣书”
   (四)佛经的翻译与传播
  第三章 手工印刷时代(上):印刷技术篇(公元7世纪-19世纪)
   一、雕版印刷术
   二、活字印刷术
   (一)毕异与泥活字
   (二1王祯与木活字
   (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四)金属活字
   三、套版印刷术
   (一)闵氏与凌氏
   (二)饾版和拱花
   四、印刷术的外传
   (一)朝鲜
   (二)日本
   (三)越南及东南亚
   (四)伊朗
   (五)欧洲
  第四章 手工印刷时代(下):刻书系统篇(公元7世纪-19世纪)
   一、官刻:政府出版
   (一)冯道与儒家经典的首次刻印
   (二)吴越国王钱俶雕印佛经
   (三)国子监刻书
   (四)公使库刻书
   (五)经厂本与书帕本
   (六)藩刻
   (七)武英殿刻书
   (八)官书局与译书馆
   二、坊刻:民营出版
   (一)建安余氏与临安陈氏
   (二)明代书坊刻书盛况
   (三)清代书坊盛极而变
   三、私刻:私人出版
   (一)早期的著名私人刻书家:毋昭裔
   (二)宋元时期的私家刻书
   (三)毛晋与汲古阁
   (四)清代的写刻与精刻
   四、书院刻书:学术出版
   五、寺观刻书:宗教出版
   六、印刷时代的书籍流通
   (一)繁荣的国内图书贸易
   (二)互为影响的“书籍之路”
  第五章 机械印刷时代(公元1 9世纪-20世纪40年代)
   一、机械印刷技术的传入与应用
   二、新式出版企业的出现与发展
   (一)商务印书馆与张元济
   (二)中华书局与陆费逵
   三、新型出版物的出现
   (一)现代学科内容图书的出版
   (二)报纸与杂志大量出现
   (三)教科书、新型工具书与连环画
   四、广泛深入的中外出版交流
   (一)译书的大量出现
   (二)外国人在中国出版业中的广泛参与
   (三)部分出版机构开始采用中外合资的经营方式
   (四)中国的图书典籍大量输出
   五、新式出版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现代出版观念深入人心
   (二)版权制度最终确立
   (三)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促进
  第六章 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出版形态的发展(公元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
   一、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出版业的质变
   (一)里程碑式的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二)人性化与市场化的完美结合:按需出版技术的实现
   二、新介质的发明迎来了数字化出版时代
   (一)微缩胶片、磁盘和光盘:打开了数字出版时代的大门
   (二)数码介质:传统出版的“朋友”和“对手”
   三、多种出版形态的竞争与融合
   (一)网络出版
   (二)手机出版
   四、新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一)编辑环节的数字化变革
   (二)发行环节的数字化变革
  第七章 飞速进展的“大出版”时代(公元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
   一、不断扩展的出版系统
   (一)图书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出版单位规模增大
   (二)报纸市场成熟稳定,面临新的转型
   (三)期刊市场稳健增长
   (四)音像、电子出版有所下滑
   (五)出版集团发展迅猛
   (六)多种新媒体出版形式走向融合
   二、改革和延伸中的发行系统
   (一)主渠道发行的改革
   (二)民营发行的迅速成长
   (三)网络发行的优势
   三、紧跟时代的印刷系统
   (一)造纸行业的发展与转型
   (二)印刷产业数字化趋势
   (三)图书装帧工艺的不断创新
   四、完善的教学科研系统
   (一)出版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二)出版科研与国际接轨
   (三)出版研究阵地的形成
  第八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出版业(公元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一、“走出去、引进来”
   (一)版权贸易
   (二)合作出版
   二、走向世界的中国出版业
   (一)国际书展中的中国图书
   (二)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
  结语
   附录一 中国古代图书的装帧形式
   附录二 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型图书
   附录三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图书
  参考文献
  索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