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以PLC的工程应用为目的,以三菱FX/Q系列PLC为对象,按照实际PL
C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的要求,分为“基础篇”、“设计篇”、“编程篇”、
“功能篇”、“通信篇”、“网络篇”、“维修篇”7篇内容,全面系统地
介绍了三菱FX系列(包括FX1S/FX1N/FX1NC、FX2N/FX2NC、FX3U/FX3UC)、Q系
列PLC的性能以及在各种不同场合使用时的硬件设计、程序设计、功能调试
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本书可以满足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读者需要,特别是对各类电气设计
人员、PLC控制系统工程设计人员有很大的实用参考价值。同时,本书也可
作为各类PLC技术培训教材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基础篇
第1章 PLC原理与基础
1.1 PLC的基本概念
1.1.1 PLC的产生与发展
1.1.2 PLC的特点与功能
1.1.3 PLC基本结构与常用产品
1.1.4 PLC的分类
1.2 PLC的基本组成
1.2.1 PLC的硬件组成
1.2.2 PLC的软件组成
1.2.3 PLC的常用外设
1.3 PLC的工作原理
1.3.1 PLC的等效工作电路
1.3.2 PLC的工作过程
1.4 PLC编程语言
1.4.1 梯形图编程
1.4.2 指令表编程
1.4.3 逻辑功能图编程
1.4.4 顺序功能图编程
第2章 FX系列PLC的硬件与性能
2.1 FX系列PLC概述
2.1.1 FX系列PLC简介
2.1.2 FX系列PLC性能比较
2.2 FX1S系列PLC
2.2.1 FX1S系列PLC的特点与规格
2.2.2 FX1S系列PLC的功能
2.2.3 FX1S系列PLC的性能与扩展
2.3 FX1N系列PLC
2.3.1 FX1N系列PLC的特点与规格
2.3.2 FX1N系列PLC的功能与扩展
2.4 FX2N系列PLC
2.4.1 FX2N系列PLC的特点与规格
2.4.2 FX2N系列PLC的功能与扩展
2.5 FX3U系列PLC
2.5.1 FX3U系列PLC的特点与规格
2.5.2 FX3U系列PLC的功能与扩展
第3章 Q系列PLC的硬件与性能
3.1 Q系列PLC概述
3.1.1 Q系列PLC简介
3.1.2 Q系列PLC性能比较
3.2 Q系列基本型PLC
3.2.1 CPU与系统构成
3.2.2 电源规格与电源模块
3.2.3 基板与扩展电缆
3.2.4 组成模块
3.3 Q系列高性能型PLC
3.3.1 CPU与系统构成
3.3.2 组成模块与扩展
3.4 Q系列过程控制与运动控制系统
3.4.1 过程控制CPU简介
3.4.2 运动控制CPU简介
3.5 Q系列多CPU与冗余系统
3.5.1 多CPU系统简介
3.5.2 冗余系统简介
设计篇
第4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一)
4.1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与步骤
4.1.1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4.1.2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4.2 控制系统规划
4.2.1 明确控制要求
4.2.2 确定控制方案
4.2.3 确定I/O点数与规格
4.2.4 确定功能模块
4.2.5 选择PLC类型
4.2.6 确定模块型号
4.3 主回路与控制回路设计
4.3.1 主回路设计
4.3.2 控制回路设计
4.4 安全电路设计
4.4.1 安全电路设计准则
4.4.2 安全电路设计
4.5 PLC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4.5.1 主回路设计
4.5.2 电源回路设计
4.5.3 安全电路设计
第5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二)
5.1 I/O连接设计
5.1.1 开关量输入连接
5.1.2 开关量输出连接
5.2 可靠性设计
5.2.1 供电系统可靠性设计
5.2.2 接地系统可靠性设计
5.3 安装与连接设计
5.3.1 PLC的安装要求
5.3.2 PLC的连接与布线要求
5.3.3 安装与连接设计
5.3.4 安装与连接检查
第6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三)
6.1 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
6.1.1 梯形图编程的特点
6.1.2 梯形图编程要点
6.1.3 典型梯形图程序
6.1.4 梯形图程序设计实例
6.2 顺序功能图设计
6.2.1 SFC设计规则与要点
6.2.2 SFC程序结构
6.3 步进梯形图编程
6.3.1 步进梯形图基本指令
6.3.2 步进梯形图编程要点
6.3.3 SFC编程实例
编程篇
第7章 FX系列指令系统
7.1 编程元件说明
7.1.1 编程元件总览
7.1.2 编程元件说明
7.2 基本指令
7.3 应用指令
7.3.1 程序流程指令
7.3.2 传送指令
7.3.3 比较与移位指令
7.3.4 数据运算指令
7.3.5 代码处理指令
7.3.6 高速处理指令
第8章 Q系列指令系统
8.1 Q系列概述
8.1.1 概述
8.1.2 编程元件说明
8.1.3 基本指令系统
8.2 应用指令系统
8.2.1 基本应用指令
8.2.2 数据链接指令
8.2.3 QCPU操作及冗余系统指令
8.2.4 其他应用指令
第9章 三菱编程软件
9.1 FX-GP/WIN-C编程软件
9.1.1 软件概述
9.1.2 软件的安装
9.1.3 梯形图编辑
9.1.4 查找及注释
9.1.5 在线监控与诊断
9.2 GX Developer编程软件
9.2.1 软件概述
9.2.2 参数设定
9.2.3 梯形图编辑
9.2.4 查找及注释
9.2.5 在线监控与仿真
功能篇
第10章 特殊功能模块的使用与编程(一)
10.1 特殊功能模块概述
10.1.1 特殊功能模块的分类
10.1.2 特殊功能模块的总览
10.1.3 特殊功能模块的使用与编程
10.2 A/D转换模块
10.2.1 二通道A/D转换模块FX2N-2A
10.2.2 四通道A/D转换模块FX2N-4AD
10.2.3 八通道A/D转换模块FX2N-8AD
10.3 D/A转换模块
10.3.1 二通道D/A转换模块FX2N-2DA
10.3.2 四通道D/A转换模块FX2N-4DA
10.4 A/D、D/A转换一体化模块FX0N-3A
第11章 特殊功能模块的使用与编程(二)
11.1 温度测量模块
11.1.1 四通道铂电阻温度测量模块FX2N-4AD-PT
11.1.2 四通道热电偶温度测量模块FX2N-4AD-TC
11.2 温度调节模块FX2N-2LC
11.3 高速脉冲计数模块 FX2N-1HC
第12章 特殊功能模块的使用与编程(三)
12.1 定位脉冲输出模块
12.1.1 定位脉冲输出模块1PG
12.1.2 定位脉冲输出模块10PG
12.2 位置控制模块
12.2.1 单轴定位控制模块10GM
12.2.2 双轴定位控制模块20GM
12.2.3 位置控制模块的使用与编程
12.2.4 位置控制模块编程实例
通信篇
第13章 PLC通信基础
13.1 PLC通信的基本概念
13.1.1 基本名词解释
13.1.2 通信的基本类型
13.2 标准串行接口
13.2.1 RS-232接口
13.2.2 RS-422接口
13.2.3 RS-485接口
13.3 PLC与外设的通信
13.3.1 PLC与外设的连接形式
13.3.2 PLC的通信协议
13.3.3 PLC通信的功能
第14章 FX系列PLC的通信
14.1 通信扩展板的性能与连接
14.1.1 RS-232通信扩展板
14.1.2 RS-422通信扩展板
14.1.3 RS-485通信扩展板
14.2 通信扩展板的编程
14.2.1 RS指令的编程
14.2.2 RS指令的执行过程
14.2.3 RS指令编程实例
14.3 通信模块的性能与连接
14.3.1 232IF的特点与性能
14.3.2 232IF的连接要求
14.3.3 232IF的数据通信模式
14.4 通信模块的使用与编程
14.4.1 232IF模块参数说明
14.4.2 编程实例
第15章 Q系列PLC的串行通信
15.1 QJ71C24N特点与性能
15.2 QJ71C24N的连接
15.2.1 RS-232的连接
15.2.2 RS-422的连接
15.3 QJ71C24N的使用与编程
网络篇
第16章 PLC网络基础
16.1 网络的基本概念
16.1.1 网络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6.1.2 计算机网络系统功能
16.1.3 局域网简介
16.2 网络的结构与组成
16.2.1 网络的拓扑结构
16.2.2 网络的硬件组成
16.2.3 网络的体系结构
16.3 网络访问协议
16.4 PLC网络系统
16.4.1 PLC网络的结构与组成
16.4.2 工厂信息网
16.4.3 PLC控制网
16.4.4 现场总线网
16.4.5 设备内部网
第17章 三菱PLC网络系统
17.1 三菱PLC以太网
17.1.1 功能与特点
17.1.2 网络体系结构
17.2 MELSEC NET/H链接网
17.2.1 MELSEC NET/H的组成与特点
17.2.2 MELSEC NET/H的功能
17.3 CC-Link现场总线系统
17.3.1 CC-Link的特点与功能
17.3.2 CC-Link的结构、性能与连接
17.4 CC-Link通信协议
17.4.1 CC-Link网络通信方式
17.4.2 CC-Link的设定与定义
第18章 Q系列网络模块
18.1 以太网模块
18.1.1 结构与性能
18.1.2 系统硬件配置
18.1.3 网络参数设置
18.1.4 以太网模块的编程指令
18.2 MELSEC NET/H网络模块
18.2.1 结构与性能
18.2.2 系统硬件配置
18.2.3 网络参数设置
18.2.4 MELSEC NET/H 模块的编程指令
18.3 CC-Link网络模块
18.3.1 结构与性能
18.3.2 硬件配置
18.3.3 网络参数设置
18.3.4 系统设计实例
维修篇
第19章 PLC控制系统的调试、故障分析与维护
19.1 PLC控制系统的调试
19.1.1 调试前的准备
19.1.2 基本检查
19.1.3 现场调试的基本步骤
19.1.4 硬件调试
19.1.5 软件调试
19.2 PLC控制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方法
19.2.1 常规分析法
19.2.2 PLC自诊断
19.3 PLC控制系统故障分析流程
19.3.1 基本故障的分析流程
19.3.2 模式与引导系统故障的分析流程
19.3.3 操作、编程故障的分析流程
19.3.4 系统校验与总线出错的故障分析流程
19.4 PLC的日常维护
第20章 FX系列PLC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20.1 状态指示灯检查
20.1.1 状态指示灯安装
20.1.2 故障诊断与维修
20.2 内部特殊继电器/数据寄存器检测
20.2.1 PLC基本运行状态信息
20.2.2 PLC报警显示
20.3 出错代码与维修处理
20.3.1 硬件出错代码与处理
20.3.2 软件出错代码与处理
20.3.3 操作出错与处理
20.4 日常维护与电池更换
20.4.1 FX系列的日常维护
20.4.2 电池的更换
第21章 Q系列PLC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21.1 Q系列PLC的设定
21.1.1 CPU模块的设定与操作
21.1.2 扩展基架的设定
21.2 状态指示灯检查
21.2.1 状态指示灯的安装
21.2.2 故障诊断与维修
21.3 内部继电器/寄存器检测
21.3.1 特殊内部继电器检测
21.3.2 特殊内部数据寄存器检测
21.4 出错代码与维修处理
21.4.1 PLC内部出错
21.4.2 PLC外部出错
21.4.3 Q系列PLC电池的更换
附录A FX系列PLC基本指令简表
附录B FX系列PLC应用指令简表
附录C Q系列PLC指令简表
第1章 PLC原理与基础
1.1 PLC的基本概念
1.1.1 PLC的产生与发展
1.1.2 PLC的特点与功能
1.1.3 PLC基本结构与常用产品
1.1.4 PLC的分类
1.2 PLC的基本组成
1.2.1 PLC的硬件组成
1.2.2 PLC的软件组成
1.2.3 PLC的常用外设
1.3 PLC的工作原理
1.3.1 PLC的等效工作电路
1.3.2 PLC的工作过程
1.4 PLC编程语言
1.4.1 梯形图编程
1.4.2 指令表编程
1.4.3 逻辑功能图编程
1.4.4 顺序功能图编程
第2章 FX系列PLC的硬件与性能
2.1 FX系列PLC概述
2.1.1 FX系列PLC简介
2.1.2 FX系列PLC性能比较
2.2 FX1S系列PLC
2.2.1 FX1S系列PLC的特点与规格
2.2.2 FX1S系列PLC的功能
2.2.3 FX1S系列PLC的性能与扩展
2.3 FX1N系列PLC
2.3.1 FX1N系列PLC的特点与规格
2.3.2 FX1N系列PLC的功能与扩展
2.4 FX2N系列PLC
2.4.1 FX2N系列PLC的特点与规格
2.4.2 FX2N系列PLC的功能与扩展
2.5 FX3U系列PLC
2.5.1 FX3U系列PLC的特点与规格
2.5.2 FX3U系列PLC的功能与扩展
第3章 Q系列PLC的硬件与性能
3.1 Q系列PLC概述
3.1.1 Q系列PLC简介
3.1.2 Q系列PLC性能比较
3.2 Q系列基本型PLC
3.2.1 CPU与系统构成
3.2.2 电源规格与电源模块
3.2.3 基板与扩展电缆
3.2.4 组成模块
3.3 Q系列高性能型PLC
3.3.1 CPU与系统构成
3.3.2 组成模块与扩展
3.4 Q系列过程控制与运动控制系统
3.4.1 过程控制CPU简介
3.4.2 运动控制CPU简介
3.5 Q系列多CPU与冗余系统
3.5.1 多CPU系统简介
3.5.2 冗余系统简介
设计篇
第4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一)
4.1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与步骤
4.1.1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4.1.2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4.2 控制系统规划
4.2.1 明确控制要求
4.2.2 确定控制方案
4.2.3 确定I/O点数与规格
4.2.4 确定功能模块
4.2.5 选择PLC类型
4.2.6 确定模块型号
4.3 主回路与控制回路设计
4.3.1 主回路设计
4.3.2 控制回路设计
4.4 安全电路设计
4.4.1 安全电路设计准则
4.4.2 安全电路设计
4.5 PLC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4.5.1 主回路设计
4.5.2 电源回路设计
4.5.3 安全电路设计
第5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二)
5.1 I/O连接设计
5.1.1 开关量输入连接
5.1.2 开关量输出连接
5.2 可靠性设计
5.2.1 供电系统可靠性设计
5.2.2 接地系统可靠性设计
5.3 安装与连接设计
5.3.1 PLC的安装要求
5.3.2 PLC的连接与布线要求
5.3.3 安装与连接设计
5.3.4 安装与连接检查
第6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三)
6.1 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
6.1.1 梯形图编程的特点
6.1.2 梯形图编程要点
6.1.3 典型梯形图程序
6.1.4 梯形图程序设计实例
6.2 顺序功能图设计
6.2.1 SFC设计规则与要点
6.2.2 SFC程序结构
6.3 步进梯形图编程
6.3.1 步进梯形图基本指令
6.3.2 步进梯形图编程要点
6.3.3 SFC编程实例
编程篇
第7章 FX系列指令系统
7.1 编程元件说明
7.1.1 编程元件总览
7.1.2 编程元件说明
7.2 基本指令
7.3 应用指令
7.3.1 程序流程指令
7.3.2 传送指令
7.3.3 比较与移位指令
7.3.4 数据运算指令
7.3.5 代码处理指令
7.3.6 高速处理指令
第8章 Q系列指令系统
8.1 Q系列概述
8.1.1 概述
8.1.2 编程元件说明
8.1.3 基本指令系统
8.2 应用指令系统
8.2.1 基本应用指令
8.2.2 数据链接指令
8.2.3 QCPU操作及冗余系统指令
8.2.4 其他应用指令
第9章 三菱编程软件
9.1 FX-GP/WIN-C编程软件
9.1.1 软件概述
9.1.2 软件的安装
9.1.3 梯形图编辑
9.1.4 查找及注释
9.1.5 在线监控与诊断
9.2 GX Developer编程软件
9.2.1 软件概述
9.2.2 参数设定
9.2.3 梯形图编辑
9.2.4 查找及注释
9.2.5 在线监控与仿真
功能篇
第10章 特殊功能模块的使用与编程(一)
10.1 特殊功能模块概述
10.1.1 特殊功能模块的分类
10.1.2 特殊功能模块的总览
10.1.3 特殊功能模块的使用与编程
10.2 A/D转换模块
10.2.1 二通道A/D转换模块FX2N-2A
10.2.2 四通道A/D转换模块FX2N-4AD
10.2.3 八通道A/D转换模块FX2N-8AD
10.3 D/A转换模块
10.3.1 二通道D/A转换模块FX2N-2DA
10.3.2 四通道D/A转换模块FX2N-4DA
10.4 A/D、D/A转换一体化模块FX0N-3A
第11章 特殊功能模块的使用与编程(二)
11.1 温度测量模块
11.1.1 四通道铂电阻温度测量模块FX2N-4AD-PT
11.1.2 四通道热电偶温度测量模块FX2N-4AD-TC
11.2 温度调节模块FX2N-2LC
11.3 高速脉冲计数模块 FX2N-1HC
第12章 特殊功能模块的使用与编程(三)
12.1 定位脉冲输出模块
12.1.1 定位脉冲输出模块1PG
12.1.2 定位脉冲输出模块10PG
12.2 位置控制模块
12.2.1 单轴定位控制模块10GM
12.2.2 双轴定位控制模块20GM
12.2.3 位置控制模块的使用与编程
12.2.4 位置控制模块编程实例
通信篇
第13章 PLC通信基础
13.1 PLC通信的基本概念
13.1.1 基本名词解释
13.1.2 通信的基本类型
13.2 标准串行接口
13.2.1 RS-232接口
13.2.2 RS-422接口
13.2.3 RS-485接口
13.3 PLC与外设的通信
13.3.1 PLC与外设的连接形式
13.3.2 PLC的通信协议
13.3.3 PLC通信的功能
第14章 FX系列PLC的通信
14.1 通信扩展板的性能与连接
14.1.1 RS-232通信扩展板
14.1.2 RS-422通信扩展板
14.1.3 RS-485通信扩展板
14.2 通信扩展板的编程
14.2.1 RS指令的编程
14.2.2 RS指令的执行过程
14.2.3 RS指令编程实例
14.3 通信模块的性能与连接
14.3.1 232IF的特点与性能
14.3.2 232IF的连接要求
14.3.3 232IF的数据通信模式
14.4 通信模块的使用与编程
14.4.1 232IF模块参数说明
14.4.2 编程实例
第15章 Q系列PLC的串行通信
15.1 QJ71C24N特点与性能
15.2 QJ71C24N的连接
15.2.1 RS-232的连接
15.2.2 RS-422的连接
15.3 QJ71C24N的使用与编程
网络篇
第16章 PLC网络基础
16.1 网络的基本概念
16.1.1 网络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6.1.2 计算机网络系统功能
16.1.3 局域网简介
16.2 网络的结构与组成
16.2.1 网络的拓扑结构
16.2.2 网络的硬件组成
16.2.3 网络的体系结构
16.3 网络访问协议
16.4 PLC网络系统
16.4.1 PLC网络的结构与组成
16.4.2 工厂信息网
16.4.3 PLC控制网
16.4.4 现场总线网
16.4.5 设备内部网
第17章 三菱PLC网络系统
17.1 三菱PLC以太网
17.1.1 功能与特点
17.1.2 网络体系结构
17.2 MELSEC NET/H链接网
17.2.1 MELSEC NET/H的组成与特点
17.2.2 MELSEC NET/H的功能
17.3 CC-Link现场总线系统
17.3.1 CC-Link的特点与功能
17.3.2 CC-Link的结构、性能与连接
17.4 CC-Link通信协议
17.4.1 CC-Link网络通信方式
17.4.2 CC-Link的设定与定义
第18章 Q系列网络模块
18.1 以太网模块
18.1.1 结构与性能
18.1.2 系统硬件配置
18.1.3 网络参数设置
18.1.4 以太网模块的编程指令
18.2 MELSEC NET/H网络模块
18.2.1 结构与性能
18.2.2 系统硬件配置
18.2.3 网络参数设置
18.2.4 MELSEC NET/H 模块的编程指令
18.3 CC-Link网络模块
18.3.1 结构与性能
18.3.2 硬件配置
18.3.3 网络参数设置
18.3.4 系统设计实例
维修篇
第19章 PLC控制系统的调试、故障分析与维护
19.1 PLC控制系统的调试
19.1.1 调试前的准备
19.1.2 基本检查
19.1.3 现场调试的基本步骤
19.1.4 硬件调试
19.1.5 软件调试
19.2 PLC控制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方法
19.2.1 常规分析法
19.2.2 PLC自诊断
19.3 PLC控制系统故障分析流程
19.3.1 基本故障的分析流程
19.3.2 模式与引导系统故障的分析流程
19.3.3 操作、编程故障的分析流程
19.3.4 系统校验与总线出错的故障分析流程
19.4 PLC的日常维护
第20章 FX系列PLC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20.1 状态指示灯检查
20.1.1 状态指示灯安装
20.1.2 故障诊断与维修
20.2 内部特殊继电器/数据寄存器检测
20.2.1 PLC基本运行状态信息
20.2.2 PLC报警显示
20.3 出错代码与维修处理
20.3.1 硬件出错代码与处理
20.3.2 软件出错代码与处理
20.3.3 操作出错与处理
20.4 日常维护与电池更换
20.4.1 FX系列的日常维护
20.4.2 电池的更换
第21章 Q系列PLC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21.1 Q系列PLC的设定
21.1.1 CPU模块的设定与操作
21.1.2 扩展基架的设定
21.2 状态指示灯检查
21.2.1 状态指示灯的安装
21.2.2 故障诊断与维修
21.3 内部继电器/寄存器检测
21.3.1 特殊内部继电器检测
21.3.2 特殊内部数据寄存器检测
21.4 出错代码与维修处理
21.4.1 PLC内部出错
21.4.2 PLC外部出错
21.4.3 Q系列PLC电池的更换
附录A FX系列PLC基本指令简表
附录B FX系列PLC应用指令简表
附录C Q系列PLC指令简表
三菱FX/Q系列PLC应用技术[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