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为什么是郭沫若?郭沫若文化遗产的现代意义是什么?毛泽东为什么关注“兰亭论辩”的“笔墨官司”?等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今春隆重推出的《郭沫若研究年鉴2013》解答了上述文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 《郭沫若研究年鉴2013》是由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和郭沫若纪念馆共同编纂,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年鉴出版系统,同时也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创新工程项目,因而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郭沫若研究年鉴2013》所选论著绝大部分是该领域著名学者的权威作品,有些学者的文章很有史料和文学价值。王小平在《郭沫若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一文中指出,郭沫若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过程中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在“文艺救国”的理想烛照之下肩负了推进中国向现代社会迈进的历史责任,而郭沫若无疑是这个时代潮流的弄潮者之一,无论是他在白话诗歌和历史剧创造上的成就,还是对“文艺大众化”的提倡都说明了他不可替代的位置。 冯锡刚的《1965,“兰亭论辩”的“笔墨官司”》、尹树人的《一士谔谔,胜于千诺——高二适与郭沫若兰亭论辩》和刘毅青的《解释学视野下的<兰亭序>真伪之辨》三篇论文都是涉及同一主题,关于《兰亭序》和“兰亭论辩”的“笔墨官司”历来颇受文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关注,因为不仅涉及当时的文化名人和学术大家,而且这“笔墨官司”还打到了毛泽东那里,所以,“兰亭论辩”就不是一般的“笔墨官司”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张全之的《纪实与回忆:论郭沫若、谢冰莹对从军北伐的不同书写》视角独特,很有价值,谢冰莹的《从军日记》风靡一时。郭、谢一男一女两位从军文人,用手中的笔为我们留下了文人参与战争的两个标本。 比较突出的作者还有徐静波、李二年、蔡震、蒙雨、冯锡刚、尹树人、彭林祥等,所选著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从本书可以看出,郭沫若研究不断受到学术界的重视,郭沫若研究新人也不断涌现。本书是郭沫若研究的风向标,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篇 研究综述2013年郭沫若研究述评——兼论近几年郭沫若研究的现状和问题第二篇 论文选粹日本作家村松梢风与田汉、郭沫若交往考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与郭沫若往来书信小考“坐见春风入棘篱”——郭沫若流亡期间旧体诗创作论郭沫若归国抗战“共产党功不可没”吗胡风与舒芜的“反郭文”考论为什么郭沫若许多诗作没有收入《女神》——《女神》的佚作与泰东图书局论抗战结束后郭沫若对沈从文的批评谈郭沫若对一篇涉及鲁迅的文艺论文的修改关于郭沫若《(撒尼彝语研究)的检讨·结语》关于《南无·邹李闻陶》关于郭沫若三封集外书信论郭沫若抗战史剧的特征及政治理念郭沫若伦理思想研究90年苏联经验与普通话写作——以郭沫若为中心的考察《敝帚集与游学家书》研究札记鲁迅、郭沫若“历史小说”新论.郭沫若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郭沫若抗战历史剧的悲剧叙事与现实关怀试析郭沫若的四川地域认同及其意义生发关于郭沫若“内在律”理论的再思考——兼论现代汉语诗歌形式建设《女神之再生》神话“重述”的新解——兼论郭沫若早期神话观念贯通“中西古今”——郭沫若史剧理论的启示重评郭沫若20世纪50年代的科学诗——兼对一种简单化研究视角的分析论郭沫若和郁达夫自传中自我形象的塑造“历史理解”的认同路向及其限度——论郭沫若现代史剧的文化值阈被遗忘的角落——郭沫若传、评中女性情感的缺失现象及原因探讨郭沫若早期诗论与传统诗学表现理论知识分子的和谐理想及其文学表达——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例1925,马克思与孔子对话——以郭沫若小说《马克思进文庙》为中心岛崎藤村与郭沫若诗歌之比较从古典和谐走向近代崇高——郭沫若的诗美学范畴及其历史美学逻辑论析《创造十年》问世后的臧否之声纪实与回忆:论郭沫若、谢冰莹对从军北伐的不同书写一闻一多与中国新诗同人诗家比较研究《女神》在高校教材中的传播与读者接受天人学与泛神诗学:地域传承中的生态文化观“时代意识”与郭沫若的《读随园诗话札记》新世纪中学语文对郭沫若诗歌的选用与教学论郭沫若与郭启宏历史剧的异同嵇文甫与郭沫若的三次学术交缘杜甫的平民角色与平民情——兼论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问题1965,“兰亭论辩”的“笔墨官司”解释学视野下的《兰亭序》真伪之辨郭沫若易学研究的主要特色《释祖妣》与《耒耜考》之比较研究郭沫若辞章视点金文考释方法运用举例一士谔谔,胜于千诺——高二适与郭沫若兰亭论辩从《鲁拜集》看郭沫若诗歌翻译中的“通感”策略郭沫若摘译《德意志意识形态》述论转译之困与惑——谈郭沫若的俄苏著作翻译“艺术是科学创造的亲密伙伴”不应忘却的三位学者:王国维、本杰明·史华兹和郭沫若“奇趣淋漓,使江山增色”——记郭沫若与李可染的书画交往郭沫若与吴芳吉的“诗友”交第三篇 文摘关于郭沫若对吕不韦的评价问题读郭沫若《鹧鸪天·吊杨二妹》《起死》与《漆园吏游梁》细读“我”如何“便是我了”?——浅析《天狗》中“我”的意象生成过程郭沫若替曹操翻案动机再析杜宇化鹃神话与巴蜀文学郭沫若戏剧研究再思考文学史阅读中的《女神》版本及文本溯源与重审:新世纪以来的《女神》研究《屈原》悲剧冲突的功能性结构解析从不喜欢《女神》谈起郭沫若游学家书中的交通文化郭沫若与日本文学二题郭沫若评惠施论析在诗的有用与审美效应之间——以留日诗人郭沫若、穆木天、田汉为例《三个叛逆的女性》配角的异质性体现《棠棣之花》的原型意象及位移早期创造社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的“泪浪”绥山馆教育对郭沫若的影响在与赵景深交往三琐事中读出郭沫若国家话语中的“时代颂歌”——论郭老建国后的诗歌创作郭老早期诗歌作品中的神话意象澳大利亚学者臧温尼的《女神》研究试论郭沫若的中小学书法教育观及其启示——兼论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困窘现状及对策郭沫若与五四时期的诗歌翻译郭沫若《女神》中的“西方形象”略论郭沫若的历史剧轮廓清晰的“天狗”——从莱辛“诗与画的界限”谈郭沫若《天狗》论郭沫若早期的科学主义取向——从《笔立山头展望》说起女性,一个未被充分启蒙的性别浅析郭沫若话剧《屈原》的艺术特色郭沫若主持的家族出版社郭沫若《女神》等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郭沫若的中西文化观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郭沫若“王昭君”形象阐释安得翻译双全法,不负原创不负卿——浅谈郭沫若翻译思想浅谈郭沫若题画诗词的影响郭沫若《女神》的浪漫爱情再解读1948年郭沫若香港期间创作的收录与散佚考释《三个叛逆的女性》反面角色塑造的得失《甲申三百年祭》与“两个务必”的提出再论郭沫若“十七年”外交诗文中的“太阳”意象——以“公共人物”为线索“郭老”称谓考论浅析郭沫若对日本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的译介论郭沫若新诗理论的形成渊源论郭沫若晚年的文学思想——以《李白杜甫》为例论《女神》文学价值与文学史价值的错位通过荒诞完成审美喜悦——郭沫若自传体长卷散文艺术探奥生态情怀与生命诉求——郭沫若早期创作再考察时代风雷起新篇 :毛泽东与胡乔木、郭沫若的诗交及其意识形态意蕴——以“文革”前的《红旗》杂志为中心惠特曼与郭沫若诗歌公共性比较第四篇 资讯·动态特别报道郭沫若及其时代——关于郭沫若的对话一 为什么是郭沫若?二 郭沫若的文化遗产和当下意义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郜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四 “我不懂古文字,所以不知道郭沫若的伟大”——女儿眼中的郭沫若五 学术研究是最好的继承科研课题立项重要课题2013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立项课题一览表出版零讯郭沫若生平史料摭拾郭沫若传青春与感伤——创造社与主情文学文献史料辑硕博论文博士论文:《论“十七年”郭沫若“非政治家”职务写作》硕士论文:《郭沫若的翻译对其创作影响的文艺心理学解读》硕士论文:《傅斯年、钱穆、郭沫若之史学方法比较研究》硕士论文:《郭沫若自传散文研究》硕士论文:《郭沫若序跋散文研究》硕士论文:《女神》的诞生硕士论文:《“三美”理论视角下的郭沫若和黄克孙(鲁拜集)译本研究》硕士论文:《郭沫若史剧(屈原)文本变迁研究》硕士论文:《抗战历史文化语境下的郭沫若与(新华日报)》文化活动“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图片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展出第六届“清明时节缅怀名人走进故居”系列文化活动在京举办“20世纪文化名人的中国梦”大型展览在京内外巡展郭沫若纪念馆举办系列文化讲座活动“2013端午诗会”活动在郭沫若纪念馆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等到郭沫若纪念馆调研提出“研究立馆、人才立馆、管理立馆”“纪念郭沫若《满江红·灵渠》题词50周年暨灵渠文化研讨会”在广西兴安举行“访文化名人看传统老宅赏古树名木”展览在北京8家名人故居巡展郭沫若纪念馆赴美学术文化交流“2013金秋重阳诗会”在郭沫若纪念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到郭沫若纪念馆宣布与历史所分立并进行调研“中华名人展”在巴基斯坦举行成果索引2013年郭沫若研究成果索引一 2013年郭沫若研究论著(含其他论著中的郭沫若研究章节)二 2013年郭沫若研究硕博学位论文三 2013年郭沫若研究期刊论文目录索引四 2013年郭沫若研究报纸资料编后记
郭沫若研究年鉴.2013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