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通鉴

副标题:无

作   者:卞孝萱,胡阿祥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21602734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以改革为主线,以总结中国历史上改革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为主旨,按照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的时代顺序,选择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改革,探讨其背景、思想、措施、效果、改革中的斗争,改革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

目录

目录
2、 国家管理职能的出现
二、 至尊至贵的“皇帝”与相应的名物礼仪制度
三、 中央政府官僚组织系统:三公九卿
四、 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废分封,设郡县
五、 统一法律
六、 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
七、 “为驰道于天下”
八、 关于“焚书坑儒”
第二章 汉武帝改革强化中央集权
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 温情脉脉地削夺藩国
三、 用革命手段除旧布新
三、 划州设部,监察地方
四、 中央官制改革
五、 改革军制,集中军权
六、 盐铁专营和平准均输
第三章 王莽托古改制的悲剧
一、 改制的背景
二、 托古改制思想
三、 “王田”、“私属”制
四、 五均、六筦法
五、 币制改革
1、 商汤革命促进商代大发展
六、 政治方面的一系列改革
七、 民族歧视政策
八、 改制的失败与新莽的覆灭
第四章 光武帝改革走向再治
一、 东汉初年政治
二、 加强皇权的改革及其意想不到的后果
三、 “度田令”的失败
本编结语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改革
第一章 三国时期的社会改革
2、 武王伐纣赢得西周强盛
一、 曹操主持的改革
1、 汉魏之际曹操改革的历史背景
2、 曹操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 孙权、诸葛亮的改革举措
1、 孙权的改革举措
2、 诸葛亮的改革举措
三、 一次被历史尘埃掩盖的革新活动——曹爽、何晏、夏侯玄的改制
1、 曹爽改制的背景:世家大族势力的上升
2、 曹爽政治集团的形成及其改制主张
第二章 晋武帝司马炎的改制活动
3、 国人暴动动摇奴隶制度
一、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
1、 屯田制的破坏和土地兼并的发展
2、 西晋的“户调之式”和占田制的内容
3、 占田制实施的历史作用和缺陷
二、 “六等之封”与“九品官人”——西晋政治制度的变革
1、 分封制度
2、 “九品官人之法”的全面推行
3、 《晋律》的儒家化
第三章 十六国时期北方主要的汉化改革
一、 后赵石勒的改革
第二章 澎湃不已的春秋改革潮
1、 从奴隶到皇帝:石勒的经历及后赵的建立
2、 石勒的汉化举措
二、 前秦苻坚、王猛君臣的改革
1、 前秦立国与苻坚改革的背景
2、 苻坚、王猛君臣改革的主要内容
3、 苻坚的失败与教训
第四章 南朝时期的重大社会变革
一、 刘裕、刘义隆父子的改革
1、 改革的背景:寒门的兴起与刘宋的建立
2、 刘裕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 时代呼唤改革
3、 刘义隆改革的主要措施
二、 梁武帝萧衍的改革举措
1、 改革的背景:宋、齐时期的社会变化
2、 梁武帝的变革举措
第五章 北朝时期的汉化改革运动
一、 北魏中期的统治危机
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奏:崔浩汉化改革的悲剧
1、 崔浩其人及其人生悲剧
2、 崔浩的政治思想
三、 北魏孝文帝时期汉化运动的高潮
1、 旧制度走到了历史尽头
1、 冯太后改制
2、 孝文帝汉化
四、 宇文泰、宇文邕父子的改革运动
1、 改革的背景:北朝鲜卑化逆流的回溯
2、 宇文泰、宇文邕父子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编结语
第四编 隋唐五代改革
第一章 科举制度
一、 科举制度的产生背景
二、 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 改革推动历史飞速发展
三、 科举制度的进步性
四、 隋唐科举制度的弊端
第二章 两税法——中唐的经济改革
一、 两税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1、 均田制的破坏
2、 租庸调制的破坏与赋役制度的紊乱
二、 两税法的改革
1、 两税法前的地税与户税改革
2、 两税法的实施
三、 对两税法的评价
二、 齐管仲改革首开春秋霸业
1、 两税法的负面效应
2、 两税法的正面影响
四、 刘晏、杨炎等人的其他改革活动
1、 第五琦与刘晏
2、 刘晏与杨炎
第三章 永贞革新——中唐时期的政治革新运动
一、 永贞革新的背景
1、 藩镇割据
2、 宦官专权
二、 永贞革新的过程
引言
1、 受命于危难之时
三、 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
四、 对永贞革新的评价
五、 永贞革新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古文运动——唐代的文化革新
一、 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
1、 骈文的八代之衰
2、 时势的衰亡
二、 古文运动产生的条件
1、 政治革新与古文运动
2、 诗歌创新与古文运动
2、 管仲的改革措施
3、 传奇、骈文与古文运动
三、 古文运动的高潮
1、 文风的变革
2、 文体革新
3、 语言革新
四、 古文运动成功的原因
1、 思想实质
2、 注重队伍的培养
3、 注意运动策略
五、 古文运动的意义及影响
3、 管仲的改革思想
第五章 五代时期后周二主的改革
一、 改革发生的背景
1、 军阀混战,政权频更
2、 百姓困苦,经济残破
二、 后周的各项改革措施
1、 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2、 振饬朝纲,依法办事
3、 整编禁军,严肃军纪
三、 对后周二主改革的评价
本编结语
4、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第五编 宋辽金元改革
第一章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与宋朝的积弱不振
一、 一个难解的死结
二、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
三、 一个积弱不振的朝代
第二章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一、 范仲淹其人及庆历新政
二、 旨在“富国强兵”的王安石变法
1、 “财以多而至于乏”
2、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5、 管仲之死与田氏代齐
3、 “新法非不善,但推行不如初意”
4、 传统社会结构的困境
第三章 辽:契丹族的“封建化”
第四章 金:从熙宗改制到章宗盛世
一、 以农为本的北方民族王朝
二、 两位性格迥异的“汉族”皇帝
三、 进退两难的两位女真皇帝
第五章 成吉思汗千户百户分封与忽必烈行汉法
一、 成吉思汗千户百户分封
二、 忽必烈行汉法
三、 晋文公改革终成中原霸主
1、 潜藩新政
2、 “治中国者,当行中国事”
3、 两种制度尴尬并存政治格局
第六章 崇文右儒与至正新政
一、 仁英两朝的崇文右儒
1、 草原皇帝的遗产
2、 仁宗朝虎头蛇尾的儒治
3、 英宗朝回光返照的儒术再行
二、 脱脱与顺帝的至正新政
1、 铁腕的丞相不敢去碰痛处
1、 走出困境的选择
2、 半世明君半世昏的皇帝回天乏术
本编结语
第六编 明代改革
第一章 明代政治制度的改革
一、 明代中央官制的改革
1、 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2、 设立内阁,“票拟答批”
3、 设置“七卿”,纠察百官
二、 明代地方官制的改革
1、 三司分治,权归中央
2、 “作爰田”与“作州兵”
2、 创建里甲,稳定社会
3、 屏藩王室,设立厂卫
4、 裁汰土官,“改土归流”
三、 明孝宗的“中兴”改革
1、 整肃吏治,除弊兴利
2、 广开言路,改良政治
第二章 明代军事制度与选官制度、教育制度的改革
一、 明代军事制度的改革
1、 改革统御机构
2、 创立卫所制度
3、 晋文公改革创霸业
3、 设立军户制度
二、 明代选官制度、教育制度的改革
1、 明初的荐举制度
2、 明代的学校制度
3、 明代科举制度的改革
第三章 明初社会经济改革
一、 减免赋税,移民屯田
二、 改良“匠籍”,奖劝工商
三、 编制黄册,改革赋役
四、 调剂变通,以强益弱
4、 赵鞅改制
第四章 张居正改革
一、 强化考成,整顿吏治
二、 整饬国防,安定边陲
三、 整顿学校,培养人才
四、 整顿财政,治河理驿
五、 清丈土地,平均赋税
六、 一条鞭法
本编结语
第七编 清朝改革
第一章 强化封建制度的清朝前期改革
第一编 先秦改革
四、 秦穆公改革“遂霸西戎”
一、 调整封建生产关系
1、 调整土地占有关系
2、 调整分配关系
3、 调整人身依附关系
4、 调整推动农业生产力继续发展
二、 调整商品经济政策
1、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
2、 国家在商品经济政策上的放宽
3、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三、 加强中央集权
1、 秦东进受阻
1、 加强专制皇权
2、 加强思想控制
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
四、 整顿腐败吏治
1、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2、 反腐败的远见卓识
3、 严密的治吏体制
4、 苦涩的回味
第二章 晚清改革:历史背景与思想主张
一、 “千百年来所未有之大变局”
2、 秦穆公发愤改革
1、 重要的历史转折
2、 内忧外患相煎逼
3、 改革在流血中深化
二、 晚清志士仁人的变革要求
1、 鸦片战争时期有识之士的变革思潮
2、 太平天国的革命主张
3、 早期的维新思想
4、 维新志士的变法主张
5、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变革思想
第三章 晚清改革:改革实践与近人化趋势
五、 楚庄王改革雄霸南方
一、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启
1、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激烈论战
2、 洋务派创办中国近代军事工业
3、 洋务派创办中国近代民用工业
4、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二、 生机勃勃的戊戌变法运动
1、 变法运动的兴起
2、 变法维新与顽固守旧的冲突
3、 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
4、 戊戌六君子人头落地
1、 “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三、 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1、 “风雨如磐〓故园”
2、 革命大潮汹涌而起
3、 革命派痛斥保皇派
4、 辛亥怒涛倾覆封建帝制
四、 晚清行政制度的近代化趋势
1、 买办性行政机构的设立
2、 维新派改革行政制度的蓝图
3、 “新政”中的机构调整
4、 “预备立宪”与机构变动
2、 楚庄王的改革措施
5、 新行政制度的诞生
本编结语
后记
3、 问鼎中原
4、 “量入修赋”
5、 白公胜改革的失败
六、 郑子产改革深得民心
第一章 悠远绵长的夏商西周改革流
1、 “国小而〓,族大宠多”
2、 子产的改革措施
3、 子产的改革思想
4、 子产改革中的尖锐斗争
5、 “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七、 鲁赋税制改革颇富意义
1、 “民不知君”
2、 赋税制度的改革
八、 吴越改革相互争雄
1、 吴国改革与争霸
一、 自然而渐进地推进原始社会改革
2、 越国改革与称雄
第三章 风雷激荡的战国大变革
一、 历史选择改革
1、 变革是历史的必然
2、 吹响改革的思想号角
3、 奠定新社会的根基
二、 魏李悝变法一马当先
1、 魏文侯拜李悝为相
2、 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3、 战国前期最强的国家
1、 经济的不断改进
4、 变法在反复中延续
三、 楚吴起变法功败垂成
1、 楚悼王重用吴起
2、 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
3、 “南收扬越,北并陈蔡”
4、 吴起被乱箭射死
5、 屈原改革的流产
四、 赵公仲连改革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1、 赵烈侯任用公仲连改革内政
2、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
2、 社会的不断进步
五、 韩申不害改革国治兵强
1、 韩昭侯任用申不害
2、 申不害的改革措施
3、 “修术行道,国内以治”
六、 齐邹忌改革由弱变强
1、 齐威王任命邹忌为相
2、 邹忌的改革措施
3、 “齐最强于诸侯”
七、 秦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1、 秦国社会大变革的前奏
二、 用国家制度取代氏族制度
2、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3、 关于变法的一场争论
4、 第一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5、 第二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6、 “秦无敌于天下”
7、 商鞅遭车裂惨祸
八、 燕子之、乐毅改革发人深省
1、 燕王哙、子之改革的夭折
2、 燕昭王、乐毅改革的成功
九、 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
1、 国家管理机构的产生
1、 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2、 私人办学的兴起
3、 “士”阶层的空前活跃
4、 时代的新思潮
5、 “一致而百虑”
6、 无与伦比的辉煌
本编结语
第二编 秦汉改革
第一章 秦始皇改革为大一统封建王朝奠基
一、 秦王政政治上的“导师”:吕不韦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改革通鉴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