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法律思想史以中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与法律意识为研究对象,它与中国法制史共同构成了中国法律史学的主于。同时,它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还居于核心地位,影响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色与走向。
早在20世纪上半叶,著名法律史学家瞿同祖先生在其所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就提出了要注意考察法律制度背后的思想观念的研究方法,认为研究法律制度而不注意探索其背后的思想观念属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易流于片面。因此,法律思想只有与法律制度互相结合才能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法律史的风貌。
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法制史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认识,还可以利用其中有价值的资源为今日的法制建设和法律文化的重建提供借鉴。任何民族的法制建设都离不开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源头活水,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只有以开放的心胸自信地博采中外法律文化的优长才能步入康健之途。
本书在写作方法上有所创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意从立法思想、司法思想、治国方略和犯罪学说四个层次分析概括法律思想;二是注意考察法律制度背后的思想观念;三是突出法律思想史上的学派特色。
本书吸收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也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见解。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夏、商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儒家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墨家和兵家的法律思想
第三节 道家的法律思想
第四节 法家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秦代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代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汉代法律思想概述
第二节 陆贾的法律思想
第三节 《淮南子》中的法律思想
第四节 贾谊的法律思想
第五节 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魏晋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玄学家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律学家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治国方略
第二节 立法思想
第三节 司法思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辽宋金元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包拯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范仲淹的法律思想
第三节 王安石的法律思想
第四节 司马光的法律思想
第五节 朱熹的法律思想
第六节 陈亮的法律思想
第七节 完颜雍(金世宗)的法律思想
第八节 耶律楚材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明末清初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黄宗羲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王夫之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近代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早期改革派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洋务派的法律思想
第三节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
第四节 “礼法之争”与沈家本的法律思想
第五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一节 夏、商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儒家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墨家和兵家的法律思想
第三节 道家的法律思想
第四节 法家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秦代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代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汉代法律思想概述
第二节 陆贾的法律思想
第三节 《淮南子》中的法律思想
第四节 贾谊的法律思想
第五节 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魏晋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玄学家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律学家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治国方略
第二节 立法思想
第三节 司法思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辽宋金元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包拯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范仲淹的法律思想
第三节 王安石的法律思想
第四节 司马光的法律思想
第五节 朱熹的法律思想
第六节 陈亮的法律思想
第七节 完颜雍(金世宗)的法律思想
第八节 耶律楚材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明末清初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黄宗羲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王夫之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近代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早期改革派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洋务派的法律思想
第三节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
第四节 “礼法之争”与沈家本的法律思想
第五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
本章小结
撰稿人还有:冯国泉、王谋寅、常光玮、姜晓敏、闵冬芳、李超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