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

副标题:无

作   者:耿明松

分类号:

ISBN:978751841639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从事中外设计史论教学与研究近20年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完成的,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设计历史的所有部分,尤其强调对设计实践具有参照意义的西方现当代部分,且涵盖了艺术设计的各个门类。

在叙述脉络上,本书把设计史分为手工时代和工业时代,前者以中国和外国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设计时期为线索,后者以现代设计前期探索(包括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现代主义设计、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之外的艺术设计以及后现代艺术设计等主要设计风格的发展为线索。在写作方式上,本书以各时期的代表作品为重点,并从经典作品的设计方法、设计美学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点评,以期为读者带来切实的设计引导和参考。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设计学类各专业的设计史论教材,也可供设计工作者和研究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目录

上编手工时代的艺术设计

*章中国部分

*节日用与审美—原始社会时期的艺术设计

一、原始陶器

二、玉牙骨角等器物的装饰性

第二节效能与象征—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

一、青铜工艺

二、漆器工艺

三、建筑设计

第三节实用与浪漫

—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

一、青铜工艺

二、秦汉漆器

三、建筑及建筑构件设计

第四节清韵与超脱—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艺术设计

一、瓷器的发展与成熟

二、建筑设计

第五节绚烂与工巧

—隋唐设计的世俗之美

一、陶瓷

二、金属工艺

三、建筑设计

第六节雅致与内敛—宋元时期的艺术设计

一、宋元瓷器

二、宋元染织与漆器

三、宋元建筑设计

第七节质朴与炫技—明清时期的艺术设计

一、明代家具

二、多彩的明清陶瓷

三、明清金属、漆器与玉石玻璃工艺

四、建筑设计

第八节小结

第二章外国部分

*节原始社会时期的艺术设计

一、旧石器时代的艺术设计

二、新石器时代的艺术设计

第二节古埃及的艺术设计

一、陶器工艺

二、玻璃与石工艺

三、金属工艺

四、家具设计

五、建筑设计

第三节古代两河流域与古代波斯的艺术设计

一、陶器工艺

二、金属工艺

三、纤维工艺

第四节古希腊艺术设计

一、陶器工艺

二、金属工艺

三、建筑设计

第五节古罗马艺术设计

一、金属工艺

二、玻璃与玉石工艺

三、建筑设计

第六节欧洲中世纪的艺术设计

一、金属与象牙工艺

二、玻璃与家具设计

三、建筑设计

第七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设计

一、陶器与金属工艺

二、家具设计

三、建筑设计

第八节 17世纪欧洲的巴洛克艺术设计

一、家具与染织设计

二、陶瓷工艺

三、建筑设计

第九节 18世纪前半期的洛可可艺术设计

一、陶瓷工艺

二、家具与染织设计

三、建筑设计

第十节 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前期的新古典主义艺术设计

一、陶瓷工艺

二、家具与染织设计

三、建筑设计

第十一节小结

下编工业时代的现代设计

*章现代设计的开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节水晶宫博览会

第二节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一、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二、莫里斯及其公司成员的设计领域

三、19世纪后期英国其他设计师的代表性成就

第三节小结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初级阶段—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节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一、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设计团体与设计师

二、珠宝与首饰设计

三、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平面设计

第二节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第三节 高迪与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

第四节 英国、奥地利与德国的新艺术运动

一、英国的新艺术运动

二、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

三、德国的新艺术运动

第五节芝加哥学派与美国的新艺术运动

第六节小结

第三章现代设计的新方式—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节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一、家具与室内设计

二、漆器

三、玻璃器皿、金属制品

四、绘画与平面设计

第二节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一、建筑与室内设计

二、好莱坞风格

三、家具及日用品设计

第三节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前期中国的艺术设计

*节产品设计

一、交通工具设计

二、灯具设计

第二节建筑设计

一、古典主义风格

二、中国“民族形式”潮流

三、西方现代建筑设计运动影响下的新风格

第三节视觉传达与动画艺术设计

一、“月份牌”画与商业美术

二、书籍艺术设计

三、动画艺术设计

第四节小 结

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节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一、荷兰风格派运动

二、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三、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主义的萌起

第二节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一、彼得·贝伦斯的设计实践及对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贡献

二、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的创立及早期发展

三、德绍时期的包豪斯及其结局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现代主义设计

第三节美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一、20世纪前期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设计

第四节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一、1900年到 1945年的简约机器美学风格

二、1945年至 1959年的实用与美观兼容

三、20世纪 60年代的多种风格共同发展

四、20世纪 70年代的激进与经典并行

五、80年代以来的多元化发展

第五节英国与北欧的现代主义设计

一、“二战”前英国对传统设计的现代改造

二、北欧的现代主义运动

三、“二战”以后的北欧艺术设计

四、“二战”之后的英国艺术设计

第六节日本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一、日本现代设计的概貌

二、日本现代设计的早期发展

三、日本现代设计的高速发展

四、日本现代设计企业的代表——索尼公司

第七节小结

第六章 1949年以来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节产品设计

第二节建筑设计

第三节视觉传达设计

第四节动画艺术设计

第五节小结

第七章20世纪 60年代现代主义之外的其他设计

*节现代艺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一、波普艺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二、硬边绘画、欧普艺术等对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太空时代的“宇宙风格”

一、产品设计

二、建筑设计

三、服饰设计

第三节反文化运动下的“另类设计”

一、“迷幻式”风格与反战海报

二、图钉工作室与“格拉普斯”

第四节小结

第八章后现代艺术设计

*节后现代设计理论与国际主义运动受到的挑战

一、关于后现代、后现代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二、国际主义运动的特点与受到的挑战

三、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点与本质

第二节后现代建筑设计

一、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建筑

二、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建筑

三、“高技派”(High Tech)建筑

四、新现代主义(Neo-Modernism)建筑等

第三节后现代产品设计

一、“高科技”风格

二、“过渡高科技”风格

三、“阿基米亚”和“孟菲斯”风格

四、后现代主义风格

五、减少主义风格

六、建筑风格与微建筑风格

七、微电子风格

第四节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

一、具有后现代主义设计倾向的视觉传达设计

二、数码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

第五节小结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外设计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