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原理

副标题:无

作   者:俞斯乐等编

分类号:

ISBN:978711800347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
§1.1 光的特性
1.1.1 电磁辐射与可见光谱
1.1.2 光源
§1.2 人眼的视觉特性
1.2.1 眼睛的构造
1.2.2 光的度量
1.2.3 亮度与彩色视觉
1.2.4 眼睛的视觉范围与亮度感觉
1.2.5 人眼的分辨力
1.2.6 视觉惰性与闪烁感觉
§1.3 三基色原理与色度图
1.3.1 三基色原理
1.3.2 RGB计色制
1.3.3 XYZ计色制
1.3.4 均匀色标制
1.4.1 显像三基色
§1.4 彩色的重现
1.4.2 显像三基色的色系数与亮度方程
1.4.3 摄像光谱响应曲线
第二章 电视传像基本原理
§2.1 电视系统组成原理
2.1.1 图像顺序传送原理
2.1.2 光和电的转换原理
2.1.3 彩色图像的摄取与重现
§2.2 电视扫描原理
2.2.1 逐行扫描
2.2.2 隔行扫描
2.2.3 扫描的同步
§2.3 电视图像的基本参量
2.3.1 图像的几何特征
2.3.2 图像的连续性与场频的确定
2.3.3 扫描行数及有关参数的确定
2.3.4 图像亮度与色度的非线性失真
§2.4 视频图像信号
2.4.1 黑白图像信号
2.4.2 亮度信号、色差信号及其组成原理
2.4.3 标准彩条信号
第三章 彩色电视制式
§3.1 彩色电视制式概述
§3.2 NTSC制
3.2.1 正交调制与正交检波
3.2.2 压缩系数
3.2.3 波形图和矢量图
3.2.4 Q、I色差信号
3.2.5 副载频选择
3.2.6 NTSC编、解码方框图
3.2.7 NTSC制的主要性能
§3.3 PAL制
3.3.1 彩色相序交变原理
3.3.2 PAL色度信号及PALD解码原理
3.3.3 色度信号的频谱交错
3.3.4 副载频选择
3.3.5 梳状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3.3.6 行顺序效应
3.3.7 PAL制的主要性能
3.4.1 SECAM制基本原理
§3.4 SECAM制
3.4.2 SECAM制的主要性能
§3.5 新制式简介
3.5.1 现行彩色电视制式的缺陷
3.5.2 新制式简介
第四章 电视信号的形成、处理与录放
§4.1 电视系统概述
§4.2 图像信号的产生
4.2.1 广播彩色电视摄像机的组成
4.2.2 彩色电视摄像机的光学系统
4.2.3 电视摄像管
§4.3 图像信号的处理
4.3.1 反杂波校正
4.3.2 图像信号中直流分量的恢复
4.3.3 电缆校正
4.3.4 黑斑校正
4.3.5 轮廓校正
4.3.6 γ校正
4.3.7 彩色校正
4.4.1 PAL制彩色全电视信号的形成方案
§4.4 PAL制彩色全电视信号的形成
4.4.2 基色信号的矩阵变换
4.4.3 色度信号的形成
§4.5 视频电视信号的切换与特技效果
4.5.1 视频电视信号的切换
4.5.2 慢转换与特技
§4.6 高频电视信号的形成
4.6.1 图像信号的调制
4.6.2 电视发射机
4.6.3 电视转播机
§4.7 同步信号的形成
4.7.1 同步信号的定时原理
4.7.2 同步信号的形成
4.7.3 同步设备之间的锁相原理
§4.8 电视信号的磁性录放原理
4.8.1 磁性录放原理
4.8.2 数字磁带录像原理
4.8.3 光磁录像原理
4.8.4 垂直磁记录原理
5.1.2 黑白电视接收机的组成
5.1.1 概述
第五章 电视信号接收原理
§5.1 电视信号的接收
5.1.3 彩色电视接收机的组成
§5.2 高、中频电视信号的处理
5.2.1 高频电视信号的接收
5.2.2 中频电视信号的放大
5.2.3 视频电视信号的检取
§5.3 视频电视信号的处理
5.3.1 概述
5.3.2 亮度信号处理电路
5.3.3 色度信号解调电路
5.3.4 矩阵和视频放大电路
5.3.5 彩色同步电路
§5.4 电视图像的同步与电子束的扫描
§5.5 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
5.5.1 概述
5.5.2 自会聚彩色显像管
5.5.3 显像管的附属电路
第六章 电视测量原理
§6.1 电视测量的特点
6.1.1 概述
6.1.2 电视监测示波器的特点
6.1.3 电视图像质量的评价
6.1.4 电视系统质量指标的叠加和分配
§6.2 非线性失真测量原理
6.2.1 非线性失真及其测量的特点
6.2.2 亮度信号非线性幅度失真
6.2.3 色度信号非线性失真
6.2.4 同步信号非线性失真
§6.3 线性失真测量原理
6.3.1 线性失真及其测量的特点
6.3.2 频域测量原理
6.3.3 时域测量原理
§6.4 视频杂波测量原理
6.4.1 视频杂波及其测量的特点
6.4.2 视频杂波的测量
7.1.1 概述
第七章 数字电视与卫星电视
§7.1 数字电视
7.1.2 电视信号数字化
7.1.3 码率压缩
7.1.4 数字式电视接收机
§7.2 视听信息电视多工传输
7.2.1 概述
7.2.2 电视多伴音广播
7.2.3 电视文字广播
7.2.4 静止画广播
§7.3 卫星电视广播
7.3.1 发展卫星广播的原因
7.3.2 卫星广播的信号处理
7.3.3 卫星广播系统
7.3.4 对广播卫星的主要要求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黑白电视广播标准1385-78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621.397.13/3GB3174-82彩色电视广播
附录3 我国电视频道的划分
附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097-80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电视原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