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有些东西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当它正常存在的时候我们才对它全无感觉,但是当它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才感到它须臾不可失去的珍贵。大众媒介公信力便属于这样一种东西。
实际上,大众媒介公信力这一概念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在我国大陆的新闻传播学术界有了较多的提及,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就有个别的调查数据涉及这一问题,但总体上对于公信力的研究还停留在一种简单的提及和使用的层面上,缺少理论的探究、梳理和深入的专题性研究。
什么是大众媒介公信力呢?在英语中,与大众媒介公信力相对的词汇是eredibility。美国传播学者对于eredibility的理解经历了两个阶段。最早是属性说,即把大众媒介公信力视为是媒介本身一种属性,其核心是媒介的“信用”问题,研究的重心落在媒介造成社会信任的种种特质上。二是关系说,后来的学者们发现,前者对于公信力的理解虽然和eredibility的原义比较相近,但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公信力不仅仅是媒介的一种属性,更多的是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一种关系。更多>>
目录
目录
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现状与问题(代序)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考虑及研究动机
1.2 研究目的
1.2.1 研究目的之一
1.2.2 研究目的之二
1.3 论文架构
1.4 主要研究概念的说明
1.4.1 中国大众媒介
1.4.2 媒介公信力
1.4.3 公信力测评
第2章 文献探讨
2.1 可信度研究的社会历史脉络
2.1.1 二次大战期间对“消息来源可信度”的研究
2.1.2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媒介可信度的比较研究
2.1.3 20世纪80年代从多维角度对可信度的探讨
2.1.4 对媒介可信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2.2 媒介可信度测评量表的发展历程
2.2.1 可信度测评量表研究成果概述
2.2.2 讨论
2.3 中国媒介可信度研究现状
2.3.1 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媒介可信度研究
2.3.2 中国大陆地区的媒介可信度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论题和研究设计
3.1 研究论题及使用方法和步骤
3.1.1 研究论题一
3.1.2 研究论题二
3.1.3 研究论题三
3.2 问卷设计、数据样本和分析工具
3.2.1 问卷设计
3.2.2 数据样本和分析工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媒介公信力概念的梳理和解析
4.1 媒介可信度影响因素研究与相应概念内涵的拓展
4.2 对公信力相近概念的辨析
4.2.1 “Media Credibility”与“Public Trust in Media”
4.2.2 “媒介可信度”与“媒介公信力”
4.2.3 对论文所使用概念的说明
4.3 对媒介公信力基本内涵的解析
4.3.1 民众对大众媒介产生信任的根源
4.3.2 民众与大众媒介之间的契约关系
4.3.3 公众对媒介的社会期望与媒介公信力
4.4 媒介信任在大众媒介体系中的坐标
4.5 媒介公信力的维系和调控方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媒介公信力评判准则解析
5.1 中国公众对媒介的角色期待
5.2 “媒介公信力评判准则重要程度量表”的设计思路
5.2.1 目的之一:确立媒介公信力测评初步指标
5.2.2 目的之二:确立媒介公信力测评指标权重参考值
5.2.3 量表设计形式的选择
5.3 “重要程度量表”的具体设计
5.4 依据“重要程度量表”对媒介公信力评判指标的甄选
5.4.1 依据重要性评分进行第一次甄选
5.4.2 依据评分分布情况进行第二次甄选
5.4.3 依据不同学识组的评价差异对甄选结果的校正及其特征分析
5.4.4 媒介公信力评判准则甄选结果总结
5.4.5 中国现阶段媒介公信力评价准则的特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大众媒介公信力测评量表的建立
6.1 “媒介公信力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
6.2 媒介公信力测评量表指标的第四次甄选
6.2.1 第四次甄选的方法说明
6.2.2 对媒介公信力测评量表指标的第四次甄选
6.2.3 对三个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本次调查样本的媒介公信力测评
7.1 中国大众媒介整体公信力测评
7.1.1 媒介公信力评价指标得分
7.1.2 媒介公信力整体评价结果
7.1.3 不同学识组的公信力评价及组间差异比较
7.2 不同种类媒介、不同新闻类别的公信力测评
7.2.1 不同种类媒介的公信力测评结果
7.2.2 不同类新闻的公信力测评结果
7.2.3 不同媒体的公信力测评结果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内学者对公信力影响因素的论述
附录二 通过网络或面访得到的部分有关媒介公信力看法的资料
附录三 样本具体构成情况
附录四 媒介评价组间差异的多重比较
附录五 新闻类别公信力测评组间差异的多重比较
后记
?
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现状与问题(代序)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考虑及研究动机
1.2 研究目的
1.2.1 研究目的之一
1.2.2 研究目的之二
1.3 论文架构
1.4 主要研究概念的说明
1.4.1 中国大众媒介
1.4.2 媒介公信力
1.4.3 公信力测评
第2章 文献探讨
2.1 可信度研究的社会历史脉络
2.1.1 二次大战期间对“消息来源可信度”的研究
2.1.2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媒介可信度的比较研究
2.1.3 20世纪80年代从多维角度对可信度的探讨
2.1.4 对媒介可信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2.2 媒介可信度测评量表的发展历程
2.2.1 可信度测评量表研究成果概述
2.2.2 讨论
2.3 中国媒介可信度研究现状
2.3.1 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媒介可信度研究
2.3.2 中国大陆地区的媒介可信度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论题和研究设计
3.1 研究论题及使用方法和步骤
3.1.1 研究论题一
3.1.2 研究论题二
3.1.3 研究论题三
3.2 问卷设计、数据样本和分析工具
3.2.1 问卷设计
3.2.2 数据样本和分析工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媒介公信力概念的梳理和解析
4.1 媒介可信度影响因素研究与相应概念内涵的拓展
4.2 对公信力相近概念的辨析
4.2.1 “Media Credibility”与“Public Trust in Media”
4.2.2 “媒介可信度”与“媒介公信力”
4.2.3 对论文所使用概念的说明
4.3 对媒介公信力基本内涵的解析
4.3.1 民众对大众媒介产生信任的根源
4.3.2 民众与大众媒介之间的契约关系
4.3.3 公众对媒介的社会期望与媒介公信力
4.4 媒介信任在大众媒介体系中的坐标
4.5 媒介公信力的维系和调控方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媒介公信力评判准则解析
5.1 中国公众对媒介的角色期待
5.2 “媒介公信力评判准则重要程度量表”的设计思路
5.2.1 目的之一:确立媒介公信力测评初步指标
5.2.2 目的之二:确立媒介公信力测评指标权重参考值
5.2.3 量表设计形式的选择
5.3 “重要程度量表”的具体设计
5.4 依据“重要程度量表”对媒介公信力评判指标的甄选
5.4.1 依据重要性评分进行第一次甄选
5.4.2 依据评分分布情况进行第二次甄选
5.4.3 依据不同学识组的评价差异对甄选结果的校正及其特征分析
5.4.4 媒介公信力评判准则甄选结果总结
5.4.5 中国现阶段媒介公信力评价准则的特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大众媒介公信力测评量表的建立
6.1 “媒介公信力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
6.2 媒介公信力测评量表指标的第四次甄选
6.2.1 第四次甄选的方法说明
6.2.2 对媒介公信力测评量表指标的第四次甄选
6.2.3 对三个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本次调查样本的媒介公信力测评
7.1 中国大众媒介整体公信力测评
7.1.1 媒介公信力评价指标得分
7.1.2 媒介公信力整体评价结果
7.1.3 不同学识组的公信力评价及组间差异比较
7.2 不同种类媒介、不同新闻类别的公信力测评
7.2.1 不同种类媒介的公信力测评结果
7.2.2 不同类新闻的公信力测评结果
7.2.3 不同媒体的公信力测评结果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内学者对公信力影响因素的论述
附录二 通过网络或面访得到的部分有关媒介公信力看法的资料
附录三 样本具体构成情况
附录四 媒介评价组间差异的多重比较
附录五 新闻类别公信力测评组间差异的多重比较
后记
?
大众媒介公信力测评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