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记得是在2002年,刘纳即将离开吉林大学,她带的几个博士生需要“再分配”,便和我说,其中的一个学生不错,最好由我来带,他就是陈红旗。我和红旗第一次见面,是在我家,边喝酒边聊,才知道我们(包括他夫人)竟然是校友,他的硕士导师又是我的好友逄增玉,硕士论文研究的也是我喜欢的左翼作家,他的家庭、经历、性格、气质以至名字,都使我想到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作家,当晚一拍即合,就定了“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这个研究题目。三年后,他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1923-1933》。而此时,他已经身兼嘉应学院文学院领导之职,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数项,硕果累累,已然成为学界青年学者中的佼佼者。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文学革命”口号力量的衰竭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口号的提出
第一节 “文学革命”口号力量的衰竭及其因由
第二节 革命文学的酝酿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口号的提出
第二章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体体验
第一节 关于“俄苏体验”
第二节 关于“日本体验”
第三节 关于“中国体验”
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艺诉求下的团体、刊物与理论、创作
第一节 创造社:从《洪水》、《文化批判》到《思想》
第二节 太阳社、我们社和引擎社:从《太阳月刊》、《我们月刊》、《引擎》到《拓荒者》
第三节 “左联”:从《萌芽月刊》、《前哨》到《文学》
第四章 鲁迅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第一节 鲁迅革命文学思想的现代生成
第二节 异中之同: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作家的论争
第三节 道不相谋:鲁迅与新月社作家的论争
第四节 鲁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想的超越性
第五章 中国左翼文学的生成
第一节 中国左翼知识界的形成
第二节 传统“革命”资源的吸纳与创建无产阶级文化的诉求
第三节 文艺与革命:左翼文学发生的审美之维
第四节 “文学是宣传”:左翼文学的本质界定与意识形态泛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绪论
第一章 “文学革命”口号力量的衰竭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口号的提出
第一节 “文学革命”口号力量的衰竭及其因由
第二节 革命文学的酝酿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口号的提出
第二章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体体验
第一节 关于“俄苏体验”
第二节 关于“日本体验”
第三节 关于“中国体验”
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艺诉求下的团体、刊物与理论、创作
第一节 创造社:从《洪水》、《文化批判》到《思想》
第二节 太阳社、我们社和引擎社:从《太阳月刊》、《我们月刊》、《引擎》到《拓荒者》
第三节 “左联”:从《萌芽月刊》、《前哨》到《文学》
第四章 鲁迅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第一节 鲁迅革命文学思想的现代生成
第二节 异中之同: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作家的论争
第三节 道不相谋:鲁迅与新月社作家的论争
第四节 鲁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想的超越性
第五章 中国左翼文学的生成
第一节 中国左翼知识界的形成
第二节 传统“革命”资源的吸纳与创建无产阶级文化的诉求
第三节 文艺与革命:左翼文学发生的审美之维
第四节 “文学是宣传”:左翼文学的本质界定与意识形态泛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1923-1933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