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研究[电子资源.图书]

副标题:无

作   者:何金泉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1055942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介绍了中国民营经济产生的原因、发展历程和途径;中国民营经济的性质、特点、地位、作用和机制;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民营经济与西部大开发等内容。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概论
第一章 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民营经济的命运
一 民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共存
二 单一公有制的形成和民营经济的基本绝迹
三 单一公有制的弊端
第二节 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
一 恢复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二 国营企业以民营化为主要方向的改革
三 集体所有制企业民营化的改革
第三节 民营经济的概念与分类
一 民营经济的概念
二 民营经济的分类
第二章 中国民营经济产生的原因、发展历程和途径
第一节 中国民营经济产生的原因
一 民营经济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产物
二 民营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三 民营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 民营经济是对外开放的必然产物
第二节 私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一 调整和取缔阶段(1949年—1957年)
二 起步阶段(1978年—1988年)
三 徘徊发展阶段(1988年—1991年)
四 加速发展阶段(1992年以后)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一 萌芽阶段(1949年—1977年)
二 起步阶段(1978年—1983年)
三 迅速发展阶段(1984年—1988年)
四 稳定和综合发展阶段(1988年—1992年)
五 迂回前进稳步发展时期(1992年以后)
第四节 外商投资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一 起步阶段(1979年—1986年)
二 持续发展阶段(1987年—1991年)
三 高速发展阶段(1992年以后)
第五节 民营科技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一 酝酿与初创时期(1984年—1992年)
二 稳定和健康发展阶段(1992年以后)
第六节 中国民营经济产生的途径
一 国有企业民营化途径
二 传统集体企业民营化途径
三 私有企业
第三章 中国民营经济的性质、特点、地位、作用和机制
第一节 中国民营经济的性质
一 民营经济从总体上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二 个体经济的性质
三 私营经济的性质
四 “三资”企业的性质
第二节 中国民营经济的特点
一 私有企业的特点
二 乡镇企业的特点
三 外商投资企业的特点
四 民营科技企业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一 民营经济推动了我国工业生产的蓬勃发展
二 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振兴
三 民营经济的发展吸收了城乡大量剩余劳动力,并加速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四 “三资”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管理现代化
五 民营经济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六 民营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微观基础
第四节 中国民营经济的经营机制
一 明晰的产权机制
二 灵活的经营机制
三 双向选择、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
四 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
第四章 中国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中国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 产品粗糙、管理混乱,发展盲目、淘汰频繁
二 “作坊经营”、规模狭小,“家族统治”、人才外流
三 负担繁重、政出多门,资金紧缺、渠道闭塞
四 倚赖政策、担心变化,“六假”体制、短期行为
五 偷税漏税,违法经营,回扣行贿,不当竞争
六 消费畸形、形象欠佳,文化偏低、素质不高
七 国企“松绑”、加剧竞争,外资涌入、挤压市场
第二节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 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上升
二 民营企业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存在的行业将遍及国民经济绝大部分领域
三 民营企业主自身素质将会大大提高
四 民营经济在产业结构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五 中部发展势头强劲,西部开拓天地广阔
第二篇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
第五章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
第一节 宽松的政治环境
一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二 政府应把民营经济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中
三 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企关系
四 制定政策法规,保护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的权利
五 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家提供政治参与的机会
第二节 良好的经济环境
一 大力发展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二 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
三 合理调整民营经济结构
四 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第三节 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 依托教育和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二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三 建立良好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
四 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生态环境
第六章 民营企业发展的内部条件
第一节 民营企业发展战略
一 企业发展战略的概念及特征
二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意义
三 民营企业制定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
第二节 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
一 民营企业现状分析
二 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及其选择
三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基本思路与现实操作
第三节 人本管理
一 人本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二 选拔和配备好领导班子
三 加强职工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素质
四 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五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
第四节 搞好分配
一 国家与民营企业的分配关系
二 对出资者的利益分配
三 对经营者的利益分配
四 对劳动者的利益分配
第五节 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 引进与创新
三 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
四 保护和美化环境
第三篇 民营经济与西部大开发
第七章 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意义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一 西部大开发是在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进行的
二 我国已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西部大开发的体制条件
三 东部地区有可能和有必要支持西部大开发
四 西部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渴望改变落后的面貌,并具备了大开发的一定条件和基础
五 发挥后发优势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
一 西部大开发是扩大我国人民生存空间的需要
二 西部大开发是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需要
三 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四 西部大开发是实现我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巩固边防的需要
五 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国家安全和台湾回归祖国的需要
第八章 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是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
第一节 东、西部的根本差距在民营经济
一 解放思想是东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二 体制创新是东部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价之宝
三 人才是东部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
第二节 向温州人学习
一 思想观念先进
二 政策宽松
三 搞好基础设施
四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五 温州的成功是温州人闯出来的
六 发展专业化市场
第九章 西部大开发,民营经济要大发展
第一节 营造有西部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 思想大解放
二 科学规划
三 政府的投入
四 大改革
五 大开放
六 优化产业结构
七 实行计划生育和搞好生态环境
八 法制环境
第二节 营造有西部特色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内部条件
一 提高民营企业主的素质是关键
二 产权制度创新
三 管理创新
四 技术创新,重视人才
五 大力调整产品结构
第三节 西部地区发展民营经济应处理好若干关系
一 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
二 民营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三 民营企业要处理好第一次创业与第二次创业的关系
四 民营企业要处理好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五 民营企业要处理好利润最大化与商业道德的关系
后记
I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