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technology of plant physiology

副标题:无

作   者:孙群,胡景江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1092248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植物生理学研究技术》主要是为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其他有关专业的高年级大学生提供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以作为有关研究人员的实验参考书。    本书分为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两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包括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各部分的分级分离、植物水分及逆境生理、光合、呼吸、植物次生物质和植物激素研究技术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实验操作部分与理论部分内容相互对应形成专题实验,每个专题实验又分若干个独立小实验。内容上图示涉及植物生理研究的主要领域,大部分实验内容来自于我校植物生理生化专业的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中所选用的实验方法,以及编者多年积累的实验工和经验,经整理、编写而成。也有一部分实验内容来自全国各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提供的实验方法精选后再重新整理编写而成的。因此,本书积累了多方面的科研实验经验,体现了植物生理学研究技术的特色。

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
概述
第1章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1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分类
1.1.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
1.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分类
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1.2.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其表达
1.2.2 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和植株再生
1.2.3 感受态和决定作用
1.2.4 极性及其在分化中的作用
1.2.5 植物激素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1.3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
1.3.1 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用具
1.3.2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操作程序
1.3.3 外植体材料的选择
1.3.4 材料的培养
1.3.5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形态发生
1.3.6 植物器官的离体培养
1.3.7 植物细胞培养
1.3.8 原生质体培养
1.3.9 植物培养物的保存
1.4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1.4.1 脱毒种苗生产及无性快速繁殖技术
1.4.2 植物育种及种质资源保存交换
1.4.3 次生代谢物的生产
1.4.4 植物的离体显微嫁接技术
1.4.5 植物细胞的固定化和人工种子技术
第2章 植物细胞各部分的分级分离
2.1 基本原理
2.1.1 差速离心技术
2.1.2 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2.2 植物细胞各部分的分离程序
2.2.1 细胞的匀浆化
2.2.2 分离纯化程序
2.2.3 纯度鉴定
2.3 几种植物细胞组分的分离制备
2.3.1 原生质体的分离制备
2.3.2 植物线粒体的制备
2.3.3 植物叶绿体及其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分离和制备
2.3.4 植物细胞质膜的分离
2.3.5 膜脂的提取分离技术
第3章 植物的水分及低温逆境生理研究技术
3.1 水分状况指标
3.1.1 水势
3.1.2 渗透势
3.1.3 压力势
3.1.4 含水量
3.1.5 形态指标
3.2 水分状况的测定
3.2.1 水势的测定
3.2.2 渗透势的测定
3.2.3 压力势的测定
3.2.4 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3.2.5 P-V技术及其在植物水分状况研究中的应用
3.2.6 植物蒸腾作用的测定
3.3 植物抗旱性的鉴定
3.3.1 植物的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
3.3.2 抗旱性评定的综合指标—综合评价
3.4 植物抗寒性的鉴定
3.4.1 低温处理
3.4.2 植物抗寒性鉴定的指标
第4章 光合与呼吸作用研究技术
4.1 光合作用的测定
4.1.1 CO2同化速率的测定
4.1.2 O2释放速率的测定——氧电极法测定叶片的光合速率
4.1.3 有机物积累量的测定
4.2 叶绿素荧光的测定与分析
4.2.1 测定方法提出的背景
4.2.2 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原理
4.3 叶绿体光合磷酸化活力的测定
4.3.1 荧光素酶法
4.3.2 32P标记法
4.4 Rubisco的纯化与分析
4.4.1 Rubisco的纯化方法
4.4.2 Rubisco蛋白的定量
4.4.3 Rubisco活性测定
4.5 呼吸作用的测定
4.5.1 呼吸速率的测定
4.5.2 呼吸途径的测定
第5章 植物激素研究技术
5.1 植物激素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5.1.1 提取程序
5.1.2 分离与纯化程序
5.1.3 纯度检验
5.2 植物激素的检测技术
5.2.1 生物鉴定法
5.2.2 仪器检测法
5.2.3 免疫分析技术
5.3 植物激素的免疫定位技术
5.3.1 植物激素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的基本原理
5.3.2 植物激素免疫组织化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5.3.3 植物激素的固定和标记方法
第6章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技术
6.1 植物次生代谢的概念及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型
6.1.1 植物次生代谢的概念
6.1.2 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型
6.1.3 与抗病有关的植物次生代谢物
6.2 主要次生代谢物的合成途径
6.2.1 萜类化合物的合成
6.2.2 酚类化合物的合成
6.2.3 含氮有机化合物
6.2.4 由糖和糖的衍生物衍生而来的代谢物
6.2.5 由脂肪酸代谢中的乙酰(乙酰CoA)至丙二酸(丙二酰CoA)聚合途径而合成的代谢物
6.3 次生代谢物的提取分离测定方法
6.3.1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
6.3.2 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精制方法
6.3.3 植物有效成分的活性追踪分离方法
6.4 展望
6.4.1 农作物改良
6.4.2 药用植物的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
第二部分 实验操作
专题实验一 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形成和根芽分化的影响
专题实验二 高等植物线粒体、叶绿体和原生质膜的分离制备
2.1 植物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分离制备
2.2 两相分配法分离植物细胞原生质膜
专题实验三 作物抗旱生理指标的测定
3.1 材料培养
3.2 离体叶片保水力测定
3.3 连续升温电导法测定细胞膜透性
3.4 植物组织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RWC)的测定
3.5 压力室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ψw)
3.6 水饱和渗透势法测定叶片渗透调节能力
3.7 植物根系水力学导度(水导)的测定
专题实验四 光合与呼吸作用测定
4.1 植物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其他相关参数测定
4.2 蒸腾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测定
4.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4.4 氧电极法测定光合与呼吸速率
专题实验五 植物激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检测
5.1 植物激素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5.2 固相抗体型ELISA分析植物组织中ABA含量
5.3 固相抗原型ELISA测定IAA含量
专题实验六 植物逆境与衰老生理指标测定
6.1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6.2 植物组织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紫外吸收法)
6.3 植物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6.4 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
6.5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
6.6 钼蓝比色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维生素C含量
6.7 植物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的测定
6.8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专题实验七 植物次生物质代谢研究
7.1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测定
7.2 绿原酸的提取与定量测定
7.3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7.4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7.5 挥发油含量测定
附录
附录1 植物组织培养常用培养基配方(mg/L)
附录2 常用缓冲液
附录3 几种渗透溶液的配制表
附录4 容易变质及需要特殊方法保存的试剂
附录5 各种冷却剂的组成及冷却效果表
附录6 常用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配制保存方法
附录7 标准剂量单位
附录8 不同温度下O2与CO2的溶解度
附录9 离心机转速与相对离心力的换算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Research technology of plant physiolog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