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持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何萍,李维武著

分类号:

ISBN:978701003758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以19世纪中叶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为背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史的回溯和论的思考,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流关系,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经验教训,考察了20世纪中国思想世界中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自由主义、科学主义的复杂联系,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
一 东方社会理论的性质
二 东方社会理论与资本主义理论的关系
三 反思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四 东方社会现代化的根本问题
第二节 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
一 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观
二 两种根本对立的俄国现代化的主张
三 与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的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结合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机制
第二节 李大钊:从民彝史观到唯物史观
一 民彝史观与中国文化传统
二 从“民彝”看“庶民的胜利”
三 从民彝史观走向唯物史观
第三节 毛泽东与中国文化的两种传统
一 做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总结者
二 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造性阐释
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相结合
第四节 邓小平与中国传统哲学智慧
一 吸取以民为本的历史智慧
二 改铸和而不同的辩证方法
三 承继革故鼎新的变法精神
第五节 冯契:从知识论到智慧说
一 智慧说:一个中国化和个性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二 “化理论为德性”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问题的解答
第一节 在中国问题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困扰
第二节 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一 在导致中国革命失误的教条主义的背后
二 毛泽东打破了共产国际的教条化倾向
第三节 实事求是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问题
一 探索走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困境
二 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四节 个案论析:巴黎公社精神在中国
一 什么是巴黎公社精神
二 中国人眼中的巴黎公社
三 巴黎公社精神与中国具体实际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思想世界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
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内涵
二 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三 马克思主义对三民主义的发现与影响
四 总结孙中山,继承孙中山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
一 20世纪中国的自由主义
二 “问题”与“主义”的选择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自由主义的论争
四 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主义思想资源的吸取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主义
一 科学主义思潮的崛起与展开
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主义化倾向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产生科学主义化倾向
四 走出科学主义化倾向
附录 我们的有关研究文献目录
后记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持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