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选用一般史书的通常格式。这种写法本来是最难的方式,它要求面面俱到,事事关心,不论作者有无兴趣和研究,每一重要时期、每一重要人物原则上都不能拉下,而且只能以叙述介绍为主,作者在此使不得才气,显不出见识;这也是吃力不讨好的写法,时间须序,从古到今,大人物为章,小人物为节,时代背景,著述生涯,主要问题,基本观念。
目录
目录
引言 引我们上升
第一篇 柏拉图主义
第1章 希腊精神与美学起源
一 民主政制
二 美的生活
三 理性精神
第2章 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到苏格拉底
一 数的和谐
二 对立的和谐
三 摹仿论与灵感说的起源
四 主观主义与相对主义
五 目的论与理想化
第3章 柏拉图:第一个美的哲学
一 美不是什么
二 美是什么
三 对艺术的第一次起诉
第4章 亚里士多德:第一个诗学体系
一 美的形式
二 摹仿新解
二 净化效果
第5章 希腊化的思潮
一 伊壁鸠鲁学派:对艺术的两种态度
二 斯多葛学派:世界无往而不美
三 怀疑派:哪里有什么美学
第6章 古罗马的开拓
一 西塞罗:美学上的“罗马人”
二 贺拉斯:古典主义的始作俑者
三 朗吉努斯:崇高论的第一人
四 普洛丁:面向中世纪的古代人
附 四个观点
第二篇 天路历程
第7章 宗教精神与美学变异
一 两个世界:天国与尘世
二 两个来源:《圣经》与古典
三 两个转向:超验与象征
第8章 神秘的拜占庭
一 汇通之路
二 审美神学
三 偶像崇拜之争
第9章 奥古斯丁:从审美到宗教
一 古典渊源
二 上帝之美
三 对艺术的第二次起诉
第10章 经院美学:在上帝的光照下
一 三个学派和一个观点
二 经院美学的两条主线
三 转向世俗
第三篇 近代转型
第11章 走进新时代
一 古今之争与西方美学的特征
二 艺术独立与美学理想
三 四大师
第12章 规则的制定
一 笛卡尔:没有美学的美学家
二 布瓦洛:新古典主义的立法者
三 英伦三杰:教条的调适
四 维柯:主流之外的发现
第13章 经验的探索
一 “审美无利害关系”理论的起源
二 趣味的标准
三 美的经验论特征
四 从自然美到崇高
第14章 理性的反动
一 狄德罗:美的客观论与艺术的情感论
二 卢梭:对艺术的第三次起诉
第四篇 康德主义
第15章 美学之门
一 英法对比:为德国探路
二 鲍姆嘉滕:为美学命名
三 文克尔曼:让古典活起来
四 莱辛:让文艺动起来
第16章 康德:第二个美的哲学
一 为什么要一个美学
二 美的分析
三 崇高的分析
四 艺术的分析
第17章 席勒的救世悲愿
一 对法国革命和现代性的美学反省
二 美与崇高:两种人性理想
三 回答卢梭:美感教育的意义
四 形式、活的形象、外观与美的王国
五 费希特的回应
第18章 谢林的华美构造
一 诗意的自然与天才的艺术
二 艺术的体系性
三 渴望“新神话”
第19章 浪漫的精灵
一 生活的诗化
二 永远的“蓝花”
三 “反讽”的诗性
第20章 歌德的智慧
一 从特征到美
二 古典与浪漫之间
第21章 黑格尔:第二个诗学体系
一 体系与方法
二 美与美的两种形态
三 艺术体系的三重形式
四 人道与自由之歌
第22章 告别古典
一 叔本华论审美态度
二 基尔凯郭尔论美感生活
三 尼采论悲剧精神
四 弗洛伊德论艺术的起源
第五篇 现代话语
第23章 表现:克罗齐与表现主义美学
一 艺术不是什么
二 艺术是纯粹的直觉
三 科林伍德的补充
第24章 形式:贝尔与形式主义美学
一 形式的意味
二 想象的生活
三 音乐的形式
四 文学性是什么
第25章 符号:朗格与符号论美学
一 符号的构型功能
二 符号的表现功能
三 表现性探源
第26章 反映:卢卡契的现实主义美学
一 浪漫的总体
二 在反映论的框架中
三 交锋中的总体性
四 反映论――总体论的美学体系
第27章 意义:伽达默尔与解释学美学
一 审美的真理性
二 艺术的存在方式
三 理解的历史性
四 意义的意义
第28章 杜夫海纳与现象学美学
一 从盖格尔到杜夫海纳
二 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
三 美与自然美
第29章 维特根丝坦与分析美学
一 美学不可说
二 艺术不可定义
三 在惯例与传统中
第30章 阿多诺与批判美学
一 反抗现代性的美学话语
二 艺术作为否定
三 大众文化批判
四 “新感性”的承诺
第31章 利奥塔与后现代主义美学
一 布希亚:后美学的超美学
二 利奥塔:后美学的崇高
三 詹姆逊:后美学的特征
结束语:不再美的艺术与走向美的生活
基本文献
参考书目
后记
引言 引我们上升
第一篇 柏拉图主义
第1章 希腊精神与美学起源
一 民主政制
二 美的生活
三 理性精神
第2章 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到苏格拉底
一 数的和谐
二 对立的和谐
三 摹仿论与灵感说的起源
四 主观主义与相对主义
五 目的论与理想化
第3章 柏拉图:第一个美的哲学
一 美不是什么
二 美是什么
三 对艺术的第一次起诉
第4章 亚里士多德:第一个诗学体系
一 美的形式
二 摹仿新解
二 净化效果
第5章 希腊化的思潮
一 伊壁鸠鲁学派:对艺术的两种态度
二 斯多葛学派:世界无往而不美
三 怀疑派:哪里有什么美学
第6章 古罗马的开拓
一 西塞罗:美学上的“罗马人”
二 贺拉斯:古典主义的始作俑者
三 朗吉努斯:崇高论的第一人
四 普洛丁:面向中世纪的古代人
附 四个观点
第二篇 天路历程
第7章 宗教精神与美学变异
一 两个世界:天国与尘世
二 两个来源:《圣经》与古典
三 两个转向:超验与象征
第8章 神秘的拜占庭
一 汇通之路
二 审美神学
三 偶像崇拜之争
第9章 奥古斯丁:从审美到宗教
一 古典渊源
二 上帝之美
三 对艺术的第二次起诉
第10章 经院美学:在上帝的光照下
一 三个学派和一个观点
二 经院美学的两条主线
三 转向世俗
第三篇 近代转型
第11章 走进新时代
一 古今之争与西方美学的特征
二 艺术独立与美学理想
三 四大师
第12章 规则的制定
一 笛卡尔:没有美学的美学家
二 布瓦洛:新古典主义的立法者
三 英伦三杰:教条的调适
四 维柯:主流之外的发现
第13章 经验的探索
一 “审美无利害关系”理论的起源
二 趣味的标准
三 美的经验论特征
四 从自然美到崇高
第14章 理性的反动
一 狄德罗:美的客观论与艺术的情感论
二 卢梭:对艺术的第三次起诉
第四篇 康德主义
第15章 美学之门
一 英法对比:为德国探路
二 鲍姆嘉滕:为美学命名
三 文克尔曼:让古典活起来
四 莱辛:让文艺动起来
第16章 康德:第二个美的哲学
一 为什么要一个美学
二 美的分析
三 崇高的分析
四 艺术的分析
第17章 席勒的救世悲愿
一 对法国革命和现代性的美学反省
二 美与崇高:两种人性理想
三 回答卢梭:美感教育的意义
四 形式、活的形象、外观与美的王国
五 费希特的回应
第18章 谢林的华美构造
一 诗意的自然与天才的艺术
二 艺术的体系性
三 渴望“新神话”
第19章 浪漫的精灵
一 生活的诗化
二 永远的“蓝花”
三 “反讽”的诗性
第20章 歌德的智慧
一 从特征到美
二 古典与浪漫之间
第21章 黑格尔:第二个诗学体系
一 体系与方法
二 美与美的两种形态
三 艺术体系的三重形式
四 人道与自由之歌
第22章 告别古典
一 叔本华论审美态度
二 基尔凯郭尔论美感生活
三 尼采论悲剧精神
四 弗洛伊德论艺术的起源
第五篇 现代话语
第23章 表现:克罗齐与表现主义美学
一 艺术不是什么
二 艺术是纯粹的直觉
三 科林伍德的补充
第24章 形式:贝尔与形式主义美学
一 形式的意味
二 想象的生活
三 音乐的形式
四 文学性是什么
第25章 符号:朗格与符号论美学
一 符号的构型功能
二 符号的表现功能
三 表现性探源
第26章 反映:卢卡契的现实主义美学
一 浪漫的总体
二 在反映论的框架中
三 交锋中的总体性
四 反映论――总体论的美学体系
第27章 意义:伽达默尔与解释学美学
一 审美的真理性
二 艺术的存在方式
三 理解的历史性
四 意义的意义
第28章 杜夫海纳与现象学美学
一 从盖格尔到杜夫海纳
二 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
三 美与自然美
第29章 维特根丝坦与分析美学
一 美学不可说
二 艺术不可定义
三 在惯例与传统中
第30章 阿多诺与批判美学
一 反抗现代性的美学话语
二 艺术作为否定
三 大众文化批判
四 “新感性”的承诺
第31章 利奥塔与后现代主义美学
一 布希亚:后美学的超美学
二 利奥塔:后美学的崇高
三 詹姆逊:后美学的特征
结束语:不再美的艺术与走向美的生活
基本文献
参考书目
后记
西方美学初步[电子资源.图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