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贝耳特海峡:东桥》主要内容:大贝耳特海峡东桥建成于1998年6月,主跨1 624 m(世界第二)。它有不少创新之处。例如,悬索桥加劲梁是三跨连续,并在梁两端的纵向设置液压缓冲器,这使桥面连续2694m,中间没有伸缩缝,对行车畅顺有利。又如,让塔和锚碇(连同其基础)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结构,用有限元法进行分析,合理配筋,十分经济,并且美观。对于船舶撞桥,进行了独到分析。全书有亮点16处(见《校者的话》)。 适合于特大桥的业主、设计者、咨询者、施工者、管理者、教学及科研人员浏览阅读。

目录

1 引言
1.1 东桥设计1936—1986年

2 设计的形成过程
2.1 结构设计
2.2 美术考虑

3 基本调研和设计基准
3.1 综述
3.2 风险分析
3.3 对船舶运输的调研
3.4 通航条件研究
3.5 船撞风险模型
3.6 船舶破坏荷载研究
3.7 船舶对防护岛的碰撞
3.8 可靠度分析:汽车荷载和悬索桥主缆
3.9 风气象
3.10 上部结构气动力学研究
3.11 设计基准

4 下部结构设计
4.1 东桥的地基
4.2 桥墩对船舶碰撞的反应
4.3 桥墩的冲刷防护
4.4 用防护岛保护沉井及桥墩
4.5 主塔
4.6 锚碇

5 引桥上部结构设计
5.1 结构设计
5.2 钢面板与铺装层的结合作用
5.3 引桥的动力行为

6 悬索桥设计
6.1 加劲梁
6.2 主缆系统

6.3 悬索桥风洞试验
7 桥梁附属设施
7.1 桥面铺装
7.2 运营、监控和维护

8 下部结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8.1 总体布置
8.2 制造工场
8.3 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养护
8.4 预制构件的运送
8.5 在桥位处的施工
8.6 质量保证

9 上部结构(钢结构)的施工
9.1 合同的执行
9.2 钢结构的制造:主要原理
9.2.1 钢材的供应
9.2.2 板件制造
9.2.3 节段组拼
9.2.4 引桥各个跨度的拼装
9.3 钢结构的运送及架设
9.4 主缆工程
9.5 桥面铺装
9.6 支座及伸缩缝
9.7 除湿系统
9.8 调谐调质阻尼器
9.9 锚碇处的液压缓冲装置
9.10 悬索桥的空气动力改进
10 施工进度计划
11 鸣谢
12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East bridge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