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闽南语民歌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蓝雪霏著

分类号:

ISBN:978721104555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闽台闽南语民歌研究》:“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闽台闽南语民歌研究》主要内容:顾名思义,是以文化为讨论对象,以关系为切入点,在闽台的背后,涵盖的其实是两岸,所涉及的也不单纯只是文化问題。它是以闽台为中心,民文化为重点,来论析两岸关系的一套系列著作。丛书的选題,包括了林国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闽台区域文化研究”,刘登翰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基金项目“两岸文学艺术的文化亲缘研究”,以及福建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大项目“闽台文化关系研究”等诸个课題。

目录

第一章 闽南民歌研究
第一节 闽南民歌的历史踪迹
一 闽南民歌与畲族民歌的关系
二 闽南民歌与“北方”音乐的关系

第二节 闽南民歌的音乐区划及其艺术特点
一 泉州民歌色彩点
二 漳州民歌色彩点
三 诏安民歌色彩点
四 安溪民歌色彩点

第三节 闽南歌子专论
一 “[kua]|22[a]、|53”的治语写写与读音
二 歌子的曲目来源
三 歌子的艺术创造

第四节 闽南乐语的本字写定——以“相谑歌”为例
一 闽南山地有“相[cia?]y53歌”
二 相[cia?]y53歌应写作“相谑歌”
三 闽南“相谑歌”沿袭古称的客观依据

第二章 台湾福佬系民歌研究
第一节 台湾福佬系民歌的发展轨迹
一 承袭
二 衍化
三 变异

第二节 台湾福佬系民歌个案研究
一 关于《一只鸟子》的发源地
二 台湾褒歌的系属及其来源
三 恒春民歌的初步辨识
四 《丢丢铜子》的来历

第三节 台湾福佬系发歌的发展规律
一 羽角之风
二 旋律化
三 诙谐化

第四节 台湾福佬系民歌的音乐性格及其成因
一 诙谐性格
二 悲剧性格

第三章 闽台闽南语民歌音乐的理论研讨
第一节 关于“锦歌”
一 “锦歌”的名、实概念
二 “锦歌”的形成年代
三 “锦歌”的来历
四 “锦歌”的兴盛期

第二节 关于歌子戏的三大来源
一 “锦歌”与歌子戏
二 采茶与歌子戏
三 车鼓与歌子戏

第三节 关于《七字调》的形成
一 《七字调》的基本框架
二 《七字调》的开放性
主要参考文献
曲例索引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闽台闽南语民歌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