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观哲学”的演进看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实质

副标题:无

作   者:陈丽杰 著

分类号:

ISBN:978751613453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在哲学演进的历史与逻辑中,哲学作为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表达,一直具有“世界观”的一般属性,尽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哲学理论中没有“世界观”的概念,但哲学一直以“本体论”的形式为人类承担着对“整体”、“无限”的世界做出“终极解释 ”的任务,本体论哲学与“世界观”也就具有了内在的通约性。“世界观哲学”也因此可以看作是人以反思方式对世界终极性存在的确认、理解的理论表达。 然而,内在于意识之中的“哲学”所信守的那种不变的“世界观”解释,在面对意识之外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时,客观上必然引发哲学的“世界观”发生变化。“世界观哲学”一次次否定曾经的“解释”并返回 “原初”,走入了循环解释的“怪圈”。马克思“新世界观”超越了传统“世界观哲学”的局限,开启了现代哲学发展的新途径。无论在理论意义上还是在现实意义上,马克思的“新世界观”都具有萨特所说的 “不可超越性”,这也是引发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 “新世界观”持续关注以及本书从“世界观哲学”演进的角度对马克思“新世界观”实质进行系统研究的原因所在。 《从世界观哲学的演进看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实质》从西方传统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入手,阐释了传统“世界观哲学”如何以内在于人的意识之中的预设的、永恒的、抽象的“本体”解释现实世界存在与变化并表达人与世界的关系,梳理了传统“世界观哲学”在传统本体论、近代知识论和德国古典哲学阶段的精神主旨、理论特点和演进变化。指出在传统本体论哲学阶段,人们从人自身之外寻找整体世界的根据,并以超验的、预设的、永恒的、绝对的“本体”作为解释世界上其他存在的“终极根据”,从而以“本体论”思维方式将“世界观”与哲学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导引着后世哲学以此理路构建出多种解释世界的哲学理论。近代知识论哲学因人的自我意识的提升,将人的思维与存在剥离开来,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符合从而保证认识世界的有效性,从而将世界划分为主体与客体相对立的二元世界。因此,近代知识论哲学的 “世界观”开始打上了“自我”的烙印,并增加了人的感性因素的成分。德国古典哲学是对人与世界的历史性、现实性予以思辨思考的“世界观哲学”。康德确定了“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的原则,从而也就确定了人在现实世界自由行动的合法性。黑格尔确立客观的“绝对精神”为世界的最高存在,又以辩证法将历史现实融入“绝对精神”的自我异化、自我扬弃、自我实现的过程之中,这样黑格尔就以辩证法化解了现象世界与本体世界的对立,实现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抽象统一,从而将传统“世界观哲学”推向了最高峰。然而,无论传统“世界观哲学” 怎样变换形式,传统“世界观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始终将“世界观”置留在哲学抽象意识的规定之中,从而造成了人与世界的现实性、历史性的缺失,丧失了哲学“改变世界”的功能。 正是基于这种对传统“世界观哲学”的认识与理解,《从世界观哲学的演进看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实质》着重阐述了马克思对传统“世界观哲学”的批判,对比分析了传统“世界观哲学”和马克思“新世界观 ”在理论出发点、思维方式和理论任务上的不同,详细论述了马克思“新世界观”内在的唯物史观与人本学相统一的基本性质,呈现出现实性与理想性、实证特点与形而上维度、历史现实与哲学性质相统一的主要特点。通过一系列的论述、分析,本书指出从马克思“新世界观”内含哲学的批判精神、理想精神和超越精神的特殊性上看,“新世界观”作为其所处时代的“精华”,仍然为人类提供哲学的反思层次上“世界”的图景,因此,“新世界观”在某种意义上还是 “哲学”;但由于“新世界观”更具有不同于传统“ 世界观哲学”的现实性、实证性和历史性的特点,从根本上区别并超越了传统“世界观哲学”,“新世界观”实质上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了,因此,“新世界观”具有传统“世界观哲学 ”不可比拟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陈丽杰是鞍山师范学院的教授,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阐发中有着自己的独特把握和阐明。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传统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二  “世界观哲学”的发展理路
  三  “世界观哲学”的困境
  四  马克思“新世界观”产生的途径和意义
  五  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解读
    (一)西方哲学对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解读
    (二)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解读
  六  研究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当代意义
第二章  传统本体论视域中的“世界观哲学"的确立
  一  传统“世界观哲学”的本体论样式
    (一)自然论的“世界观哲学”
    (二)理念论的“世界观哲学”
    (三)实体说的“世界观哲学”
  二  传统本体论“世界观哲学”的理论
    (一)神学与科学品性合二为一的“世界观哲学”
    (二)传统本体论“世界观哲学”的基本特征
    (三)“世界观哲学”发展的人性根据
第三章  知识论视域中的“世界观哲学”的推进
  一  “世界观哲学”主客二分的近代形态
    (一)“思”与“在”的分离
    (二)“思”对世界把握的方式
    (三)“思”与“在”分离的意义
  二  知识论“世界观哲学”的基本特点
    (一)主客对立的二元化
    (二)主体思维的抽象化
    (三)物质运动的机械性
第四章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世界观哲学”的转型
  一  哲学向现实的逆转与回归
    (一)超验之思向“现实”的切近
    (二)哲学与“现实”的和解
    (三)人的感性回归
  二  德国古典“世界观哲学”演进的内在逻辑
第五章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历史性变革
  一  新的批判对象
    (一)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批判
    (二)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批判旨趣
    (三)马克思“新世界观”在批判中的跃迁
  二  新的思维方式
    (一)人的实践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
    (二)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
    (三)实践思维方式中自然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三  新的主旨指向——从“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转变
    (一)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上体现从“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转变
    (二)从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上体现从“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转变
    (三)从对真理的辩证理解上体现从“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转变
第六章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实质及当代意蕴
  一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基本性质——唯物史观与人本学的统一
    (一)马克思“新世界观”中的历史唯物论原则
    (二)马克思“新世界观”的人本学特点
  二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特点
    (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二)实证特点与形而上维度的统一
    (三)历史现实与哲学性质的统一
  三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实质
  四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当代意蕴
    (一)“新世界观”为人科学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范式
    (二)“新世界观”为人科学地认识与把握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
    (三)“新世界观”从人生境界的层面,为人类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四)“新世界观”颠覆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划清了与西方现代哲学的界限
参考文献
附录  近年发表的相关论文
  问题哲学与哲学问题辨惑
  马克思“新世界观”实质——从“世界观哲学”演进的视角
  古希腊本体论“世界观哲学”特性探析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路探究
  试析古希腊人学思想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当代意蕴
  论以人为本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当代发展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从“世界观哲学”的演进看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实质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