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诗探索2010(第3辑)(套装全2卷)》包括了:《诗探索2010(第3辑)(作品卷)》和《诗探索2010(第3辑)(理论卷)》。《诗探索2010(第3辑)(作品卷)》内容简介:当大家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已是又一个秋天了。今年创办的“诗探索·天问中国新诗会所”团结了当前诗坛的很多诗人和批评家,我们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小众化的、有效的阅读群体。我们相信,这对《诗探索》和中国新诗的发展都将是有益的。
本期《诗探索》重点推出了“2010年度诗探索·华文青年诗人奖特辑”。发表了青年诗人黑枣、徐俊国、林莉的诗歌和文章。这一奖项在推出新人的同时也在倡导诗歌写作的方向,请大家细读他们的作品,从中体会优秀青年诗人的创作与思考。
在“诗坛峰会”一栏中侯马和古诺的诗各有特色。侯马清澈中的厚度和古诺沉郁中的灵动,都体现了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他们的诗歌都是独具特色的好作品。
本期还有两位年轻诗人的作品发在了“新诗集视点”一栏中,这是两位来自浙江的青年诗人,他们对家乡,对心灵的述说很值得一读。
《诗探索2010(第3辑)(理论卷)》内容简介:2010年6月26日-27日,由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两岸四地当代诗学论坛”继2007年珠海会议、2008年澳门会议以来的又一次盛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和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区与国家的诗人、学者七十人与会。谢冕在开幕词中指出,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奇迹没有发生,而我们依然等待”,他认为“诗歌是做梦的事业,我们的工作是做梦”,表示要心怀梦想,期待诗歌奇迹的出现。洪子诚在闭幕式上则针对谢冕所说的“奇迹没有发生,我们还在等待”,指出奇迹是可以创造的,要创造产生奇迹的条件,首要的是重新建立我们看待诗歌的方式,如老一代学者和诗人要放下年龄、资格、辈分和美学标准等方面的傲慢心理,关注和培养年轻诗人和学者等诗歌后续力量。会上精彩发言不断。本刊特从会议收到的五十余篇论文中,选出谢冕、罗振亚、苗雨时、黄粱等四位学者的文章,以飨读者。
目录
作品卷
编者的话
诗坛峰会
诗人侯马
诗人古诺
2010年诗探索·华文青年诗人奖特辑
20lO年度诗探索·华文青年诗人奖报道
获奖诗人黑枣
获奖诗人徐俊国
获奖诗人林莉
探索与发现
作品与诗话
就诗说诗(两篇)
专题论诗
“尘埃不会消逝”——《张枣的诗》出版始末颜炼军
有关一首诗的修改与校正
文本析读
重读《列车纪行》
选读与欣赏
名家新作选读
走进白洋淀的诗人们
白洋淀三题
五月还乡(外二首)
在白洋淀
新诗集视点
诗集《独自摇滚》自序
方石英诗集《独自摇滚》短评选
方石英诗12首
新诗图文志
《诗歌与人》简介
《诗歌与人》:一个评委的诗人奖
《诗歌与人》(1999—2009)诗歌活动
媒体对《诗歌与人》的评价与介绍
诗人与诗评家的关注
理论卷
编者的话
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回顾与反思
奇迹没有发生
——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开幕词
在热闹与沉寂中蓄势
——新世纪诗坛印象
新世纪十年诗歌的总体趋向与反思
诗学研究
试论西方现代诗歌本质要素之革命性演变
洛夫研究
洛夫的意义……龙彼德
诗禅互动的审美效应
——论洛夫的禅诗
“被锯断的苦梨”:《石室之死亡》再解读
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选辑
诗歌张力的建构
——阿毛诗歌特质之探
一首首永远读不淡的诗
——读阿毛诗歌,片章感受
摇曳在诗歌中的爱情
——评阿毛诗歌
阿毛的远方
她仍穿着海蓝色的绸裙
——关于“变奏”与“坚持”对话阿毛
结识一位诗人
“这几乎使我失明的光……”
——读寒烟
简写寒烟
“心灵写作”的自我书写
“女性主义”是对女性善意而粗暴的贬损
——答诗人李双
诗论家研究
骆寒超先生文集出版感言
从大陆诗学到台港诗史
——古远清1980年代以来的诗学研究
新诗理论著作评介
一片别有所得的诗性天空
——评沈奇诗体诗话《无核之云》
诗体的狂欢
——评吕周聚等著《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多维透视》
新诗史料
艾青诗文拾零
读者·作者·编者
关于《论中国新诗中的“漫游者”视角》
一文中引诗失误的说明
编者的话
诗坛峰会
诗人侯马
诗人古诺
2010年诗探索·华文青年诗人奖特辑
20lO年度诗探索·华文青年诗人奖报道
获奖诗人黑枣
获奖诗人徐俊国
获奖诗人林莉
探索与发现
作品与诗话
就诗说诗(两篇)
专题论诗
“尘埃不会消逝”——《张枣的诗》出版始末颜炼军
有关一首诗的修改与校正
文本析读
重读《列车纪行》
选读与欣赏
名家新作选读
走进白洋淀的诗人们
白洋淀三题
五月还乡(外二首)
在白洋淀
新诗集视点
诗集《独自摇滚》自序
方石英诗集《独自摇滚》短评选
方石英诗12首
新诗图文志
《诗歌与人》简介
《诗歌与人》:一个评委的诗人奖
《诗歌与人》(1999—2009)诗歌活动
媒体对《诗歌与人》的评价与介绍
诗人与诗评家的关注
理论卷
编者的话
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回顾与反思
奇迹没有发生
——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开幕词
在热闹与沉寂中蓄势
——新世纪诗坛印象
新世纪十年诗歌的总体趋向与反思
诗学研究
试论西方现代诗歌本质要素之革命性演变
洛夫研究
洛夫的意义……龙彼德
诗禅互动的审美效应
——论洛夫的禅诗
“被锯断的苦梨”:《石室之死亡》再解读
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选辑
诗歌张力的建构
——阿毛诗歌特质之探
一首首永远读不淡的诗
——读阿毛诗歌,片章感受
摇曳在诗歌中的爱情
——评阿毛诗歌
阿毛的远方
她仍穿着海蓝色的绸裙
——关于“变奏”与“坚持”对话阿毛
结识一位诗人
“这几乎使我失明的光……”
——读寒烟
简写寒烟
“心灵写作”的自我书写
“女性主义”是对女性善意而粗暴的贬损
——答诗人李双
诗论家研究
骆寒超先生文集出版感言
从大陆诗学到台港诗史
——古远清1980年代以来的诗学研究
新诗理论著作评介
一片别有所得的诗性天空
——评沈奇诗体诗话《无核之云》
诗体的狂欢
——评吕周聚等著《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多维透视》
新诗史料
艾青诗文拾零
读者·作者·编者
关于《论中国新诗中的“漫游者”视角》
一文中引诗失误的说明
诗探索.2010 第三辑,理论卷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