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提高关注:为什么要提高对昆虫—植物关系的关注度?
1.2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1.3 与农业的相关性
1.4 昆虫—植物研究所涉及的学科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植食性昆虫
2.1 寄主植物的专化性
2.2 被取食植物的范围和寄主植物的范围
2.3 植物各部分的特化
2.3.1 取食植物地上部分的昆虫
2.3.2 取食植物地下部分的昆虫
2.4 每种植物上昆虫的数目
2.5 植食性昆虫:它们是植物的分类学家?
2.6 寄主植物多于被取食植物
2.7 植物周围的微气候
2.8 昆虫对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的危害程度
2.9 植物对植食性昆虫所造损伤的补偿
2.10 结论
2.11 参考文献
第3章 植物结构:坚固的抗虫害防护
3.1 昆虫的取食系统
3.2 叶面
3.2.1 角质蜡层
3.2.2 毛状体
3.3 叶片韧性
3.3.1 上颚的磨损
3.3.2 C3植物与C4植物
3.4 互利共生关系中所包含的结构
3.5 植物虫瘿
3.6 植物的结构
3.7 结论
3.8 参考文献
第4章 植物化学:无穷无尽的变化
4.1 植物生物化学
4.1.1 植物的初生代谢物质
4.1.2 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质
4.2 生物碱
4.3 萜类化合物和类固醇
4.4 酚类化合物(酚醛树脂)
4.5 芥子油苷
4.6 生氰类化合物
4.7 叶表面的化学物质
4.8 植物的挥发物质
4.9 植物次生代谢物浓度
4.10 生产成本
4.11 区室作用
4.12 时间异质性
4.12.1 季节影响
4.12.2 昼夜影响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提高关注:为什么要提高对昆虫—植物关系的关注度?
1.2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1.3 与农业的相关性
1.4 昆虫—植物研究所涉及的学科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植食性昆虫
2.1 寄主植物的专化性
2.2 被取食植物的范围和寄主植物的范围
2.3 植物各部分的特化
2.3.1 取食植物地上部分的昆虫
2.3.2 取食植物地下部分的昆虫
2.4 每种植物上昆虫的数目
2.5 植食性昆虫:它们是植物的分类学家?
2.6 寄主植物多于被取食植物
2.7 植物周围的微气候
2.8 昆虫对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的危害程度
2.9 植物对植食性昆虫所造损伤的补偿
2.10 结论
2.11 参考文献
第3章 植物结构:坚固的抗虫害防护
3.1 昆虫的取食系统
3.2 叶面
3.2.1 角质蜡层
3.2.2 毛状体
3.3 叶片韧性
3.3.1 上颚的磨损
3.3.2 C3植物与C4植物
3.4 互利共生关系中所包含的结构
3.5 植物虫瘿
3.6 植物的结构
3.7 结论
3.8 参考文献
第4章 植物化学:无穷无尽的变化
4.1 植物生物化学
4.1.1 植物的初生代谢物质
4.1.2 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质
4.2 生物碱
4.3 萜类化合物和类固醇
4.4 酚类化合物(酚醛树脂)
4.5 芥子油苷
4.6 生氰类化合物
4.7 叶表面的化学物质
4.8 植物的挥发物质
4.9 植物次生代谢物浓度
4.10 生产成本
4.11 区室作用
4.12 时间异质性
4.12.1 季节影响
4.12.2 昼夜影响
【作者简介】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