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过程哲学

副标题:无

作   者:裴晓敏

分类号:

ISBN:978751305361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创造过程哲学》内容简介:本书以“创造技法”为切入点,以“创造过程”为主线,以传统和现代交融、中西方创造观贯通、科技与人文会通的“创学”思想为引领,综合分析国内外创造理论研究成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用比较与融合的途径,从创学视角分析和定位创造过程。研究过程中尝试克服传统的从创造主体、创造思维过程和创造成果等视角对创造过程进行割离式的微观或中观的定义范式,从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出发,提出集创造技法、创造认识与规律、创造价值取向与境界追求于一体的整体的、系统的创造过程理论。

目录


目 录

第1章 中西创造观与创学001

1.1 东西创造观的演进 | 001

1.2 东西方创造理论研究 | 006

1.3 中国创学的源与流 | 010

第2章 创造过程理论基础015

2.1 创造过程哲学的提出 | 015

2.2 创学视野下创造过程哲学理论 | 025

第3章 创造过程方法论的嬗变与反思034

3.1 前技法时代 | 035

3.2 “技法时代”对创造方法的认识 | 043

3.3 “后技法时代”的创造方法理论 | 049

3.4 对创造方法理论的哲学反思 | 055

3.5 无法而法: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造方法学 | 061

第4章 创造过程认识论追问074

4.1 以我观之:创造过程中的第二性问题 | 075

4.2 以物观之:创造过程中的*性问题 | 090

4.3 以道观之:*性问题与第二性问题的同一性 | 097

4.4 基于知识、面向人的创造实践 | 101

第5章 TRIZ创新过程认识辩证观109

5.1 TRIZ技术创新理论:一种辩证式的创新观 | 109

5.2 有限的原理可以解决无限的问题:普遍联系观点 | 111

5.3 技术系统的进化机制:矛盾对立与统一 | 113

5.4 技术进化的S曲线法则:量变质变规律 | 116

5.5 技术系统的进化方向:“否定之否定”规律 | 118

第6章 创造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境界追求121

6.1 西方技术创新价值追求——IFR | 121

6.2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创造价值观——道 | 127

6.3 “IFR”与“道”:创造价值向度上的天人共轭 | 131

6.4 天人合一:两种创造价值观融合 | 135

第7章 创造过程中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的有效互动145

7.1 创造价值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5

7.2 价值论、方法论、认识论由碎片化走向融合 | 148

7.3 创新境界观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 | 151

7.4 创造过程可控论:创造主体认识的升华和价值理性复归 | 155

第8章 创造过程实践观:知思行合一158

8.1 知本达至,自觉创造 | 158

8.2 知思行合一,达创造之道 | 162

第9章 创学理论建设思考与展望167

9.1 中国当今文化的现状 | 167

9.2 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 | 168

9.3 创学理论基础 | 172

9.4 创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 176

9.5 创学指导下的TRIZ理论本土化过程探索 | 185

9.6 创学未来研究展望 | 192

9.7 结束语 | 194

参考文献196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创造过程哲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