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内容的取舍基本上遵循了这个指导思想。也就是说,20世纪法国哲学家,只要他的哲学思想能归人意识哲学或概念哲学,或者与这两大阵营都有着密切关系,自然就成了我们写作的主要对象。毫无疑问,有相当一大批20世纪法国哲学家和思想家享有世界声誉,如布伦什维格、伊波利特、杨凯莱维奇、阿隆、韦伊、德波夫瓦、科热夫、科伊雷、巴塔耶、华尔、加缪、巴特、克里斯蒂娃、马塞尔、马里坦、吉尔松、布尔迪厄、莫兰(Edgar Morin)、巴迪乌(Alain Badiou)、马里翁(Jean-Luc Mar-ion)、南希(Jean—Luc Nancy)、费里(Luc Ferry)等,但出于《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框架的考虑,或者是出于他们的思想与哲学相关性程度的考虑,尤其是受到《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篇幅的限制,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只选取了18位哲学家和思想家。即使这18位哲学家,我们也只探讨了其大部分甚至部分思想。这可能有几种情况:我们未能予以讨论的那些思想,或者是我们所讨论的哲学思想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或者与我们的主题相关性不大,或者在本通史的其他卷中专门有论述。如萨特、梅洛一庞蒂、阿尔都塞、德里达等有关马克思思想的论述在《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中会有专门论述。
目录
目录
分卷序
导论 法国哲学的张力
一 从我思到概念
二 从意识主体到无意识结构
三 从连续的历史到间断的历史
四 法国哲学的法国特性
第一章 柏格森与意识哲学
第一节 从意识出发:意识的直接材料
一 心理事实
二 两种多样性
三 两种绵延(时间)与两种自我
第二节 从意识到世界:物质与记忆
一 世界与物象
二 物象、知觉与记忆
三 物质、身体与记忆
四 存在与时间
第三节 柏格森思想的逻辑入口:反对虚无
一 “虚无”与“存在”起源的奥秘
二 反对虚无
三 世界之奠基
第四节 直觉
一 “良知”与直觉
二 直觉与形而上学
第五节 生命与创造的进化
一 生命与存在
二 生命冲动
三 生命与创造
第六节 自由及其人类命运
一 自由之内涵
二 生命与自由
三 封闭与开放:人类自由与生命政治
第二章 萨特对意识哲学的阐发
第一节 意识无需先验自我
一 萨特与胡塞尔
二 意识的首要性
第二节 自为的存在
一 意识存在
二 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
第三节 为他人的存在
一 笛卡儿、康德、胡塞尔与海德格尔
二 我之为我的身体和为他人的身体
第四节 自由与责任
一 自由是人的存在的虚无
二 批判笛卡儿式自由
第五节 哪种人道主义
一 存在先于本质
二 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
第六节 欲望存在论:萨特与德勒兹
一 “欲望”存在论和存在的精神分析
二 德勒兹:“生成”、“欲望”与“表达”
第三章 梅洛-庞蒂与意识哲学的式微
第一节 结构与形式
一 导言
二 基于身体之上的形式和结构
第二节 身体图式与知觉综合
一 “身体图式”
二 “身体的综合”:感觉“相通”的“意义内核”
三 “表达”:“言说”的“肉体”
第三节 表达与身体构图
一 “可见”与“不可见”:“表达”的问题
二 “表达”何以可能:从身体“图式”到身体的“构图”
第四节 语言理论:梅洛-庞蒂与索绪尔
一 认同:区分原则
二 分歧:言语和语言,历时和共时
三 同质的语言存在
第四章 莱维纳斯对意识哲学的超越
第一节 不在世界中的他者
一 “世界”—形式
二 “无名之在”
三 “位”:“当下—这里”的“事件”
第二节 现象学还是反现象学
一 现象学主体的危机
二 伦理主体的诞生
三 对他者负责的主体
四 莱维纳斯不是现象学家
第三节 莱维纳斯与柏格森
一 “存在”与“不同于存在”:面对虚无或者死亡问题
二 内在与超越:表象的毁灭及其他
三 殊途同归:众生的意义
第四节 莱维纳斯与德勒兹
一 世界:“表层”还是“形式”
二 他者的“效应”:“知觉”与“时间性”
第五章 亨利与意识哲学的“物质化”
第一节 现象学基本原理之间的张力
一 两个方面的问题
二 马里翁的第四条原理
第二节 物质现象学
一 物质现象学与意向性现象学
二 意识之意向性特征与印象性特征
第三节 非意向性现象学
一 意向性理论不足以奠基现象学
二 未来现象学:生命现象学
第六章 卡瓦耶斯与概念哲学
第一节 卡瓦耶斯的概念哲学
一 数学认识是一切认识的基础
二 概念辩证法
三 概念哲学的传承
第二节 巴歇拉尔的新科学精神
一 批评柏格森绵延理论
二 新科学精神
三 科学精神的形成
第三节 康吉莱姆的生命概念
一 康吉莱姆与孔德
二 概念与生命
三 进步观念的衰落
第四节 塞尔的新的新科学精神
一 数学结构主义
二 新的新科学精神
第七章 结构主义与概念哲学的阐发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
一 无先验主体的康德主义
二 何谓进步与文明
三 孔德和萨特的错误
第二节 阿尔都塞的反人本主义
一 无中心的结构:弗洛伊德和拉康
二 反人本主义
三 无大写主体的历史
第三节 拉康的无意识主体理论
一 回到弗洛伊德
二 主体与能指
三 无意识与欲望
第四节 超越结构与历史的二元对立
一 从“自然”到“历史”
二 “结构”对“历史”的“超越”及其内在困境
三 时空游戏:超越历史和结构的二元对立
第八章 福柯与概念哲学的深化
第一节 癫狂与理性
一 癫狂:笛卡儿、福柯与德里达
二 理性与启蒙
三 福柯—哈贝马斯争论
第二节 知识型与人的消失
一 作为关系的知识型
二 人之死
三 知识型与结构
第三节 话语与间断性
一 观念史的虚假
二 话语史的真实
三 福柯—萨特争论
第四节 权力与辖治
一 权力如何实施
二 辖治活动
三 哲学国家
第五节 自身与他人
一 伦理主体的构建
二 从认识自身到关切自身
三 从关切自身到关切他人
第九章 德勒兹与概念哲学的拓展
第一节 概念的创造
一 改造:既非演绎,也非归纳
二 “彻底的经验主义”
第二节 差异与重复
一 对“表象”的批判
二 “重复”与“差异”:时间的三种综合
第三节 意义的逻辑:差异如何差异化
一 生成与事件
二 事件与虚因
第四节 感觉的逻辑——“感觉”:身体的“生成”实验
一 绘画中的“事件”
二 感觉:身体—意象
第五节 什么是哲学?“概念—人格”:概念的“生成”实验
一 概念—人格
二 构成“概念—人格”的差异要素
第十章 后现代主义与后概念哲学
第一节 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
一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二 后现代知识状况
三 后现代道德
第二节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
一 “物”的命运
二 “物”的“霸权”
三 《物体系》:作为“道具”的“收藏品”
四 《消费社会》:“身体”——“诱惑”的“表层”
五 《致命的策略》中的“双重化”:“重复”的维度
六 《完美的罪行》:“差异”的维度和“实时”的“罪行”
第十一章 德里达:对意识哲学和概念哲学的解构
第一节 声音现象学
一 “平行论”与“声音”
二 声音的现象学”何以可能
第二节 在场形而上学史
一 逻各斯中心主义
二 海德格尔的暧昧
第三节 解构的策略
一 索绪尔的张力
二 原初书写、延异、原初痕迹
三 卢梭的动摇
第四节 解构的解构
一 塞尔的抨击
二 解构的效力
第十二章 利科尔:对意识哲学和概念哲学的辩证综合
第一节 解释的冲突
一 把解释学嫁接在现象学上
二 语文学迂回
三 反思哲学的迂回
四 存在论根基
第二节 解释学的逻辑
一 海德格尔的反逻辑解释学
二 伽达默尔的反方法论解释学
三 解释学是否具有普遍性
第三节 自身的解释学
一 主体哲学的遗产
二 经由分析的反思之迂回
三 自身性与相同性的辩证法
四 自身性与相异性(他性)的辩证法
五 证明:自身解释学的确定性
展望
外文参考书目
中文参考书目
分卷序
导论 法国哲学的张力
一 从我思到概念
二 从意识主体到无意识结构
三 从连续的历史到间断的历史
四 法国哲学的法国特性
第一章 柏格森与意识哲学
第一节 从意识出发:意识的直接材料
一 心理事实
二 两种多样性
三 两种绵延(时间)与两种自我
第二节 从意识到世界:物质与记忆
一 世界与物象
二 物象、知觉与记忆
三 物质、身体与记忆
四 存在与时间
第三节 柏格森思想的逻辑入口:反对虚无
一 “虚无”与“存在”起源的奥秘
二 反对虚无
三 世界之奠基
第四节 直觉
一 “良知”与直觉
二 直觉与形而上学
第五节 生命与创造的进化
一 生命与存在
二 生命冲动
三 生命与创造
第六节 自由及其人类命运
一 自由之内涵
二 生命与自由
三 封闭与开放:人类自由与生命政治
第二章 萨特对意识哲学的阐发
第一节 意识无需先验自我
一 萨特与胡塞尔
二 意识的首要性
第二节 自为的存在
一 意识存在
二 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
第三节 为他人的存在
一 笛卡儿、康德、胡塞尔与海德格尔
二 我之为我的身体和为他人的身体
第四节 自由与责任
一 自由是人的存在的虚无
二 批判笛卡儿式自由
第五节 哪种人道主义
一 存在先于本质
二 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
第六节 欲望存在论:萨特与德勒兹
一 “欲望”存在论和存在的精神分析
二 德勒兹:“生成”、“欲望”与“表达”
第三章 梅洛-庞蒂与意识哲学的式微
第一节 结构与形式
一 导言
二 基于身体之上的形式和结构
第二节 身体图式与知觉综合
一 “身体图式”
二 “身体的综合”:感觉“相通”的“意义内核”
三 “表达”:“言说”的“肉体”
第三节 表达与身体构图
一 “可见”与“不可见”:“表达”的问题
二 “表达”何以可能:从身体“图式”到身体的“构图”
第四节 语言理论:梅洛-庞蒂与索绪尔
一 认同:区分原则
二 分歧:言语和语言,历时和共时
三 同质的语言存在
第四章 莱维纳斯对意识哲学的超越
第一节 不在世界中的他者
一 “世界”—形式
二 “无名之在”
三 “位”:“当下—这里”的“事件”
第二节 现象学还是反现象学
一 现象学主体的危机
二 伦理主体的诞生
三 对他者负责的主体
四 莱维纳斯不是现象学家
第三节 莱维纳斯与柏格森
一 “存在”与“不同于存在”:面对虚无或者死亡问题
二 内在与超越:表象的毁灭及其他
三 殊途同归:众生的意义
第四节 莱维纳斯与德勒兹
一 世界:“表层”还是“形式”
二 他者的“效应”:“知觉”与“时间性”
第五章 亨利与意识哲学的“物质化”
第一节 现象学基本原理之间的张力
一 两个方面的问题
二 马里翁的第四条原理
第二节 物质现象学
一 物质现象学与意向性现象学
二 意识之意向性特征与印象性特征
第三节 非意向性现象学
一 意向性理论不足以奠基现象学
二 未来现象学:生命现象学
第六章 卡瓦耶斯与概念哲学
第一节 卡瓦耶斯的概念哲学
一 数学认识是一切认识的基础
二 概念辩证法
三 概念哲学的传承
第二节 巴歇拉尔的新科学精神
一 批评柏格森绵延理论
二 新科学精神
三 科学精神的形成
第三节 康吉莱姆的生命概念
一 康吉莱姆与孔德
二 概念与生命
三 进步观念的衰落
第四节 塞尔的新的新科学精神
一 数学结构主义
二 新的新科学精神
第七章 结构主义与概念哲学的阐发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
一 无先验主体的康德主义
二 何谓进步与文明
三 孔德和萨特的错误
第二节 阿尔都塞的反人本主义
一 无中心的结构:弗洛伊德和拉康
二 反人本主义
三 无大写主体的历史
第三节 拉康的无意识主体理论
一 回到弗洛伊德
二 主体与能指
三 无意识与欲望
第四节 超越结构与历史的二元对立
一 从“自然”到“历史”
二 “结构”对“历史”的“超越”及其内在困境
三 时空游戏:超越历史和结构的二元对立
第八章 福柯与概念哲学的深化
第一节 癫狂与理性
一 癫狂:笛卡儿、福柯与德里达
二 理性与启蒙
三 福柯—哈贝马斯争论
第二节 知识型与人的消失
一 作为关系的知识型
二 人之死
三 知识型与结构
第三节 话语与间断性
一 观念史的虚假
二 话语史的真实
三 福柯—萨特争论
第四节 权力与辖治
一 权力如何实施
二 辖治活动
三 哲学国家
第五节 自身与他人
一 伦理主体的构建
二 从认识自身到关切自身
三 从关切自身到关切他人
第九章 德勒兹与概念哲学的拓展
第一节 概念的创造
一 改造:既非演绎,也非归纳
二 “彻底的经验主义”
第二节 差异与重复
一 对“表象”的批判
二 “重复”与“差异”:时间的三种综合
第三节 意义的逻辑:差异如何差异化
一 生成与事件
二 事件与虚因
第四节 感觉的逻辑——“感觉”:身体的“生成”实验
一 绘画中的“事件”
二 感觉:身体—意象
第五节 什么是哲学?“概念—人格”:概念的“生成”实验
一 概念—人格
二 构成“概念—人格”的差异要素
第十章 后现代主义与后概念哲学
第一节 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
一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二 后现代知识状况
三 后现代道德
第二节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
一 “物”的命运
二 “物”的“霸权”
三 《物体系》:作为“道具”的“收藏品”
四 《消费社会》:“身体”——“诱惑”的“表层”
五 《致命的策略》中的“双重化”:“重复”的维度
六 《完美的罪行》:“差异”的维度和“实时”的“罪行”
第十一章 德里达:对意识哲学和概念哲学的解构
第一节 声音现象学
一 “平行论”与“声音”
二 声音的现象学”何以可能
第二节 在场形而上学史
一 逻各斯中心主义
二 海德格尔的暧昧
第三节 解构的策略
一 索绪尔的张力
二 原初书写、延异、原初痕迹
三 卢梭的动摇
第四节 解构的解构
一 塞尔的抨击
二 解构的效力
第十二章 利科尔:对意识哲学和概念哲学的辩证综合
第一节 解释的冲突
一 把解释学嫁接在现象学上
二 语文学迂回
三 反思哲学的迂回
四 存在论根基
第二节 解释学的逻辑
一 海德格尔的反逻辑解释学
二 伽达默尔的反方法论解释学
三 解释学是否具有普遍性
第三节 自身的解释学
一 主体哲学的遗产
二 经由分析的反思之迂回
三 自身性与相同性的辩证法
四 自身性与相异性(他性)的辩证法
五 证明:自身解释学的确定性
展望
外文参考书目
中文参考书目
French philosophy in 20th century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