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根据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对放射物理与防护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特别是考虑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我们对首版教材进行了重新修订。较之首版教材,本轮教材在以下方面进行了调整与修订: 1.为便于学生掌握知识重点,在每章开始都明确了学习目标,在每章结尾对本章知识进行小结,并列出部分思考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知识。 2.将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后续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时更有兴趣,同时也能够使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更好衔接。如第一章中在介绍了原子结构及核结构后,增加一节磁共振医学应用。第二章中增加了核医学中放射性核素生产制备及核医学临床应用两节内容。第五章中增加X线的临床应用一节,通过讲解X线的临床应用使学生理解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与X线成像的关系。 3.考虑当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要求的提高,在第七章放射线的测量一章中增加了第四节医用诊断X线检查技术的辐射剂量学评价,重点介绍开展医学影像技术剂量学评价,及所涉及的有关辐射量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引发学生开展医学影像技术临床科研兴趣,为今后开展临床研究做基础铺垫。 4.将2002年以来国家新近颁布的有关放射防护标准、法规,以及国际相关机构发表的关于医疗照射的辐射防护概念进行了更新。 5.考虑到放射物理与防护课程是学生人校后所接触的首门与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为加深其对X线了解,增加X线特性的验证实验一项。 本教材建议教学54学时,理论授课44学时,实验教学10学时。 本教材在卫生部教材办公室规划基础上,2006年又被教育部确定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录
第一章 物质的结构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二节 原子核结构
第三节 磁共振
第四节 磁共振现象的医学应用
第二章 核转变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衰变类型
第二节 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第三节 医用放射性核素的生产与制备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的临床应用
第三章 X线的产生
第一节 X线的发现
第二节 X线的本质与特性
第三节 X线的产生条件及装置
第四节 X线的产生原理
第五节 X线的量与质
第六节 X线的产生效率
第七节 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第四章 X(或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
第三节 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过程
第四节 各种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
第五章 X(或γ)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第一节 单能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第二节 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第三节 诊断放射学中X线的衰减
第四节 X线的临床应用
第六章 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
第七章 放射线的测量
第八章 放射治疗剂量学
第九章 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第十章 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
第十一章 放射线的屏蔽防护
第十二章 医疗照射的辐射防护
第十三章 医疗照射的辐射防护管理
实验一 X线特性的验证
实验二 X线半价层的测量
实验三 X线机输出量的测量
实验四 透视X线机防护区照射量率的测量
实验五 X线屏蔽材料铅当量的测量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二节 原子核结构
第三节 磁共振
第四节 磁共振现象的医学应用
第二章 核转变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衰变类型
第二节 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第三节 医用放射性核素的生产与制备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的临床应用
第三章 X线的产生
第一节 X线的发现
第二节 X线的本质与特性
第三节 X线的产生条件及装置
第四节 X线的产生原理
第五节 X线的量与质
第六节 X线的产生效率
第七节 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第四章 X(或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
第三节 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过程
第四节 各种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
第五章 X(或γ)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第一节 单能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第二节 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第三节 诊断放射学中X线的衰减
第四节 X线的临床应用
第六章 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
第七章 放射线的测量
第八章 放射治疗剂量学
第九章 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第十章 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
第十一章 放射线的屏蔽防护
第十二章 医疗照射的辐射防护
第十三章 医疗照射的辐射防护管理
实验一 X线特性的验证
实验二 X线半价层的测量
实验三 X线机输出量的测量
实验四 透视X线机防护区照射量率的测量
实验五 X线屏蔽材料铅当量的测量
放射物理与防护(第2版)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