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理学

副标题:无

作   者:周晓光著

分类号:

ISBN:978721202573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新安理学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一、南宋形成时期。二、宋元之交与元代的发展时期。三、元明之际与明代的盛极复衰时期。四、清代终结时期。    新安理学自南宋以后600多年的演变过程,正是12世纪以后中国哲学史和学术思想史的缩写。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对明清徽州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因此,我们相信,有关新安理学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而具体地把握和分析中国学术思想史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理解徽州及徽州文化。    本书重在考察新安理学自南宋以后历经元、明、清600多年的源流与演变,同时也关注了新安理学对徽州社会及徽学其他领域的影响。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章 新安理学概说
第一节 新安理学成派之说的由来
第二节 新安理学主要代表人物及发展阶段
第三节 新安理学长期兴盛的原因
第二章 新安理学的形成
第一节 宋室南渡后的新安
一 汉文化重心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进一步转移
二 大族入迁与新安文化的发展
三 地方政府之文教政策
四 从“武劲”到“文雅”的风尚变迁
第二节 理学从“关洛”到新安
一 朱熹与婺源朱氏家族
二 朱熹与新安学术
三 新安理学之学术渊源
第三节 南宋新安理学的特点
一 朱子学在学派中的中心地位
二 “养性”与“入世”的和谐统一
三 攘斥佛老的心态和行为
第四节 程大昌及其理学思想
一 三朝经世名臣
二 学术思想的特色
三 在新安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五节 南宋新安其他著名理学家
一 吴儆的学术思想
二 朱熹师友及其学术思想
三 朱熹门人及其学术
第三章 新安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 朱熹之后的理学发展趋向
第二节 元代新安理学家的学术活动
一 维护朱子学的纯洁性
二 讲学授徒 著书立说
第三节 元代新安理学家的政治态度
第四节 元代新安著名理学家及其学术
第四章 新安理学之盛极复衰
第一节 明代前期的新安理学
一 “求真是之归”的治经指导思想
二 由元入明新安理学三大家之拯衰起微
三 明前期的其他新安理学名儒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的新安理学
一 程曈及其《新安学系录》
二 程敏政及其学术思想
三 明中后期的其他新安理学名儒
四 明代中后期“心学”在徽州的影响
第五章 新安理学向皖派经学的转变
第一节 新安理学终结的外因和内因
一 清初学术从“宋学”到“汉学”的变化
二 新安理学阵容的萎缩和分化
第二节 新安理学的殿军——江永和程瑶田
第三节 戴震及其皖派经学的创立——新安理学的终结
第四节 新安理学的馀绪——绩溪礼学“三胡”
第六章 新安理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
第七章 新安理学与徽州社会
第一节 理学与徽州宗族社会
第二节 理学与徽州商人文化
一 理学与徽商的经营理念
二 理学与徽商的价值取向
三 理学与徽州商人人格
第三节 理学与徽州女性“节烈”之风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徽州文化全书》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新安理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