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思想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张立文著

分类号:

ISBN:978701007375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是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的。但只有学习以往的哲学,才能锻炼和发展这种能力。因此,总结某一逻辑结构的理论思维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有益于这种锻炼,并在总结理论思维过程中,从纵的、横的和纵横结合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便揭示人类思维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性,即规律性。这是我们研究古代哲学思想的目的之一。 宋代哲学思潮是在中国儒、释、道思想有深刻发展的广阔土壤上脱颖而出的,是在各种文化思想既相对相斥而又相补相济的和合中前进的,因此,宋代思想呈现出五彩缤纷、欣欣向荣的气象。“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拿来形容思想界的情况,也是贴切的。在各种学派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中,朱陆两派就其思想特点和深刻性来说,都比较突出。朱熹的理本、格物穷理、居敬涵养与陆九渊的立心、易简工夫、向内遣外等,作为两种相对待而又相互补的思想,协调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理想和情趣,交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心理。更多>>

目录

目录
修订本序
前言
第一章 心学的产生
一、 宋明理学的发端
二、 程颢与程颐之分野
三、 陆九渊之承接
第二章 陆九渊的家世、心学和著作
一、 家世
二、 走向心学之路
(一) 科举求仕和心学的选择
(二) 从政和心学本体论的建构
三、 著作
第三章 社会政治思想
一、 “民本”与“君权”
(一) “民本”说
(二) “君权”说
二、 吏与官
(一) 吏说
(二) 官说
三、 弊端与变法
(一) 弊端
(二) 变法
四、 科举与人才
(一) 科举
(二) 人才
第四章 哲学的逻辑结构
一、 从“心”经“物”到“心”的逻辑结构
二、 “心”、“理”和“道”
(一) “心”论
(二) “理”论
(三) “道”论
三、 “心”与“理”,“心”与“道”
(一) “心”与“理”
(二) “心”与“道”
四、 “心”与“物”
(一) 由“心”至“物”
(二) 由“物”至“心”
五、 理论思维的启迪
第五章 一二、动静学说
一、 “一”与“二”
(一) 何谓“一”与“二”
(二) “一”与“二”的关系
二 “动”与“静”
(一) “动静”是一种必然
(二) “动静”的相联互渗
(三) “心”与“动静”之连接
三、 “变化”与“日新”
(一) “变化”
(二) “日新”
四、 “三极”论
第六章 格致、知行学说
一、 认知对象和方法
(一) 认知对象
(二) 认知方法
二 “格物”与“致知”
(一) “格物”论
(二) “致知”论
三、 “知”与“行”
(一) 何谓“知”、“行”
(二) “知先行后”说
四、 “存养”与“剥落”
第七章 陆九渊与朱熹思想异同之辨
一、 朱陆论争的由来和发展
(一) “道统”正宗之争
(二) 思想来源之辨
二、 鹅湖“为学之方”的论争
(一) 鹅湖之会
(二) “易简”与“支离”
(三) “尊德性”与“道问学”
三、 “无极”与“太极”、“道”与“器”之辨
(一) “无极”与“太极”
(二) “道”与“器”
(三) “极”的字义之争
四、 朱陆之禅学辨
第八章 性和人的学说
一、 何谓“性”
(一) 对以往诸家“性”论的评论
(二) “性”的规定
二、 “善恶”论
(一) 人性“善恶”论的演变
(二) “心善”论
(三) “资禀”与“渐习”
(四) “善”与“恶”的关系
三、 “人为贵”论
(一) 贵者“自有”、“自知”
(二) “为人自当尽人道”
(三) “天”“人”同“道”
第九章 “义利”、“理欲”、“仁诚”的学说
一、 “义”与“利”
(一) 以往诸家的“义利之辨”
(二) “辨志”
(三) “义”与“利”之辨
二 “天理”与“人欲”
(一) 何谓“天理”、“人欲”
(二) “道”与“欲”的关系
(三) “天理”与“人欲”之辨
(四) “道心”与“人心”之辨
三、 “仁”、“诚”、“中”说
(一) “仁”说
(二) “诚”论
(三) “中”论
第十章 “直立”、“道势”和“三代”理想论
一、 人的“直立”说
(一) 以往诸家的人类起源说
(二) 人为“直立”说
二、 “道”与“势”
(一) “势”之演变
(二) “道”“势”关系论
三、 “三代”理想论
(一) “上古”、“中古”、“后世”说
(二) “三代”理想论
第十一章 “明理”、“知道”的教育思想
一、 “明理”的教育目的
二、 “小学”、“大学”的教育内容和教本
(一) “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
(二) 教本
三、 为学的方法
(一) 循序渐进
(二) 熟读精思
(三) 忠于原意
(四) 勇于存疑
(五) 辩论有进
(六) 实事实学
第十二章 陆九渊哲学精神和影响
一、 “心即理”与“性即理”
二 “正宗”与“继别为宗”
三、 环节与“模型”
四、 传播与影响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陆九渊思想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