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

副标题:无

作   者:于根元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1004782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应用语言学是中国现代 语言学发展的动力 林焘 40年代初我刚刚接触语言学的时候,就听说有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之分,当时的认识是十分模糊的,理论语言学自然是研究理论的,至于应用语言学的应用指的是什么,研究的是哪些内容,并不甚了然。近20年来,随着语言学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应用语言学研究受到语言学界普遍重视,所包含的内容也就逐渐明确。我对应用语言学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至今仍旧可以说是一个外行,但只就我的粗浅认识来看,应用语言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能够紧密结合社会现实,为现实生活服务。如果这样的理解不算错误,那么,近百年来中国语言学能摆脱传统的文字、音韵、训诂的羁绊迅速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最主要的动力可能就是应用语言学。 传统的文字、音韵、训诂也有它的应用目的,那就是解字通经,研究目的是面向过去的。19世纪末,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出版,引进西方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把汉语语法研究从训诂学中独立出来,这对以文字、音韵、训诂为主流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是一次有力的冲击,但是《马氏文通》研究的对象只局限于先秦两汉的典范古文,仍旧是面向过去的。就在,《马氏文通》出版的同时,在西方拼音文字和日本假名的影响下,切音字运动正在中国南方蓬勃兴起。切音字运动是完全为社会现实生活服务的,产生后不久就迅速向北方扩展,为注音字母的制定和国语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注音字母和国语运动在全国推行是中国语言学从面向过去转变为面向社会现实的重要转折,是中国应用语言学的先驱,它的深远意义在于引发了中国语言学研究方向的根本改 变。为适应注音字母和国语运动的需要,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语言学家开始把目光转向现代,出版了好几本研究国语发音的著作,并且开始组织人力编纂国语辞典,影响最大的是黎锦熙的 《新著国语文法》(1924),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白话文语法并形成完整的语法体系的著作,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具有开拓性的作用。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纂的《国语辞典》彻底摆脱了从《说文解字》到《康熙字典》的旧框架,到1945年出齐八册,是中国第一部面向现代的新型辞典,为现代辞典编纂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语言学为社会服务的目的更加明确。应用语言学的作用更加突出。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传播语法知识,指导语言的应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大大推动了汉语语法研究。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两个会议讨论的都是应用语言学的内容。会议通过的《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和确定的“普通话”内容,以及会后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拟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实施的《汉语拼音方案》,都是影响到全国人民文化生活的大事。为了促进汉语规范化,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1956年起开始编纂《现代汉语词典》,吕叔湘、丁声树先后任主编,几经修订,1978年正式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规范性词典,得到国内外广泛好评。为了配合普通话的推广,五六十年代在全国展开了汉语方言普查工作,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方言研究人才,为近年来汉语方言研究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应用语言学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在五六十年代已经十分明显。 近20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中国语言学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个十分突出的变化就是出现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用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新型学 科,这些新型学科大都和应用语言学有密切关系,甚至本身就是应用语言学的内容。这说明应用语言学在中国已经发展成熟。在这些新型学科中,计算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在发展速度上无疑将会处于领先地位,将可能是中国语言学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影响到所有学科的研究工作,在语言学方面,形成了计算语言学这门新型学科,言语工程技术成为热门课题。经过20年的努力,汉语语音识别与合成、汉语自然语言理解、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语料库的建设、现代汉字字频统计、现代汉语词频和句型频度统计等方面的研究都已经取得相当可喜的成果,有的已经接近于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项目都属于应用语言学的内容,大部分是工程技术专家和语言学家密切合作完成的。最值得重视的是一些言语工程技术专家在和语言学家合作研究过程中也加入到汉语研究的行列,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大大拓宽了中国语言学研究的视野。我们需要有更多精通汉语研究的计算语言学家,更需要培养一批精通计算语言学的新型语言学家,他们将成为推动中国语言学前进的主力,中国语言学在这些新型语言学家的推动下,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会产生一次质的飞跃。 过去,对外汉语教学曾被一些人讥为“小儿科”教学,近20年来“异军突起”,一跃成为语言学领域中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新型学科。这自然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密切相关,20年来,留学生的人数猛增,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成倍增长,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终于为中国语言学领域增加了一门充满朝气的新学科。吕叔湘先生从50年代初起就不止一次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是带动汉语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几十年来这支力量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片面强调对外汉语教学的政治作用,近年来又过分重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始终没有把教学和科研放在首要地位,放在中国语言学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的科研来解决,其中有一些可能成为汉语研究的新突破点。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目前的语音研究并不能解决外国朋友说话洋腔洋调问题,我们目前的语法研究并不能向外国朋友说清楚“了”的用法,这说明我们过去的研究不够全面,不够精密,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语用分析。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学科,必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方位的研究,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中国语言学的发展,提高中国语言学的研究水平。 在这世纪之交,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新技术革命,推动这场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就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就语言学来说,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就是计算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对语言学各个领域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会在国际上形成所谓“汉语热”现象,我们的教学和科研都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汉语热”现象的到来。面对客观形势如此迅速的发展,应用语言学所肩负的任务显然更加繁重。前景也更加广阔。在这个关键时期,北京广播学院成立了应用语言学系,这是非常有远见的决定,希望应用语言学系的成立不仅能够培养出应用语言学方面的专门人才,而且能够成为推动中国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动力。 ……

目录

在北京广播学院应用语言学系揭牌仪式和应用语言学 <br>
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许嘉璐 <br>
第四次应用语言学学术讨论会纪要 红 岩 <br>
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内容 李如龙 <br>
研究应用语言学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于根元 <br>
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学科定位 <br>
——迎接语言应用研究新世纪 萧国政 <br>
应用语言学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动力 林 焘 <br>
应用语言学和语言文字规范化 胡明扬 <br>
从学科设置与教材编写看中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 郭龙生 <br>
关于编写应用语言学系列教材的几个问题 陈章太 <br>
《应用语言学教程》大纲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邢 欣 <br>
小学生字典编纂述评 周洪波 <br>
简缩手法和简缩词语 刘一玲 <br>
同素族词语与语素义义项的归纳 胡中文 <br>
汉语规范型词典编写的历史和面临的问题 晁继周 <br>
语文辞书中语词轻重两读的标注 李志江 <br>
同形词与多义词的区分及其对词典编纂的影响 苏新春 <br>
印刷行楷字形规范研究 李青梅 张书岩 <br>
语言应用研究视野中的文字应用研究 易洪川 <br>
汉字误写误读现象札记 郭熙 <br>
新世纪语言文字规范的思考与探索 袁国霏 王建华 <br>
关于语言规范化原则的确立 施春宏 <br>
语言规划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苏金智 <br>
国共两党少数民族语言政策与实践(1927—1949) <br>
周庆生 <br>
论语言传播的三重空间 张颂 <br>
广播电视语言研究之“本体”观 <br>
——以提问艺术探讨为例 吴为章 <br>
电视专题声画语言结构的基本类型 李佐丰 <br>
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的思考 吴郁 <br>
从凤凰卫视的《非常男女》节目看台湾“国语” <br>
赵雪 <br>
语体、文体、风格辨 袁晖 <br>
北京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曹志耘 张世方 <br>
关联理论与敲门问答中的答话形式 储泽祥 <br>
新词语的“隐退” <br>
——一种值得关注的语言变异现象 王铁昆 <br>
有声广告中范围副词的出现频率及条件 王金鑫 <br>
从差异化看广告播音声音形象的选择 曾志华 <br>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