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over.yuntu.io/69/62/9787115263858.jpg)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数控编程技能培训:PowerMILL(中文版)》以企业一线生产的模具为实例,全面介绍了应用PowerMILL 9.0版本进行电极设计和数控编程加工的全过程。书中首先介绍了PowerMILL的基本操作,然后通过水泵模具型腔电极设计、水泵模具型芯电极设计、汽车零件模具电极设计、汽车零件模具滑块电极设计、汽车零件模具型芯电极加工、水泵模具型腔加工、水泵模具型芯加工、汽车零件模具型腔加工、汽车零件模具型芯加工和汽车零件模具滑块加工这10个典型的模具实例,帮助读者掌握使用PowerMILL进行电极设计和数控编程加工的基本操作方法及设计加工技巧。
《数控编程技能培训:PowerMILL(中文版)》以企业从接受任务到一线工程师进行电极设计和数控编程加工的流程为编写思路,由浅入深,选例典型,针对性强,其目的一是使读者能更容易地理解《数控编程技能培训:PowerMILL(中文版)》的内容,二是希望读者学完后能随时到企业工作,做到零距离就业。另外《数控编程技能培训:PowerMILL(中文版)》也是以国家职业标准的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要求进行编写的,内容由浅入深,读者学完《数控编程技能培训:PowerMILL(中文版)》并掌握其内容后可以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高级水平。
《数控编程技能培训:PowerMILL(中文版)》适合从事模具生产制造的工程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各类学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及考证培训指导用书。
为了方便读者学习,《数控编程技能培训:PowerMILL(中文版)》的随书光盘中收录了所有的任务文件、结果文件及动画教学文件,并配有全程语音讲解,读者可以参考使用。
目录
《数控编程技能培训—powermill中文版》
第1章 powermill基本操作简介 1
1.1 powermill快速入门知识 2
1.1.1 powermill的应用 2
1.1.2 powermill的操作界面 4
1.1.3 powermill的基本操作 5
1.1.4 powermill的文件管理 10
1.2 电极(铜公)设计基础 11
1.2.1 电极应用 11
1.2.2 电极材料 12
1.2.3 电极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15
1.2.4 电极分类 16
1.2.5 电极设计要点 17
1.3 cam编程基础 18
1.3.1 数控编程的概念与方法 18
1.3.2 cam编程的内容与步骤 19
1.3.3 数控编程加工刀具的选择 20
1.3.4 数控编程切削用量和进给量的确定 22
1.3.5 深度分析 22
第2章 水泵模具型腔电极设计 24
.2.1 设计任务 25
2.2 设计要点 25
2.3 设计思路剖析 25
2.4 提取放电面 26
2.4.1 确定坐标系 26
2.4.2 转换模型至电极编辑状态 27
2.5 作辅助线 27
2.6 编辑放电面 28
2.7 创建碰数基准面 29
2.8 创建电极火花图纸 30
2.9 设计总结 30
2.10 综合练习 31
第3章 水泵模具型芯电极设计 32
3.1 设计任务 33
3.2 设计要点 33
3.3 设计思路剖析 33
3.4 提取放电面 34
3.4.1 确定坐标系 34
3.4.2 转换模型至电极编辑状态 35
3.5 设计电极1 35
3.5.1 作辅助线 35
3.5.2 编辑放电面 36
3.5.3 创建碰数基准面 36
3.6 设计电极2 37
3.6.1 编辑放电面 37
3.6.2 创建碰数基准面 38
3.7 设计总结 40
3.8 综合练习 40
第4章 汽车零件模具电极设计 41
4.1 设计任务 42
4.2 设计要点 42
4.3 设计思路剖析 42
4.4 提取放电面 43
4.4.1 确定坐标系 43
4.4.2 补面 44
4.4.3 转换模型至电极编辑状态 45
4.5 编辑放电面 45
4.6 创建碰数基准面 46
4.7 创建电极火花图纸 47
4.8 设计总结 48
4.9 综合练习 48
第5章 汽车零件模具滑块电极设计 49
5.1 设计任务 50
5.2 设计要点 50
5.3 设计思路剖析 50
5.4 提取放电面 51
5.4.1 确定坐标系 51
5.4.2 转换模型至电极编辑状态 52
5.5 设计电极1 52
5.5.1 作辅助线 52
5.5.2 编辑放电面 53
5.5.3 创建碰数基准面 55
5.6 设计电极2 56
5.6.1 作辅助线 56
5.6.2 编辑放电面 57
5.6.3 创建碰数基准面 58
5.6.4 创建电极火花图纸 59
5.7 设计电极3 60
5.7.1 使用用户坐标p1产生电极 60
5.7.2 作辅助线 61
5.7.3 编辑放电面 61
5.7.4 创建碰数基准面 62
5.7.5 创建电极火花图纸 63
5.8 设计总结 64
5.9 综合练习 64
第6章 汽车零件模具型芯电极加工 65
6.1 加工任务 66
6.2 加工要点 66
6.3 加工思路剖析 66
6.4 加工过程 68
6.4.1 粗加工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合金立铣刀) 68
6.4.2 粗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20合金立铣刀) 69
6.4.3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69
6.4.4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4合金立铣刀) 70
6.4.5 精加工——最佳等高精加工(φ6r3合金球刀) 71
6.4.6 参考精加工——最佳等高精加工(φ3r1.5合金球刀) 72
6.4.7 精底角——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74
6.4.8 光精基准座平面——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74
6.4.9 光精基准座周边——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合金立铣刀) 75
6.5 加工总结 76
6.6 综合练习 76
第7章 水泵模具型腔加工 77
7.1 加工任务 78
7.2 加工要点 78
7.3 加工思路剖析 78
7.4 热处理前加工 78
7.4.1 确定坐标系 78
7.4.2 设置安全高度 79
7.4.3 分析模型 79
7.4.4 补面 80
7.4.5 粗加工——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81
7.4.6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83
7.4.7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84
7.4.8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85
7.4.9 生成nc程序 86
7.4.10 仿真加工 87
7.4.11 生成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87
7.5 热处理后加工 88
7.5.1 分析模型 88
7.5.2 输入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88
7.5.3 补面 89
7.5.4 设置安全高度 90
7.5.5 平坦面加工——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90
7.5.6 辅助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91
7.5.7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92
7.5.8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93
7.5.9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4合金立铣刀) 94
7.5.10 参考刀路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合金立铣刀) 95
7.5.11 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96
7.5.12 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96
7.5.13 精加工 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合金立铣刀) 97
7.5.14 精加工3——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 98
7.5.15 精加工4——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 99
7.5.16 精加工5——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0.5合金圆角刀) 100
7.5.17 精加工6——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0.5合金圆角刀) 101
7.5.18 精加工7——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0.5合金圆角刀) 102
7.5.19 精加工8——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0.5合金圆角刀) 102
7.5.20 精加工9——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0.5合金圆角刀) 104
7.5.21 精加工10——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4r0.5合金圆角刀) 104
7.5.22 精加工1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合金立铣刀) 105
7.5.23 精加工1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06
7.5.24 生成nc程序 107
7.5.25 仿真加工 108
7.6 加工总结 108
7.7 综合练习 108
第8章 水泵模具型芯加工 109
8.1 加工任务 110
8.2 加工要点 110
8.3 加工思路剖析 110
8.4 热处理前加工 110
8.4.1 确定坐标系 110
8.4.2 设置安全高度 111
8.4.3 分析模型 111
8.4.4 粗加工——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3r6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12
8.4.5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14
8.4.6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115
8.4.7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116
8.4.8 生成nc程序 117
8.4.9 仿真加工 118
8.4.10 生成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119
8.5 热处理后加工 120
8.5.1 分析模型 120
8.5.2 输入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120
8.5.3 补面 120
8.5.4 设置安全高度 123
8.5.5 参考残留模型——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23
8.5.6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 合金立铣刀) 124
8.5.7 辅助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25
8.5.8 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26
8.5.9 平坦面加工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27
8.5.10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128
8.5.11 精加工1——最佳等高精加工(φ6r3合金球刀) 130
8.5.12 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r3合金立铣刀) 131
8.5.13 平坦面加工——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r3合金球刀) 132
8.5.14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合金立铣刀) 133
8.5.15 参考刀路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合金立铣刀) 134
8.5.16 精加工3——最佳等高精加工(φ3r1.5合金球刀) 135
8.5.17 精加工4——自动清角精加工铣削加工(φ3r1.5合金球刀) 137
8.5.18 精加工5——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r0.5合金圆角刀) 138
8.5.19 精加工6——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r0.5合金圆角刀) 139
8.5.20 精光平面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r0.5合金圆角刀) 140
8.5.21 精光平面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r0.5合金圆角刀) 141
8.5.22 精加工7——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2r0.3 合金圆角刀) 142
8.5.23 精光平面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r0.3合金圆角刀) 143
8.5.24 精加工8——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44
8.5.25 精加工9——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45
8.5.26 精加工10——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46
8.5.27 精加工1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47
8.5.28 精光平面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48
8.5.29 精光平面5——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49
8.5.30 精光平面6——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49
8.5.31 精加工1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r3合金球刀) 150
8.5.32 精加工1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r3合金球刀) 151
8.5.33 生成nc程序 152
8.5.34 仿真加工 153
8.6 加工总结 153
8.7 综合练习 154
第9章 汽车零件模具型腔加工 155
9.1 加工任务 156
9.2 加工要点 156
9.3 加工思路剖析 156
9.4 热处理前加工 156
9.4.1 确定坐标系 156
9.4.2 设置安全高度 157
9.4.3 分析模型 157
9.4.4 补面 158
9.4.5 粗加工——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3r6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58
9.4.6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160
9.4.7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61
9.4.8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162
9.4.9 生成nc程序 163
9.4.10 仿真加工 164
9.4.11 生成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164
9.5 热处理后加工 165
9.5.1 分析模型 165
9.5.2 补面 166
9.5.3 输入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166
9.5.4 设置安全高度 166
9.5.5 参考残留模型——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3r6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66
9.5.6 辅助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3r6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68
9.5.7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168
9.5.8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69
9.5.9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170
9.5.10 参考刀路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合金立铣刀) 171
9.5.11 半精加工1——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16r8机夹式球头型立铣刀) 172
9.5.12 半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r5合金球刀) 174
9.5.13 半精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75
9.5.14 半精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r4合金球刀) 176
9.5.15 半精加工5——自动清角精加工铣削加工(φ3r1.5合金球刀) 177
9.5.16 精光平面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79
9.5.17 精加工1——二维轮廓区域清除(φ12合金立铣刀) 180
9.5.18 精加工2——最佳等高精加工(φ10r5合金球刀) 182
9.5.19 精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r0.5合金圆角刀) 183
9.5.20 精光平面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r0.5合金圆角刀) 184
9.5.21 精加工4——最佳等高精加工(φ8r4合金球刀) 185
9.5.22 精加工5——自动清角精加工铣削加工(φ3r1.5合金球刀) 186
9.5.23 生成nc程序 188
9.5.24 仿真加工 189
9.6 加工总结 189
9.7 综合练习 189
第10章 汽车零件模具型芯加工 190
10.1 加工任务 191
10.2 加工要点 191
10.3 加工思路剖析 191
10.4 热处理前加工 191
10.4.1 确定坐标系 191
10.4.2 设置安全高度 192
10.4.3 分析模型 193
10.4.4 补面 193
10.4.5 粗铣外型——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95
10.4.6 粗加工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96
10.4.7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2合金立铣刀) 197
10.4.8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198
10.4.9 粗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6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199
10.4.10 生成nc程序 200
10.4.11 仿真加工 201
10.4.12 生成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201
10.5 热处理后加工 202
10.5.1 分析模型 202
10.5.2 补面 202
10.5.3 输入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204
10.5.4 设置安全高度 204
10.5.5 粗铣外型——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04
10.5.6 参考残留模型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05
10.5.7 辅助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06
10.5.8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6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07
10.5.9 粗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6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08
10.5.10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209
10.5.11 参考残留模型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210
10.5.12 粗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刀长31mm) 211
10.5.13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刀长31mm) 212
10.5.14 粗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刀长52mm) 213
10.5.15 粗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5合金立铣刀) 214
10.5.16 参考刀路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4合金立铣刀) 215
10.5.17 参考刀路5——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合金立铣刀) 217
10.5.18 半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18
10.5.19 半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218
10.5.20 半精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219
10.5.21 半精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5合金立铣刀) 220
10.5.22 半精加工5——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合金立铣刀) 221
10.5.23 半精加工6——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2合金立铣刀) 222
10.5.24 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24
10.5.25 精加工2——最佳等高精加工(φ10r5合金球刀) 224
10.5.26 精加工3——平行平坦面精加工(φ10r0.5合金圆角刀) 226
10.5.27 精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r0.5合金圆角刀) 227
10.5.28 精加工5——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刀长20mm) 228
10.5.29 精加工6——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刀长20mm) 229
10.5.30 精加工7——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r3合金球刀) 230
10.5.31 精加工8——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2合金球刀刀长45mm) 232
10.5.32 精加工9——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刀长45mm) 233
10.5.33 精加工10——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2r1合金球刀) 234
10.5.34 生成nc程序 235
10.5.35 仿真加工 236
10.6 加工总结 237
10.7 综合练习 237
第11章 汽车零件模具滑块加工 238
11.1 加工任务 239
11.2 加工要点 239
11.3 加工思路剖析 239
11.4 热处理前第一次装夹加工 241
11.4.1 确定坐标系 241
11.4.2 设置安全高度 242
11.4.3 粗加工——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43
11.4.4 参考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6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44
11.4.5 钻孔加工——钻孔加工(打点刀) 245
11.4.6 生成nc程序 247
11.4.7 仿真加工 248
11.5 热处理前第二次装夹加工 249
11.5.1 确定坐标系 249
11.5.2 设置安全高度 250
11.5.3 为模型添加辅助面 250
11.5.4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51
11.5.5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52
11.5.6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253
11.5.7 参考刀路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254
11.5.8 精加工——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r5合金球刀) 255
11.5.9 生成nc程序 256
11.5.10 仿真加工 257
11.5.11 生成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258
11.6 热处理后第一次装夹加工 258
11.6.1 确定坐标系 258
11.6.2 设置安全高度 259
11.6.3 粗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60
11.6.4 粗加工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60
11.6.5 粗加工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61
11.6.6 半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62
11.6.7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263
11.6.8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合金立铣刀) 264
11.6.9 半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合金立铣刀) 265
11.6.10 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66
11.6.11 精光平面——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67
11.6.12 精加工2——最佳等高精加工(φ3r0.5合金圆角刀) 268
11.6.13 粗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69
11.6.14 半精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70
11.6.15 精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71
11.6.16 精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71
11.6.17 生成nc程序 272
11.6.18 仿真加工 273
11.7 热处理后第二次装夹加工 273
11.7.1 确定坐标系 273
11.7.2 设置安全高度 274
11.7.3 补面 274
11.7.4 粗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75
11.7.5 粗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76
11.7.6 粗加工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77
11.7.7 辅助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78
11.7.8 参考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79
11.7.9 半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0
11.7.10 粗加工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1
11.7.11 半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2
11.7.12 粗加工5——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3
11.7.13 粗加工6——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4
11.7.14 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5
11.7.15 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6
11.7.16 半精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6
11.7.17 精光平面——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7
11.7.18 生成nc程序 288
11.7.19 仿真加工 289
11.8 热处理后第三次装夹加工 289
11.8.1 确定坐标系 289
11.8.2 输入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290
11.8.3 设置安全高度 290
11.8.4 补面 290
11.8.5 参考残留模型——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91
11.8.6 辅助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92
11.8.7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2合金立铣刀) 293
11.8.8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294
11.8.9 半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295
11.8.10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4合金立铣刀) 296
11.8.11 参考刀路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合金立铣刀) 297
11.8.12 参考刀路5——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合金立铣刀) 298
11.8.13 半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20r10机夹式球头型立铣刀) 299
11.8.14 半精加工3——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20r10机夹式球头型立铣刀) 300
11.8.15 半精加工4——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2合金球刀) 301
11.8.16 半精加工5——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2合金球刀) 302
11.8.17 半精加工6——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2合金球刀) 303
11.8.18 半精加工7——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04
11.8.19 半精加工8——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05
11.8.20 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06
11.8.21 半精加工9——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07
11.8.22 精加工2——最佳等高精加工(φ10r5合金球刀) 308
11.8.23 精加工3——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 309
11.8.24 精加工4——最佳等高精加工(φ2r1合金球刀) 310
11.8.25 精加工5——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311
11.8.26 精加工6——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312
11.8.27 精光平面——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313
11.8.28 生成nc程序 314
11.8.29 仿真加工 315
11.9 热处理后第四次装夹加工 315
11.9.1 确定坐标系 315
11.9.2 设置安全高度 316
11.9.3 补面 316
11.9.4 粗加工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17
11.9.5 粗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319
11.9.6 半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320
11.9.7 半精加工2——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20r10机夹式球头型立铣刀) 321
11.9.8 半精加工3——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 322
11.9.9 精加工1——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20r10机夹式球头型立铣刀) 323
11.9.10 精光平面——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8r0.5合金圆角刀) 324
11.9.11 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r0.5合金圆角刀) 325
11.9.12 精加工3——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 326
11.9.13 粗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27
11.9.14 半精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28
11.9.15 精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29
11.9.16 生成nc程序 330
11.9.17 仿真加工 331
11.10 加工总结 331
11.11 综合练习 331
附录1 数控(cnc)加工在模具加工里担当的重任 332
附录2 铣削刀具的使用注意事项 334
附录3 有关数控加工的典型问答 335
附录4 英公制对照表 346
附录5 进口材料对照表 347
附录6 cnc编程经验 350
附录7 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的鉴定标准 351
附录8 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理论考试大纲 357
附录9 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理论考试典型例题分析 363
附录10 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实操考试流程及典型失分情况 365
附录11 中级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实操考试样卷 366
附录12 高级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实操考试样卷 369
第1章 powermill基本操作简介 1
1.1 powermill快速入门知识 2
1.1.1 powermill的应用 2
1.1.2 powermill的操作界面 4
1.1.3 powermill的基本操作 5
1.1.4 powermill的文件管理 10
1.2 电极(铜公)设计基础 11
1.2.1 电极应用 11
1.2.2 电极材料 12
1.2.3 电极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15
1.2.4 电极分类 16
1.2.5 电极设计要点 17
1.3 cam编程基础 18
1.3.1 数控编程的概念与方法 18
1.3.2 cam编程的内容与步骤 19
1.3.3 数控编程加工刀具的选择 20
1.3.4 数控编程切削用量和进给量的确定 22
1.3.5 深度分析 22
第2章 水泵模具型腔电极设计 24
.2.1 设计任务 25
2.2 设计要点 25
2.3 设计思路剖析 25
2.4 提取放电面 26
2.4.1 确定坐标系 26
2.4.2 转换模型至电极编辑状态 27
2.5 作辅助线 27
2.6 编辑放电面 28
2.7 创建碰数基准面 29
2.8 创建电极火花图纸 30
2.9 设计总结 30
2.10 综合练习 31
第3章 水泵模具型芯电极设计 32
3.1 设计任务 33
3.2 设计要点 33
3.3 设计思路剖析 33
3.4 提取放电面 34
3.4.1 确定坐标系 34
3.4.2 转换模型至电极编辑状态 35
3.5 设计电极1 35
3.5.1 作辅助线 35
3.5.2 编辑放电面 36
3.5.3 创建碰数基准面 36
3.6 设计电极2 37
3.6.1 编辑放电面 37
3.6.2 创建碰数基准面 38
3.7 设计总结 40
3.8 综合练习 40
第4章 汽车零件模具电极设计 41
4.1 设计任务 42
4.2 设计要点 42
4.3 设计思路剖析 42
4.4 提取放电面 43
4.4.1 确定坐标系 43
4.4.2 补面 44
4.4.3 转换模型至电极编辑状态 45
4.5 编辑放电面 45
4.6 创建碰数基准面 46
4.7 创建电极火花图纸 47
4.8 设计总结 48
4.9 综合练习 48
第5章 汽车零件模具滑块电极设计 49
5.1 设计任务 50
5.2 设计要点 50
5.3 设计思路剖析 50
5.4 提取放电面 51
5.4.1 确定坐标系 51
5.4.2 转换模型至电极编辑状态 52
5.5 设计电极1 52
5.5.1 作辅助线 52
5.5.2 编辑放电面 53
5.5.3 创建碰数基准面 55
5.6 设计电极2 56
5.6.1 作辅助线 56
5.6.2 编辑放电面 57
5.6.3 创建碰数基准面 58
5.6.4 创建电极火花图纸 59
5.7 设计电极3 60
5.7.1 使用用户坐标p1产生电极 60
5.7.2 作辅助线 61
5.7.3 编辑放电面 61
5.7.4 创建碰数基准面 62
5.7.5 创建电极火花图纸 63
5.8 设计总结 64
5.9 综合练习 64
第6章 汽车零件模具型芯电极加工 65
6.1 加工任务 66
6.2 加工要点 66
6.3 加工思路剖析 66
6.4 加工过程 68
6.4.1 粗加工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合金立铣刀) 68
6.4.2 粗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20合金立铣刀) 69
6.4.3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69
6.4.4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4合金立铣刀) 70
6.4.5 精加工——最佳等高精加工(φ6r3合金球刀) 71
6.4.6 参考精加工——最佳等高精加工(φ3r1.5合金球刀) 72
6.4.7 精底角——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74
6.4.8 光精基准座平面——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74
6.4.9 光精基准座周边——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合金立铣刀) 75
6.5 加工总结 76
6.6 综合练习 76
第7章 水泵模具型腔加工 77
7.1 加工任务 78
7.2 加工要点 78
7.3 加工思路剖析 78
7.4 热处理前加工 78
7.4.1 确定坐标系 78
7.4.2 设置安全高度 79
7.4.3 分析模型 79
7.4.4 补面 80
7.4.5 粗加工——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81
7.4.6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83
7.4.7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84
7.4.8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85
7.4.9 生成nc程序 86
7.4.10 仿真加工 87
7.4.11 生成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87
7.5 热处理后加工 88
7.5.1 分析模型 88
7.5.2 输入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88
7.5.3 补面 89
7.5.4 设置安全高度 90
7.5.5 平坦面加工——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90
7.5.6 辅助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91
7.5.7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92
7.5.8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93
7.5.9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4合金立铣刀) 94
7.5.10 参考刀路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合金立铣刀) 95
7.5.11 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96
7.5.12 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96
7.5.13 精加工 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合金立铣刀) 97
7.5.14 精加工3——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 98
7.5.15 精加工4——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 99
7.5.16 精加工5——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0.5合金圆角刀) 100
7.5.17 精加工6——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0.5合金圆角刀) 101
7.5.18 精加工7——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0.5合金圆角刀) 102
7.5.19 精加工8——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0.5合金圆角刀) 102
7.5.20 精加工9——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0.5合金圆角刀) 104
7.5.21 精加工10——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4r0.5合金圆角刀) 104
7.5.22 精加工1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合金立铣刀) 105
7.5.23 精加工1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06
7.5.24 生成nc程序 107
7.5.25 仿真加工 108
7.6 加工总结 108
7.7 综合练习 108
第8章 水泵模具型芯加工 109
8.1 加工任务 110
8.2 加工要点 110
8.3 加工思路剖析 110
8.4 热处理前加工 110
8.4.1 确定坐标系 110
8.4.2 设置安全高度 111
8.4.3 分析模型 111
8.4.4 粗加工——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3r6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12
8.4.5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14
8.4.6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115
8.4.7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116
8.4.8 生成nc程序 117
8.4.9 仿真加工 118
8.4.10 生成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119
8.5 热处理后加工 120
8.5.1 分析模型 120
8.5.2 输入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120
8.5.3 补面 120
8.5.4 设置安全高度 123
8.5.5 参考残留模型——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23
8.5.6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 合金立铣刀) 124
8.5.7 辅助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25
8.5.8 半精加工——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26
8.5.9 平坦面加工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27
8.5.10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128
8.5.11 精加工1——最佳等高精加工(φ6r3合金球刀) 130
8.5.12 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r3合金立铣刀) 131
8.5.13 平坦面加工——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r3合金球刀) 132
8.5.14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合金立铣刀) 133
8.5.15 参考刀路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合金立铣刀) 134
8.5.16 精加工3——最佳等高精加工(φ3r1.5合金球刀) 135
8.5.17 精加工4——自动清角精加工铣削加工(φ3r1.5合金球刀) 137
8.5.18 精加工5——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r0.5合金圆角刀) 138
8.5.19 精加工6——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r0.5合金圆角刀) 139
8.5.20 精光平面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r0.5合金圆角刀) 140
8.5.21 精光平面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r0.5合金圆角刀) 141
8.5.22 精加工7——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2r0.3 合金圆角刀) 142
8.5.23 精光平面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r0.3合金圆角刀) 143
8.5.24 精加工8——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44
8.5.25 精加工9——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45
8.5.26 精加工10——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46
8.5.27 精加工1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47
8.5.28 精光平面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48
8.5.29 精光平面5——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49
8.5.30 精光平面6——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49
8.5.31 精加工1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r3合金球刀) 150
8.5.32 精加工1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r3合金球刀) 151
8.5.33 生成nc程序 152
8.5.34 仿真加工 153
8.6 加工总结 153
8.7 综合练习 154
第9章 汽车零件模具型腔加工 155
9.1 加工任务 156
9.2 加工要点 156
9.3 加工思路剖析 156
9.4 热处理前加工 156
9.4.1 确定坐标系 156
9.4.2 设置安全高度 157
9.4.3 分析模型 157
9.4.4 补面 158
9.4.5 粗加工——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3r6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58
9.4.6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160
9.4.7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61
9.4.8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162
9.4.9 生成nc程序 163
9.4.10 仿真加工 164
9.4.11 生成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164
9.5 热处理后加工 165
9.5.1 分析模型 165
9.5.2 补面 166
9.5.3 输入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166
9.5.4 设置安全高度 166
9.5.5 参考残留模型——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3r6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66
9.5.6 辅助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3r6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68
9.5.7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168
9.5.8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69
9.5.9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170
9.5.10 参考刀路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合金立铣刀) 171
9.5.11 半精加工1——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16r8机夹式球头型立铣刀) 172
9.5.12 半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r5合金球刀) 174
9.5.13 半精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175
9.5.14 半精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r4合金球刀) 176
9.5.15 半精加工5——自动清角精加工铣削加工(φ3r1.5合金球刀) 177
9.5.16 精光平面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79
9.5.17 精加工1——二维轮廓区域清除(φ12合金立铣刀) 180
9.5.18 精加工2——最佳等高精加工(φ10r5合金球刀) 182
9.5.19 精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r0.5合金圆角刀) 183
9.5.20 精光平面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r0.5合金圆角刀) 184
9.5.21 精加工4——最佳等高精加工(φ8r4合金球刀) 185
9.5.22 精加工5——自动清角精加工铣削加工(φ3r1.5合金球刀) 186
9.5.23 生成nc程序 188
9.5.24 仿真加工 189
9.6 加工总结 189
9.7 综合练习 189
第10章 汽车零件模具型芯加工 190
10.1 加工任务 191
10.2 加工要点 191
10.3 加工思路剖析 191
10.4 热处理前加工 191
10.4.1 确定坐标系 191
10.4.2 设置安全高度 192
10.4.3 分析模型 193
10.4.4 补面 193
10.4.5 粗铣外型——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95
10.4.6 粗加工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196
10.4.7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2合金立铣刀) 197
10.4.8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198
10.4.9 粗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6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199
10.4.10 生成nc程序 200
10.4.11 仿真加工 201
10.4.12 生成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201
10.5 热处理后加工 202
10.5.1 分析模型 202
10.5.2 补面 202
10.5.3 输入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204
10.5.4 设置安全高度 204
10.5.5 粗铣外型——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04
10.5.6 参考残留模型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05
10.5.7 辅助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06
10.5.8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6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07
10.5.9 粗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6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08
10.5.10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209
10.5.11 参考残留模型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210
10.5.12 粗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刀长31mm) 211
10.5.13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刀长31mm) 212
10.5.14 粗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刀长52mm) 213
10.5.15 粗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5合金立铣刀) 214
10.5.16 参考刀路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4合金立铣刀) 215
10.5.17 参考刀路5——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合金立铣刀) 217
10.5.18 半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18
10.5.19 半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218
10.5.20 半精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219
10.5.21 半精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5合金立铣刀) 220
10.5.22 半精加工5——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合金立铣刀) 221
10.5.23 半精加工6——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2合金立铣刀) 222
10.5.24 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24
10.5.25 精加工2——最佳等高精加工(φ10r5合金球刀) 224
10.5.26 精加工3——平行平坦面精加工(φ10r0.5合金圆角刀) 226
10.5.27 精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r0.5合金圆角刀) 227
10.5.28 精加工5——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刀长20mm) 228
10.5.29 精加工6——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刀长20mm) 229
10.5.30 精加工7——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r3合金球刀) 230
10.5.31 精加工8——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2合金球刀刀长45mm) 232
10.5.32 精加工9——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刀长45mm) 233
10.5.33 精加工10——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2r1合金球刀) 234
10.5.34 生成nc程序 235
10.5.35 仿真加工 236
10.6 加工总结 237
10.7 综合练习 237
第11章 汽车零件模具滑块加工 238
11.1 加工任务 239
11.2 加工要点 239
11.3 加工思路剖析 239
11.4 热处理前第一次装夹加工 241
11.4.1 确定坐标系 241
11.4.2 设置安全高度 242
11.4.3 粗加工——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43
11.4.4 参考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6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44
11.4.5 钻孔加工——钻孔加工(打点刀) 245
11.4.6 生成nc程序 247
11.4.7 仿真加工 248
11.5 热处理前第二次装夹加工 249
11.5.1 确定坐标系 249
11.5.2 设置安全高度 250
11.5.3 为模型添加辅助面 250
11.5.4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51
11.5.5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52
11.5.6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253
11.5.7 参考刀路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254
11.5.8 精加工——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r5合金球刀) 255
11.5.9 生成nc程序 256
11.5.10 仿真加工 257
11.5.11 生成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258
11.6 热处理后第一次装夹加工 258
11.6.1 确定坐标系 258
11.6.2 设置安全高度 259
11.6.3 粗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60
11.6.4 粗加工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60
11.6.5 粗加工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61
11.6.6 半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62
11.6.7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263
11.6.8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合金立铣刀) 264
11.6.9 半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合金立铣刀) 265
11.6.10 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66
11.6.11 精光平面——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67
11.6.12 精加工2——最佳等高精加工(φ3r0.5合金圆角刀) 268
11.6.13 粗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69
11.6.14 半精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70
11.6.15 精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71
11.6.16 精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71
11.6.17 生成nc程序 272
11.6.18 仿真加工 273
11.7 热处理后第二次装夹加工 273
11.7.1 确定坐标系 273
11.7.2 设置安全高度 274
11.7.3 补面 274
11.7.4 粗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75
11.7.5 粗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76
11.7.6 粗加工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77
11.7.7 辅助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0r0.8机夹式多功能立铣刀) 278
11.7.8 参考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79
11.7.9 半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0
11.7.10 粗加工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1
11.7.11 半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2
11.7.12 粗加工5——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3
11.7.13 粗加工6——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4
11.7.14 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5
11.7.15 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6
11.7.16 半精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6
11.7.17 精光平面——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287
11.7.18 生成nc程序 288
11.7.19 仿真加工 289
11.8 热处理后第三次装夹加工 289
11.8.1 确定坐标系 289
11.8.2 输入热处理前残留模型 290
11.8.3 设置安全高度 290
11.8.4 补面 290
11.8.5 参考残留模型——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91
11.8.6 辅助刀路——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292
11.8.7 参考刀路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2合金立铣刀) 293
11.8.8 参考刀路2——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294
11.8.9 半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6合金立铣刀) 295
11.8.10 参考刀路3——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4合金立铣刀) 296
11.8.11 参考刀路4——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合金立铣刀) 297
11.8.12 参考刀路5——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2合金立铣刀) 298
11.8.13 半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20r10机夹式球头型立铣刀) 299
11.8.14 半精加工3——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20r10机夹式球头型立铣刀) 300
11.8.15 半精加工4——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2合金球刀) 301
11.8.16 半精加工5——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2合金球刀) 302
11.8.17 半精加工6——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4r2合金球刀) 303
11.8.18 半精加工7——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04
11.8.19 半精加工8——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05
11.8.20 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06
11.8.21 半精加工9——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07
11.8.22 精加工2——最佳等高精加工(φ10r5合金球刀) 308
11.8.23 精加工3——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 309
11.8.24 精加工4——最佳等高精加工(φ2r1合金球刀) 310
11.8.25 精加工5——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311
11.8.26 精加工6——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312
11.8.27 精光平面——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10合金立铣刀) 313
11.8.28 生成nc程序 314
11.8.29 仿真加工 315
11.9 热处理后第四次装夹加工 315
11.9.1 确定坐标系 315
11.9.2 设置安全高度 316
11.9.3 补面 316
11.9.4 粗加工1——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17
11.9.5 粗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319
11.9.6 半精加工1——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合金立铣刀) 320
11.9.7 半精加工2——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20r10机夹式球头型立铣刀) 321
11.9.8 半精加工3——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 322
11.9.9 精加工1——平行精加工铣削加工(φ20r10机夹式球头型立铣刀) 323
11.9.10 精光平面——偏置区域清除铣削加工(φ8r0.5合金圆角刀) 324
11.9.11 精加工2——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8r0.5合金圆角刀) 325
11.9.12 精加工3——最佳等高精加工(φ4r2合金球刀) 326
11.9.13 粗加工3——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27
11.9.14 半精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28
11.9.15 精加工4——等高精加工铣削加工(φ35r5机夹式圆弧型立铣刀) 329
11.9.16 生成nc程序 330
11.9.17 仿真加工 331
11.10 加工总结 331
11.11 综合练习 331
附录1 数控(cnc)加工在模具加工里担当的重任 332
附录2 铣削刀具的使用注意事项 334
附录3 有关数控加工的典型问答 335
附录4 英公制对照表 346
附录5 进口材料对照表 347
附录6 cnc编程经验 350
附录7 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的鉴定标准 351
附录8 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理论考试大纲 357
附录9 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理论考试典型例题分析 363
附录10 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实操考试流程及典型失分情况 365
附录11 中级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实操考试样卷 366
附录12 高级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实操考试样卷 369
主编还有:宋小春、王利光、杨其泽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亲爱的云图用户,
光盘内的文件都可以直接点击浏览哦
无需下载,在线查阅资料!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