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0~18岁孩子防欺凌教养指南

副标题:无

作   者:白璐

分类号:

ISBN:978751271883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不但会对“受伤者”造成伤害,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会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更是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

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青少年性教育、社会性教育领域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在书中,三位作者根据自己从教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校德育管理经验,围绕校园欺凌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极具方法论意义的论述。

谨以此书献给对一下问题有所困惑的父母: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形式都有哪些?

如何发现孩子遭遇了校园欺凌?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欺凌别人?

孩子亲眼看到有人遭遇了欺凌很害怕,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是欺凌者时?父母该怎么办?

如何支持孩子成长为一个情商高、情绪稳定、懂得共情且具备必备的社交技能的孩子,从而让孩子从根本上远离校园欺凌?

另外,本书还将告诉家长如何从家长的角度与学校通力合作打造“零欺凌校园环境”,还孩子一个温馨、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目录


序一 让校园欺凌少一点,再少一点……/001

序二 还孩子一个零欺凌的、安全的生活及学习环境/006

序三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远离欺凌/010

*章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校园欺凌

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校园欺凌/002

校园欺凌面面观/006

校园欺凌发生率越来越高的原因/008

研究本身的原因/008

社会原因/009

家庭原因/009

对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011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影响/012

从家庭教育层面入手,让孩子从根本上远离校园

  欺凌/014

家长作业

孩子上学后,你是否有过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担忧/020

第二章 什么是校园欺凌

“欺凌者”和“受害者”/022

欺凌的概念——什么是欺凌/023

欺凌行为不一定是重复发生的/030

欺凌行为不一定是故意的/031

权力不平等也不是*标准/033

欺凌行为一定是带有攻击性的行为/034

谁能判定一种行为是不是欺凌行为/035

不同种类的欺凌行为/038

“欺凌行为”与“开玩笑”的区别/050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或成为欺凌者/052

家长作业

试着了解孩子理解的欺凌行为是怎样的/057

第三章 如何发现孩子遭遇了欺凌

孩子可能遭遇了校园欺凌的信号/060

信号一:孩子身上有无法解释的创伤/063

信号二:孩子的衣物、书本、文具、电子产品、佩饰

    经常损坏或丢失/064

信号三:常有身体不适,频繁头痛、胃痛或假装

    生病/064

信号四:饮食不规律或别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065

信号五:难以入睡、睡眠状况不佳或是噩梦频繁/067

信号六:成绩下滑、学习兴趣下降甚至经常逃学/068

信号七:突然与好朋友断交或是回避社交场合/068

信号八:自尊心受伤、感觉无助/069

信号九:有自我伤害的行为/071

如何发现孩子遭遇欺凌的信号/073

发现孩子遭遇了欺凌,我们怎么办/076

步骤一:先和孩子好好聊聊他受了欺凌这件事/076

步骤二:共情孩子的感受/077

步骤三:问问孩子,我们能帮上什么忙/078

步骤四:支持孩子自己寻找解决方案/078

步骤五:孩子需要帮助时,家长再出面/079

家长作业

你是怎么处理校园欺凌的/079

第四章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遭遇欺凌

更容易遭遇校园欺凌的孩子的标志性特质/082

特质一:偏离同伴规范/084

特质二:缺乏社交技能/086

特质三:缺乏自信/091

特质四:缺乏合作的能力/093

特质五:精神问题/096

善于应对校园欺凌的孩子是什么样的/098

家长作业

你家孩子的性格特质是怎样的/102

第五章 家庭教养方式VS孩子人格发展

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人格发展/108

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111

专制型教养方式(太严厉)/111

放任型教养方式(溺爱)/112

支持型教养方式(恰到好处)/112

更现代的家庭教养方式/113

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养方式/113

积极养育型教养方式/114

自恋型教养方式/114

鼓励型教养方式/115

过度养育型教养方式/115

无情控制型教养方式/116

简单养育型教养方式/116

“有毒”的教养方式/117

海豚式育儿与老虎式育儿/118

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119

忽视型家长/120

压抑型家长/121

放任型家长/122

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122

家长作业

请测试一下你属于哪种类型的父母/124

第六章 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

支持孩子成长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132

如何与人相处——家长要做好榜样/150

让孩子学会理性沟通/156

技巧一:多采用“我—信息”的表达方式/158

技巧二:和孩子一起练习讨论感受和情绪/159

技巧三:良好的沟通,意味着要关注对方的感受/161

技巧四:询问与对方有关的问题/162

这样和孩子讨论校园欺凌/164

教会孩子善待别人/166

教孩子学会与人合作的技巧/168

积极的相互依赖/168

有责任感/169

懂得促进性互动/169

良好的小组评估能力/169

有一定的团体技能/170

教孩子学会正确处理负面情绪/171

友谊对于预防欺凌的重要性/173

教孩子成为欺凌事件的防卫者/174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177

教孩子做一个自信的个体/179

远离那些对于反欺凌没有帮助的方法/183

家长作业

培养孩子的社会情商/185

第七章 当孩子是欺凌者时,父母怎么办

孩子可能是欺凌者的信号/190

信号一:孩子卷入了肢体冲突或是语言争吵/193

信号二:孩子的朋友中有欺凌者/194

信号三:孩子越来越有侵略性/195

信号四:孩子有不明来源的财物/196

信号五:容易受挫、常将自己的问题归咎于他人、不想为自己的行为负责/197

信号六:对自己的声誉或受欢迎程度感到担心/197

信号七:缺乏共情能力或同情心/198

信号八:亲子关系不太好/198

发现孩子是欺凌者,父母不要自乱阵脚/199

如何与孩子交流是关键/203

弄清孩子欺凌行为背后的原因/205

“对症下药”,改善孩子的行为方式/208

教孩子学会用友善的行为来取代不友善的行为/208

教会孩子共情/209

提升孩子的自尊心/209

教孩子一些必备的社交技能/210

反思家庭教养方式/210

通过一些相关的惩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212

利用共情,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213

带着孩子给受害者道歉/215

积极与学校合作,创建无欺凌的和谐校园/218

家长作业

若孩子成了欺凌者,你知道该怎么办了吗/219

第八章 培养共情能力,助力孩子远离校园欺凌

共情能力发展直接影响孩子社会情商的发展/222

什么是共情能力/226

共情能力的发展进程/228

心智理论的发展/231

如何助力孩子共情能力的发展/233

做有共情能力的家长/234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形成认知式共情)/237

帮助孩子认识他人的感受(发展情感式共情)/239

帮助孩子发展同情式共情/241

孩子在共情能力发展方面有困难怎么办/243

家长作业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246

第九章 与学校合力应对校园欺凌

配合学校打造无欺凌校园环境/248

“安全和谐校园计划”/251

如何说服学校开展反欺凌计划/254

家长作业

与学校通力合作打造“零欺凌校园环境”/256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0~18岁孩子防欺凌教养指南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