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是一项以费孝通为个案的人类学史研究,同时也是一项关于费孝
通学术思想的中国人类学史研究。
费孝通为20世纪中国人类学奠定了基础,他的思考和研究影响了中国
人类学的历史进程;只有理解了他,才可能理解中国人类学的历史和未来
。理解费孝通意味着理解他的思考方式——“心史”,这一思考方式并非
他个人主观的心理活动使然,其本身即具有客观的、集体的性质,有其自
身发展的历史和走向。在这个意义上,理解费孝通的“心史”,也是在理
解这一代知识人所奠定的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逻辑和特征。具体来说,就
是要在费孝通身上看到中国学人内在的、延续的思想观念是如何在当代中
国的具体历史中表达自身的。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费孝通的主要方式及其问题
1.2 如何研究费孝通:由“三圈”展开的论述
1.3 如何拓展人类学史研究:总结、问题与启发
1.4 从作品到思想:对思想史与心态史研究的借鉴
1.5 资料整理与章节概要
资料搜集与整理
章节内容概要
第二章 见证最后的绅士阶层:费孝通的人生史
第三章 核心圈之书写:绅士与乡土
3.1 《江村经济》与江村意象
马林诺夫斯基的序言:“活历史”与“文化动态论”
丝、航船与绅士:新地方志与帝国史
乡村社区研究谱系中的《江村经济》
费孝通的社会观:“文化”、“社会”与“社区”之关联
3.2 类型比较与乡土丁业实验
从江村到禄村:乡土工业与绅士的责任
乡土社会的伦理:消遣经济与宗教
3.3 被乡土束缚的历史:生育制度与乡土中国
盛名之下
制度与伦理
固定的乡土与漂泊的士人
第四章 绅士:在历史与空间中的讨论
4.1 中国社会结构的纵式探讨:皇权与绅权
4.2 帝国的空间政治结构:城、镇、乡村之关系
4.3 知识分子问题的中断及以后
第五章 中问圈之书写:历史在帝国的边陲
5.1 大瑶山:社会人类学者的初次旅行
患“土地饥饿症”的少数民族农民
在教化之地寻找绅士
帝国历史的延续
5.2 不合时宜的辩论:“民族”、“国家”与“民族一国家”
5.3 中断的使命:民族访问团的“绕境巡游”
帝国心态下的文化多元
民族关系史的视角
如何定义“民族”
5.4 民族、区域与历史:民族走廊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第六章 海外圈之书写:向西方寻找科学
6.1 现代化的另一条道路
6.2 世界另一端的帝国
第七章 重归人文世界
第八章 结论:在客观历史的断裂与心史的延续之问书写
8.1 文明与心史
8.2 继承与反思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出版后记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费孝通的主要方式及其问题
1.2 如何研究费孝通:由“三圈”展开的论述
1.3 如何拓展人类学史研究:总结、问题与启发
1.4 从作品到思想:对思想史与心态史研究的借鉴
1.5 资料整理与章节概要
资料搜集与整理
章节内容概要
第二章 见证最后的绅士阶层:费孝通的人生史
第三章 核心圈之书写:绅士与乡土
3.1 《江村经济》与江村意象
马林诺夫斯基的序言:“活历史”与“文化动态论”
丝、航船与绅士:新地方志与帝国史
乡村社区研究谱系中的《江村经济》
费孝通的社会观:“文化”、“社会”与“社区”之关联
3.2 类型比较与乡土丁业实验
从江村到禄村:乡土工业与绅士的责任
乡土社会的伦理:消遣经济与宗教
3.3 被乡土束缚的历史:生育制度与乡土中国
盛名之下
制度与伦理
固定的乡土与漂泊的士人
第四章 绅士:在历史与空间中的讨论
4.1 中国社会结构的纵式探讨:皇权与绅权
4.2 帝国的空间政治结构:城、镇、乡村之关系
4.3 知识分子问题的中断及以后
第五章 中问圈之书写:历史在帝国的边陲
5.1 大瑶山:社会人类学者的初次旅行
患“土地饥饿症”的少数民族农民
在教化之地寻找绅士
帝国历史的延续
5.2 不合时宜的辩论:“民族”、“国家”与“民族一国家”
5.3 中断的使命:民族访问团的“绕境巡游”
帝国心态下的文化多元
民族关系史的视角
如何定义“民族”
5.4 民族、区域与历史:民族走廊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第六章 海外圈之书写:向西方寻找科学
6.1 现代化的另一条道路
6.2 世界另一端的帝国
第七章 重归人文世界
第八章 结论:在客观历史的断裂与心史的延续之问书写
8.1 文明与心史
8.2 继承与反思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出版后记
以费孝通为个案的人类学史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