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在介绍微型计算机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目前在应用中流行
的ARM RISC体系结构及其嵌
入式处理器,同时也介绍其软件的一般设计方法。
本书共分13章。第1章和第2章重点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基
本工作原理;第3~5章介绍
ARM体系结构、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第6章介绍ARM的C
/C++和汇编语言的混合
编程方法;第7章在介绍微型机中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基础上介绍ARM的中断系
统及其特点;第8~11章介
绍基于ARM体系结构的嵌入式处理器LPC2000的构成、特点及程序设计方法;
第12章简要地介绍另一个
常用的基于ARM体系结构的嵌入式处理器S3C44BOX的构成及其主要接口,以
使读者对ARM体系结构嵌
入式处理器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第13章介绍ARM作为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
机体系结构所应有的存储管
理部分,为读者学习高档ARM处理器核建立必要的基础。
本书适合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电子技术等专业微机原理课程使用,
也可作为其他以计算机嵌入式应用作
为教学目标的专业教学用书。另外,对研究ARM体系结构及其嵌入式处理器
的专业人士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目录
目录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2 数字电路与计算机
1.2.1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二进制
1.2.2 运算器及二进制数运算
1.2.3 数据的存储
1.2.4 指令及指令译码
1.2.5 程序及程序计数器PC
1.2.6 计算机执行程序的过程
1.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3.1 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
1.3.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3.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1.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
1.4.1 RISC
1.4.2 指令流水线
1.4.3 高速缓存
1.4.4 协处理器
1.4.5 片上系统
1.5 微型计算机的两种主要应用方向
1.5.1 桌面系统
1.5.2 嵌入式系统
1.6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1.6.1 低级语言
1.6.2 高级语言
1.7 计算机常用标准编码
1.7.1 ASCII码
1.7.2 BCD码
1.8 习题
第2章 总线、存储器和接口
2.1 总线
2.1.1 总线的基本概念
2.1.2 系统总线
2.1.3 系统总线结构
2.1.4 片内总线
2.2 存储器
2.2.1 半导体存储器的一般结构
2.2.2 随机读/写存储器
2.2.3 只读存储器
2.2.4 存储器的逻辑表示
2.3 外部设备及接口
2.3.1 外部设备及其特点
2.3.2 I/O接口电路的功能
2.3.3 I/O设备接口电路的基本结构
2.3.4 外部设备与处理器的联络和数据传输
2.4 常用接口电路
2.4.1 并行接口电路
2.4.2 串行接口电路
2.4.3 定时器/计数器
2.5 习题
第3章 ARM体系结构
3.1 ARM及其嵌入式处理器的研发与生产方式
3.1.1 SoC与嵌入式处理器
3.1.2 嵌入式处理器的研发和生产方式
3.2 ARM处理器核的结构
3.3 冯·诺依曼结构及哈佛结构在ARM中的应用
3.4 ARM处理器的运行模式
3.5 ARM的两种工作状态
3.6 ARM处理器的寄存器
3.6.1 ARM状态下寄存器的组织方式
3.6.2 Thumb状态下寄存器的组织方式
3.7 存储器的组织
3.8 ARM体系结构的其他特点
3.8.1 灵活方便的协处理器接口
3.8.2 嵌入式的在线仿真调试
3.8.3 低电压低功耗的设计
3.9 ARM体系结构的版本及处理器系列
3.9.1 ARM体系结构的版本
3.9.2 ARM处理器系列
3.10 习题
第4章 ARM指令系统
4.1 寻址方式
4.1.1 立即寻址方式
4.1.2 寄存器寻址方式
4.1.3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4.1.4 变址寻址
4.2 ARM指令集概述
4.2.1 指令的基本格式
4.2.2 指令的可选操作
4.2.3 指令的第2源操作数
4.3 ARM指令集
4.3.1 数据传送指令
4.3.2 算术运算指令
4.3.3 逻辑运算指令
4.3.4 测试与比较指令
4.3.5 跳转指令
4.3.6 程序状态寄存器访问指令
4.3.7 加载/存储指令
4.3.8 批量数据加载/存储指令
4.3.9 数据交换指令
4.3.10 异常产生指令
4.4 Thumb指令集简介
4.5 习题
第5章 ARM汇编
5.1 汇编器与汇编语言
5.2 ARM伪指令
5.2.1 段定义伪指令
5.2.2 符号定义伪指令
5.2.3 程序中的标号
5.2.4 数据定义伪指令
5.2.5 汇编控制伪指令
5.2.6 其他常用伪指令
5.3 宏与宏指令
5.3.1 宏
5.3.2 宏指令
5.4 汇编语言的规范
5.4.1 汇编语句格式
5.4.2 汇编语言的表达式和运算符
5.5 习题
第6章 ARM程序设计
6.1 ARM工程
6.2 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6.2.1 段
6.2.2 分支程序设计
6.2.3 循环程序设计
6.2.4 子程序及其调用
6.2.5 汇编程序访问全局C变量
6.3 ARM程序框架
6.3.1 初始化程序部分
6.3.2 初始化部分与主应用程序部分的衔接
6.3.3 ARM开发环境提供的程序框架
6.4 C与汇编之间的函数调用
6.4.1 ATPCS简介
6.4.2 C程序可调用汇编函数实例
6.4.3 汇编程序调用C函数实例
6.5 C/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
6.5.1 内联汇编
6.5.2 嵌入式汇编
6.5.3 内联汇编代码与嵌入式汇编代码之间的差异
6.6 习题
第7章 中断和异常
7.1 中断和异常的基本概念
7.1.1 中断和异常
7.1.2 中断请求信号的屏蔽
7.1.3 中断优先级及中断嵌套
7.1.4 中断服务程序
7.1.5 中断向量和中断向量表
7.1.6 中断的处理过程
7.2 ARM的中断(异常)
7.2.1 ARM的中断(异常)向量表
7.2.2 ARM中断(异常)的管理
7.2.3 ARM中断(异常)运行模式
7.2.4 中断(异常)的响应过程及返回
7.3 习题
第8章 LPC2000系列嵌入式处理器
8.1 LPC2000嵌入式处理器概貌
8.2 引脚连接模块
8.3 通用可编程并行数据接口GPIO
8.4 LPC2000的存储器
8.4.1 存储空间的分配
8.4.2 内部存储器映射
8.4.3 I/O接口端口映射
8.4.4 Flash存储器加速模块
8.5 外部存储器控制模块EMC
8.5.1 EMC的结构
8.5.2 EMC的寄存器
8.5.3 外部存储器的连接
8.6 LPC2000的时钟
8.6.1 LPC2000时钟模块
8.6.2 cclk时钟参数的设置
8.6.3 pclk时钟参数的设置
8.7 定时器
8.7.1 定时器的原理和功能
8.7.2 定时器的寄存器
8.7.3 定时器的初始化
8.8 LPC2000的脉宽调制器PwM
8.8.1 LPC2000脉宽调制器原理
8.8.2 脉宽调制器的寄存器
8.8.3 LPC2000脉宽调制器的使用示例
8.9 看门狗
8.9.1 看门狗的结构及原理
8.9.2 看门狗的寄存器
8.9.3 看门狗的使用
8.10 功率控制模块
8.11 LPC2000的UART接口
8.11.1 UART接口的结构
8.11.2 UART接口的寄存器
8.11.3 UARTl接口与Modem
8.11.4 UART接口的初始化
8.12 LPC2000的SPI接口
8.12.1 SPI简介及LPc2000的SPI接口逻辑
8.12.2 LPC2000SPI接口的寄存器
8.13 LPC2000的I2C接口
8.13.1 I2C总线简介
8.13.2 LPC2000的I2C总线接口
8.13.3 I2C接口的工作过程
8.14 A/D转换器
8.15 LPC2000的中断管理
8.15.1 外部中断通道
8.15.2 中断控制器VIC
8.16 习题
第9章 LPC2000外部电路
9.1 复位电路
9.2 人机交互设备
9.2.1 键盘与触摸屏
9.2.2 显示器
9.3 习题
第10章 LPC2000的固件
10.1 LPC2000的重映射存储区
10.2 LPC2000的固件及其作用
10.3 LPC2000引导块
10.3.1 LPC2000引导块的地址映射
10.3.2 向量表的重映射
10.3.3 LPC2114/2124的BootBlock的工作流程
10.3.4 有效用户程序的识别
10.4 RAM空间的重映射
10.5 习题
第11章 LPC2000程序的组织
11.1 用户程序的启动部分
11.2 启动文件
11.2.1 汇编语言文件Startup.s
11.2.2 C语言文件Target.c
11.3 μC/OS—II操作系统的使用(移植)
11.3.1 μC/OS—II简介
11.3.2 文件OS_CPU.H的移植
11.3.3 文件OS_CPU_C.C的移植
11.3.4 文件OS_CPU_A.S的移植
11.4 用户程序的存储与运行
11.5 习题
第12章 S3C44BOX处理器简介
12.1 S3C44BOX的结构
12.2 S3C44BOX的存储器
12.2.1 S3C4480X存储映射
12.2.2 S3C44BOX用于存储管理的寄存器
12.3 时钟和功耗管理
12.3.1 时钟设置
12.3.2 功耗管理控制
12.3.3 功耗管理控制寄存器
12.4 中断管理
12.4.1 中断源与中断系统结构
12.4.2 中断控制寄存器
12.4.3 中断源优先排队模块
12.5 DMA控制器
12.5.1 ZDMA和BDMA
12.5.2 与ZDMA相关的寄存器
12.5.3 与BDMA相关的寄存器
12.6 LCD控制器
12.6.1 概述
12.6.2 LCD控制器的控制寄存器
12.6.3 帧缓冲区起始地址寄存器
12.7 I2S总线接口
12.7.1 I2S总线接口框图
12.7.2 I2S接口工作模式
12.7.3 I2S接口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12.8 S3C44BOX的引脚与I/O端口
12.8.1 端口配置寄存器PCON
12.8.2 端口数据寄存器PDATA~PDATAG
12.8.3 上拉寄存器PUPC~PUPG
12.9 习题
第13章 ARM高级存储管理
13.1 高速缓冲存储器
13.1.1 cache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13.1.2 Cache与主存之间的关系
13.1.3 Cache的写缓冲器
13.2 协处理器
13.2.1 ARM的协处理器
13.2.2 协处理器操作指令
13.3 ARM存储器保护单元MPU
13.3.1 ARM的MPU
13.3.2 协处理器CP15及保护区域的定义
13.3.3 保护区域的重叠应用
13.3.4 MPU应用示例
13.4 虚拟存储与:MMU
13.4.1 虚拟存储空间与物理内存空间
13.4.2 地址映射机构
13.4.3 页表的缓存——快表
13.4.4 页表的存储及二级页表
13.4.5 采用虚拟存储技术的优点
13.5 ARM的虚拟存储管理
13.5.1 ARM的页表结构
13.5.2 访问控制
13.5.3 MMU的配置
13.5.4 页Cache和写缓冲器的设置
13.5.5 快表
13.5.6 MMU异常
13.6 习题
附录 S3C44BOX引脚描述
参考文献
MHB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2 数字电路与计算机
1.2.1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二进制
1.2.2 运算器及二进制数运算
1.2.3 数据的存储
1.2.4 指令及指令译码
1.2.5 程序及程序计数器PC
1.2.6 计算机执行程序的过程
1.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3.1 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
1.3.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3.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1.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
1.4.1 RISC
1.4.2 指令流水线
1.4.3 高速缓存
1.4.4 协处理器
1.4.5 片上系统
1.5 微型计算机的两种主要应用方向
1.5.1 桌面系统
1.5.2 嵌入式系统
1.6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1.6.1 低级语言
1.6.2 高级语言
1.7 计算机常用标准编码
1.7.1 ASCII码
1.7.2 BCD码
1.8 习题
第2章 总线、存储器和接口
2.1 总线
2.1.1 总线的基本概念
2.1.2 系统总线
2.1.3 系统总线结构
2.1.4 片内总线
2.2 存储器
2.2.1 半导体存储器的一般结构
2.2.2 随机读/写存储器
2.2.3 只读存储器
2.2.4 存储器的逻辑表示
2.3 外部设备及接口
2.3.1 外部设备及其特点
2.3.2 I/O接口电路的功能
2.3.3 I/O设备接口电路的基本结构
2.3.4 外部设备与处理器的联络和数据传输
2.4 常用接口电路
2.4.1 并行接口电路
2.4.2 串行接口电路
2.4.3 定时器/计数器
2.5 习题
第3章 ARM体系结构
3.1 ARM及其嵌入式处理器的研发与生产方式
3.1.1 SoC与嵌入式处理器
3.1.2 嵌入式处理器的研发和生产方式
3.2 ARM处理器核的结构
3.3 冯·诺依曼结构及哈佛结构在ARM中的应用
3.4 ARM处理器的运行模式
3.5 ARM的两种工作状态
3.6 ARM处理器的寄存器
3.6.1 ARM状态下寄存器的组织方式
3.6.2 Thumb状态下寄存器的组织方式
3.7 存储器的组织
3.8 ARM体系结构的其他特点
3.8.1 灵活方便的协处理器接口
3.8.2 嵌入式的在线仿真调试
3.8.3 低电压低功耗的设计
3.9 ARM体系结构的版本及处理器系列
3.9.1 ARM体系结构的版本
3.9.2 ARM处理器系列
3.10 习题
第4章 ARM指令系统
4.1 寻址方式
4.1.1 立即寻址方式
4.1.2 寄存器寻址方式
4.1.3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4.1.4 变址寻址
4.2 ARM指令集概述
4.2.1 指令的基本格式
4.2.2 指令的可选操作
4.2.3 指令的第2源操作数
4.3 ARM指令集
4.3.1 数据传送指令
4.3.2 算术运算指令
4.3.3 逻辑运算指令
4.3.4 测试与比较指令
4.3.5 跳转指令
4.3.6 程序状态寄存器访问指令
4.3.7 加载/存储指令
4.3.8 批量数据加载/存储指令
4.3.9 数据交换指令
4.3.10 异常产生指令
4.4 Thumb指令集简介
4.5 习题
第5章 ARM汇编
5.1 汇编器与汇编语言
5.2 ARM伪指令
5.2.1 段定义伪指令
5.2.2 符号定义伪指令
5.2.3 程序中的标号
5.2.4 数据定义伪指令
5.2.5 汇编控制伪指令
5.2.6 其他常用伪指令
5.3 宏与宏指令
5.3.1 宏
5.3.2 宏指令
5.4 汇编语言的规范
5.4.1 汇编语句格式
5.4.2 汇编语言的表达式和运算符
5.5 习题
第6章 ARM程序设计
6.1 ARM工程
6.2 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6.2.1 段
6.2.2 分支程序设计
6.2.3 循环程序设计
6.2.4 子程序及其调用
6.2.5 汇编程序访问全局C变量
6.3 ARM程序框架
6.3.1 初始化程序部分
6.3.2 初始化部分与主应用程序部分的衔接
6.3.3 ARM开发环境提供的程序框架
6.4 C与汇编之间的函数调用
6.4.1 ATPCS简介
6.4.2 C程序可调用汇编函数实例
6.4.3 汇编程序调用C函数实例
6.5 C/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
6.5.1 内联汇编
6.5.2 嵌入式汇编
6.5.3 内联汇编代码与嵌入式汇编代码之间的差异
6.6 习题
第7章 中断和异常
7.1 中断和异常的基本概念
7.1.1 中断和异常
7.1.2 中断请求信号的屏蔽
7.1.3 中断优先级及中断嵌套
7.1.4 中断服务程序
7.1.5 中断向量和中断向量表
7.1.6 中断的处理过程
7.2 ARM的中断(异常)
7.2.1 ARM的中断(异常)向量表
7.2.2 ARM中断(异常)的管理
7.2.3 ARM中断(异常)运行模式
7.2.4 中断(异常)的响应过程及返回
7.3 习题
第8章 LPC2000系列嵌入式处理器
8.1 LPC2000嵌入式处理器概貌
8.2 引脚连接模块
8.3 通用可编程并行数据接口GPIO
8.4 LPC2000的存储器
8.4.1 存储空间的分配
8.4.2 内部存储器映射
8.4.3 I/O接口端口映射
8.4.4 Flash存储器加速模块
8.5 外部存储器控制模块EMC
8.5.1 EMC的结构
8.5.2 EMC的寄存器
8.5.3 外部存储器的连接
8.6 LPC2000的时钟
8.6.1 LPC2000时钟模块
8.6.2 cclk时钟参数的设置
8.6.3 pclk时钟参数的设置
8.7 定时器
8.7.1 定时器的原理和功能
8.7.2 定时器的寄存器
8.7.3 定时器的初始化
8.8 LPC2000的脉宽调制器PwM
8.8.1 LPC2000脉宽调制器原理
8.8.2 脉宽调制器的寄存器
8.8.3 LPC2000脉宽调制器的使用示例
8.9 看门狗
8.9.1 看门狗的结构及原理
8.9.2 看门狗的寄存器
8.9.3 看门狗的使用
8.10 功率控制模块
8.11 LPC2000的UART接口
8.11.1 UART接口的结构
8.11.2 UART接口的寄存器
8.11.3 UARTl接口与Modem
8.11.4 UART接口的初始化
8.12 LPC2000的SPI接口
8.12.1 SPI简介及LPc2000的SPI接口逻辑
8.12.2 LPC2000SPI接口的寄存器
8.13 LPC2000的I2C接口
8.13.1 I2C总线简介
8.13.2 LPC2000的I2C总线接口
8.13.3 I2C接口的工作过程
8.14 A/D转换器
8.15 LPC2000的中断管理
8.15.1 外部中断通道
8.15.2 中断控制器VIC
8.16 习题
第9章 LPC2000外部电路
9.1 复位电路
9.2 人机交互设备
9.2.1 键盘与触摸屏
9.2.2 显示器
9.3 习题
第10章 LPC2000的固件
10.1 LPC2000的重映射存储区
10.2 LPC2000的固件及其作用
10.3 LPC2000引导块
10.3.1 LPC2000引导块的地址映射
10.3.2 向量表的重映射
10.3.3 LPC2114/2124的BootBlock的工作流程
10.3.4 有效用户程序的识别
10.4 RAM空间的重映射
10.5 习题
第11章 LPC2000程序的组织
11.1 用户程序的启动部分
11.2 启动文件
11.2.1 汇编语言文件Startup.s
11.2.2 C语言文件Target.c
11.3 μC/OS—II操作系统的使用(移植)
11.3.1 μC/OS—II简介
11.3.2 文件OS_CPU.H的移植
11.3.3 文件OS_CPU_C.C的移植
11.3.4 文件OS_CPU_A.S的移植
11.4 用户程序的存储与运行
11.5 习题
第12章 S3C44BOX处理器简介
12.1 S3C44BOX的结构
12.2 S3C44BOX的存储器
12.2.1 S3C4480X存储映射
12.2.2 S3C44BOX用于存储管理的寄存器
12.3 时钟和功耗管理
12.3.1 时钟设置
12.3.2 功耗管理控制
12.3.3 功耗管理控制寄存器
12.4 中断管理
12.4.1 中断源与中断系统结构
12.4.2 中断控制寄存器
12.4.3 中断源优先排队模块
12.5 DMA控制器
12.5.1 ZDMA和BDMA
12.5.2 与ZDMA相关的寄存器
12.5.3 与BDMA相关的寄存器
12.6 LCD控制器
12.6.1 概述
12.6.2 LCD控制器的控制寄存器
12.6.3 帧缓冲区起始地址寄存器
12.7 I2S总线接口
12.7.1 I2S总线接口框图
12.7.2 I2S接口工作模式
12.7.3 I2S接口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12.8 S3C44BOX的引脚与I/O端口
12.8.1 端口配置寄存器PCON
12.8.2 端口数据寄存器PDATA~PDATAG
12.8.3 上拉寄存器PUPC~PUPG
12.9 习题
第13章 ARM高级存储管理
13.1 高速缓冲存储器
13.1.1 cache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13.1.2 Cache与主存之间的关系
13.1.3 Cache的写缓冲器
13.2 协处理器
13.2.1 ARM的协处理器
13.2.2 协处理器操作指令
13.3 ARM存储器保护单元MPU
13.3.1 ARM的MPU
13.3.2 协处理器CP15及保护区域的定义
13.3.3 保护区域的重叠应用
13.3.4 MPU应用示例
13.4 虚拟存储与:MMU
13.4.1 虚拟存储空间与物理内存空间
13.4.2 地址映射机构
13.4.3 页表的缓存——快表
13.4.4 页表的存储及二级页表
13.4.5 采用虚拟存储技术的优点
13.5 ARM的虚拟存储管理
13.5.1 ARM的页表结构
13.5.2 访问控制
13.5.3 MMU的配置
13.5.4 页Cache和写缓冲器的设置
13.5.5 快表
13.5.6 MMU异常
13.6 习题
附录 S3C44BOX引脚描述
参考文献
MHB
ARM体系结构及其嵌入式处理器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