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传媒研究.第十一辑,新闻乱码
副标题:无
分类号:
ISBN:978780652718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南方传媒研究(第1辑):新闻乱码》主要内容包括:包括专稿、专题研讨、专栏推介、传媒人物、记者讲述、博士传媒眼、传媒经营、记者博客、传媒密码等栏目。熟悉的面孔会突然显得陌生,不信找个身边熟悉的人,直直看着他的脸,会不会有许多特征从来没留意?刚刚还在热烈地聊天,一转身能讲得出他的发型衣着吗?也许这个人并不像想的那么熟悉,经常碰到却不是真的了解。当然,这并不影响下一次你大老远就认出他,准确地喊出他的名字。报社里都是码字的高手,那么还可以做个试验,死死盯着报纸上的标题大字,只要时间足够长,这个字会变得莫名其妙。就像我们用电脑写东西久了,很多字见了认识,在电脑上也敲得出来,偏偏就是写不出来。这是模糊思维在起作用,它可以让我们快速分辨判断一些东西,而不需要了解对象的全部信息,它可以让我们简洁地直奔主题,而不需要重复那些繁杂无味的过程,它可以让我们把有限的智力和精力放在喜欢的事物上,而不需要活得那么累。因此,我们可以享受驾驶的乐趣而不必知道发动机是怎么工作的,可以享受即时移动通讯而不必知道数据是如何发送传输的,可以享受网络的服务而不必知道软件是如何设计的。因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吃一份炒鸡蛋而不必知道老母鸡是如何下蛋的,也不必认识餐馆的那个炒蛋师傅,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看一份报纸而不必知道它是如何采编制作的,也不必认识报社的那些码字工人。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简单,但有一个前提,前面讲的那些前提都是存在的。比如你呼吸正常而空气不正常,你的车行驶正常而旁边的车不正常,你视力正常而面前的事情不正常,问题就变得复杂了。再比如,你以为是熟人对方却不认得你,你以为点的是炒鸡蛋端上来的却是“纸馅包子”,你以为在读一条新闻却被流言虚惊一场,问题就复杂得超出了常规思维和个人掌控。写稿编稿要是纯粹的技术活,反而简单多了,可惜不是。报纸改版要是就改改版式版面,反而简单多了,可惜不是。要是买个现成的软件,报纸就变成数字报,反而简单多了,可惜不是。
目录
卷首
曹轲 解放思想的新闻乱码
特稿
杨兴锋 数字化时代南方报业聚合战略构想
专稿
支庭 荣浮世传媒春犹卷
——捕捉奔向奥运中国年的12个瞬间
李红平 从“监督者”,到“报道者”
——南方周末在2007年的一些尝试
专题研讨[少年杀母事件]
[编辑]
蒋志高 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记者]
林珊珊 我让一个人重温了一遍悲剧
[评论]
宋志标 这是谁的“少年杀母事件”?
李海鹏 有弱点,更有灿烂光彩
李梁 大胆创新 小心尝试
——《少年杀母事件》报道文本评析
南都深度对《少年杀母事件》的讨论
[网论]
《少年杀母事件》网友意见PK
专栏推介[南都网眼]
王星 给网络提出的问号划上句号
——南都《网眼》编辑自述
谭人玮 寻找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价值
滕朋 另眼看“网眼”
——互动的角度
传媒人物
长平 我的怯懦和无能
刘天昭 悲观的长平
主编谈理念
陈朝华 娱乐精神与专业态度
记者讲述
曹筠武 《系统》采访幕后
《系统》其实是网络版的《1984》
——网民看《系统》
卢斌 采访水危机:开采真相的富矿
喻尘 他们的身影没有远去
傅剑锋 我如何“侦破”《神雕之死》
张蜀梅 我的艾滋妈妈朋友
采写编
[记者思考]
杨晓红 许霆案:热点新闻我们该做什么?
周皓 [编辑心得]
谢冰 社会新闻的策划与拓展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
麦倩明 猪年猪事
钟怡群 ——也谈专业媒体在公众事件中的影响力扩散
劳锦华
赵威
博士传媒眼
郭全中 外来媒体如何拓展增量空间
——以东莞市场为例
媒介融合
易海燕 南都多媒体报道模式及其实践
——以2007年11月16日“年画虎事件”为例
传媒经营
吴锋 2007年中国报刊发行八大创新
传媒观察
文长辉 媒介“互文性”:新的“意义链”的开发
记者博客
宋志标 被围困的人群,正历险的社会
杨学涛 大时代,小记者,老编辑
傅剑锋 做编辑以来最兴奋的一次操作
方李敏 年度国际传媒人物当属默多克
彭晓芸 病症时代的非正常事件
传媒密码
张志安 这些人,那些事,我们的时代
——关于深度报道的一些历史碎片
传媒资讯
业界资讯
曹轲 解放思想的新闻乱码
特稿
杨兴锋 数字化时代南方报业聚合战略构想
专稿
支庭 荣浮世传媒春犹卷
——捕捉奔向奥运中国年的12个瞬间
李红平 从“监督者”,到“报道者”
——南方周末在2007年的一些尝试
专题研讨[少年杀母事件]
[编辑]
蒋志高 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记者]
林珊珊 我让一个人重温了一遍悲剧
[评论]
宋志标 这是谁的“少年杀母事件”?
李海鹏 有弱点,更有灿烂光彩
李梁 大胆创新 小心尝试
——《少年杀母事件》报道文本评析
南都深度对《少年杀母事件》的讨论
[网论]
《少年杀母事件》网友意见PK
专栏推介[南都网眼]
王星 给网络提出的问号划上句号
——南都《网眼》编辑自述
谭人玮 寻找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价值
滕朋 另眼看“网眼”
——互动的角度
传媒人物
长平 我的怯懦和无能
刘天昭 悲观的长平
主编谈理念
陈朝华 娱乐精神与专业态度
记者讲述
曹筠武 《系统》采访幕后
《系统》其实是网络版的《1984》
——网民看《系统》
卢斌 采访水危机:开采真相的富矿
喻尘 他们的身影没有远去
傅剑锋 我如何“侦破”《神雕之死》
张蜀梅 我的艾滋妈妈朋友
采写编
[记者思考]
杨晓红 许霆案:热点新闻我们该做什么?
周皓 [编辑心得]
谢冰 社会新闻的策划与拓展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
麦倩明 猪年猪事
钟怡群 ——也谈专业媒体在公众事件中的影响力扩散
劳锦华
赵威
博士传媒眼
郭全中 外来媒体如何拓展增量空间
——以东莞市场为例
媒介融合
易海燕 南都多媒体报道模式及其实践
——以2007年11月16日“年画虎事件”为例
传媒经营
吴锋 2007年中国报刊发行八大创新
传媒观察
文长辉 媒介“互文性”:新的“意义链”的开发
记者博客
宋志标 被围困的人群,正历险的社会
杨学涛 大时代,小记者,老编辑
傅剑锋 做编辑以来最兴奋的一次操作
方李敏 年度国际传媒人物当属默多克
彭晓芸 病症时代的非正常事件
传媒密码
张志安 这些人,那些事,我们的时代
——关于深度报道的一些历史碎片
传媒资讯
业界资讯
南方传媒研究.第十一辑,新闻乱码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