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副标题:无

作   者:黄忏华著

分类号:

ISBN:978750602722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黄忏华著《西洋哲学史纲》,以“东方”(中国、埃及、印度)与“西 方”(希腊)为世界哲学之“两大潮流”,此两大潮流只有“结合”方能“ 树立一种调和而且一致底人生观,指示人生底高远的途径”。“结合”东西 方哲学而求“高远”,是其《西洋哲学史》一书绍介西洋哲学之目标,亦是 本书绍介西洋哲学之目标。 本书在民国二十六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系中山文化教育馆编“中山文 库”之一。全书以古代、中世、近世、现代之框架,叙述两千余年间西洋哲 学之发展史。 高山杉认为黄忏华介绍西洋哲学“不很详细”,但却贯穿着“意图统一 科学和宗教的精神”,并认为“他对普及哲学常识的提倡,还是很有见识的 ”。

目录

目录
绪论
一 哲学以前
二 西洋哲学底时代的区分
第一编 古代哲学
第一章 序说
第二章 创始时代底哲学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米利都学派底一元的物活论
一 泰利士(泰勒斯)
二 亚诺芝曼德(阿那克西曼德)
三 亚诺芝曼尼(阿那克西美尼)
第三节 埃理亚学派(爱利亚学派)底泛神论同实体一元论
一 芝诺芬尼(克塞诺芬尼)
二 巴门尼底斯(巴门尼德)
三 美利瑟斯(麦里梭)
四 芝诺
第四节 毕达哥拉斯同毕达哥拉斯学派底数理论
一 数理论
二 天文学
第五节 赫拉颉利图斯(赫拉克利特)底活动一元论
第六节 恩拍多克利(恩培多克勤)底元素论
第七节 琉息帕斯同德谟颉利图底原子论
一 琉息帕斯(留基波)
二 德谟颉利图(德谟克利特)
第八节 亚拿萨哥拉(阿那克萨戈拉)底二元论
第三章 启蒙时代底哲学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哲人学派底知识论及其他
一 勃洛大哥拉(普罗泰戈拉)
二 哥尔期亚(高尔吉亚)
三 喜庇亚(希皮亚斯)
第三节 苏格拉底底概念论及其他
一 概说
二 辩证法
三 知德合一论
四 小苏格拉底学派
第四章 组织时代底哲学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柏拉图底理型论及其他
一 概说
二 理型论同物理学
三 伦理学
四 政治学
五 宗教论
六 艺术论
七 晚年底意见
八 阿加的米学派
第三节 亚理斯多德(亚里士多德)底实在论及其他
一 概说
二 论理学
三 形而上学
四 物理学
五 伦理学
六 政治学
七 艺术论和宗教论
八 逍遥学派
第五章 伦理时代底哲学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斯多亚学派
一 概说
二 论理学
三 物理学
四 伦理学
五 政治学
第三节 伊壁鸠鲁学派
一 论理学
二 物理学
三 伦理学
第四节 怀疑学派
一 比罗(皮浪)
二 阿塞息雷阿(阿凯克劳西)
三 卡尼亚低(卡涅阿德斯)
四 厄尼西低墨(埃奈西德穆)
第五节 折衷学派
一 斯多亚学派底折衷的倾向
二 阿加的米学派底折衷的倾向
三 逍遥学派底折衷的倾向
第六章 宗教时代底哲学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新毕达哥拉斯学派
第三节 毕达哥拉斯化底柏拉图学派
第四节 犹太的希腊哲学派
第五节 新柏拉图学派
一 柏罗提挪(普罗提诺)
二 占布力察斯
三 蒲罗克鲁(普罗克洛斯)
第二编 中世哲学
第一章 序说
第二章 原始基督教
第三章 教父哲学
第一节 尼西亚会议以前底教父哲学
一 唯知派
二 护教派
三 正教派
第二节 尼西亚会议以后底教父哲学
奥古斯丁
第四章 学林哲学
第一节 学林哲学底创立时代
一 伊烈基那(埃里格纳)
二 安瑟伦
三 实在论和唯名论
第二节 学林哲学底全盛时代
一 托马斯(托马斯·阿奎那)
二 邓·斯各脱斯(邓斯·司各特)
第三节 学林哲学底衰颓时代
奥坎
第三编 近世哲学
第一章 序说
第二章 过渡时代底哲学
第一节 古代哲学底复兴
第二节 通神学魔术神秘说和宗教改革
第三节 意大利底自然哲学
第四节 自然科学底创立和政治法律学派底勃兴
第三章 康德以前底哲学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近世经验论底诞生
一 培根
1 新学问底特质
2 偶像论
3 归纳法
4 伦理上底见解
二 霍布斯
1 唯物论和机械观
2 感觉论
3 国家论
第三节 唯理论底开展
一 笛卡儿(笛卡尔)
1 真理底标准
2 神及外物底存在
3 精神和物体底二元论
二 笛卡儿底后继者
1 格林克斯
2 麦尔伯兰基(马勒伯朗士)
三 斯宾挪莎(斯宾诺莎)
1 几何学的方法
2 神即自然
3 属性及样相
4 知识论
5 对于神底智力的爱
四 来布尼兹(莱布尼茨)
1 力
2 单子和表现
3 微小表象和宇宙底大调和
4 辩神论
5 单子底阶级
6 灵魂和肉体
7 伦理说
8 认识论
第四节 经验论底开展
一 陆克(洛克)
1 认识论底先驱者
2 观念底起源
3 观念底认识论的价值
4 认识底种类
二 柏克立(贝克莱)
1 视觉新论——第一次性质底否定——物质的实体底否定
2 唯心论(精神论)
三 休谟
1 印象和观念
2 因果观念底批评
3 实体观念底批评
4 神学
5 怀疑论和唯理论底要素
第五节 启蒙期底哲学一般
一 总说
二 英国底启蒙思想
1 自然神教运动
2 伦理哲学
3 唯物论的世界观
三 法国底启蒙思想
1 感觉论
2 唯物论
3 福耳特耳(伏尔泰)
4 卢梭
四 德国底启蒙思想
第四章 康德及康德以后底哲学
第一节 康德底哲学
一 批判哲学
二 纯粹理性批判——知识论
1 先验的感觉论
2 先验的论理学
a 先验的分析学
b 先验的辩证法
三 实践理性批判——道德论及宗教论
1 实践理性和道德的神学
2 伦理学
四 判断力批判——美学及目的论
1 美学
2 目的论
第二节 康德以后底哲学
一 席勒尔(席勒)
艺术的理想主义
二 歌德
1 人性论
2 宇宙观
3 艺术观和学术观
4 人生观
三 斐希特
道德意志一元论——伦理的唯心论
四 谢林
1 谢林哲学底特色——艺术至上主义
2 同一——自然和精神底同一
3 自然哲学
4 精神哲学
五 诗莱尔马哈(施莱艾尔马赫)
1 宗教论
2 神和世界 个人和绝对底关系
六 黑智尔(黑格尔)
1 黑智尔底立场——论理的唯心论
2 绝对者——论理的理性
3 论理学
a 存在
b 本质
c 概念
4 自然哲学
(一) 无机界
(二) 物理化学界
(三) 有机界
5 精神哲学
a 主观精神
b 客观精神
c 绝对精神
(一) 艺术
(二) 宗教
(三) 哲学
七 黑智尔底反对者
八 赫尔巴特
1 实在论哲学底任务(概念的修整)哲学底问题
2 形而上学
3 心理学
4 美学
九 叔本华
1 叔本华底立场——主意主义——意志和表象底世界
2 厌世观
3 解脱论——艺术——伦理——宗教
第五章 十九世纪后半期底哲学
第一节 黑智尔学派底分裂及唯物论底勃兴
(甲) 黑智尔学派底分裂
一 司特老司(施特劳斯)
二 费儿巴黑(费尔巴哈)
三 马克斯(马克思)
(乙) 唯物论底勃兴
第二节 自然科学的唯心论
一 朗格
二 费希奈尔(费希纳)
物心并行论
三 陆宰(洛采)
泛心论
包尔生底主意主义
四 哈特曼
无意识哲学
五 冯特
1 哲学底定义
2 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
3 唯心的一元论——意志本位底唯心论
4 全体意志
第三节 英法底实证哲学
一 实证哲学以前底概观
二 孔德
1 实证论
2 知识发达底三阶段
3 科学底分类
4 伦理学及人道教
三 穆勒
1 穆勒哲学底根本精神
2 论理学
3 伦理学
四 斯宾塞
1 不可知论
2 进化论
3 进化论的快乐说
达尔文底生物进化论
第四节 英法底唯心论(精神主义)及观念论(理想主义)
(甲) 英国底新黑智尔学派
一 格林
1 永久的自意识说——神本主义
2 自我实现说——人格主义
(乙) 法国底新唯心论派新批判论派及其他
一 拉魏孙及塞克累坦
艺术的道德的宇宙观
二 雷诺维也(勒努维耶)
现象论
三傅叶(傅耶)
观念力论
四 居约
生命主义
第四编 现代哲学
第一章 序说
第二章 德奥哲学
第一节 精神生活底哲学
一 倭铿(奥伊肯)
1 精神生活
2 精神生活底体验
3 精神生活和宗教
第二节 超人哲学
一 尼采
1 超人
2 权力意志
第三节 经验主义底哲学——新实证的知识论
一 马赫
1 感觉一元论
2 科学基于思惟底经济说
二 阿梵那流斯(阿芬那留斯)
最小劳力底原理
第四节 新康德学派
(甲) 马尔堡学派
一 柯亨
1 先验主义
2 纯粹认识底论理学
3 纯粹意志底伦理学
4 纯粹感情底美学
5 宗教哲学——综合统一纯粹论理学纯粹伦理学纯粹美学底哲学
二 拿托尔伯(纳托尔普) 许丹姆拉(施塔姆勒) 喀西野(卡西尔)
(乙) 西南学派
一 文德尔班
1 哲学底定义——普遍妥当的价值底学问价值底概念
2 哲学底体系
3 自然科学和历史 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文化哲学)
4 认识哲学
5 伦理哲学
6 艺术哲学
7 宗教哲学
二 黎卡特(李凯尔特)
超越的价值和规范意识
三 拉斯克
新二元论——形相质料关系论
第五节 德奥学派
一 波尔查诺
客观的论理主义 文章自体 表象自体 真理自体
二 布霖塔诺(布伦塔诺)
精神现象论 对象和作用
三 迈农
对象论
四 特瓦道斯基(特瓦尔托夫斯基)
表象论作用内容对象底区别
五 胡塞尔
现象学
六 谢勒
实质的价值伦理学
七 尼高来·哈特曼
认识论的形而上学
八 海德格(海德格尔)
存在学
第六节 精神科学派
一 狄尔泰
1 体验主义底哲学
2 精神科学论
二 许普朗格(施普朗格)
1 构造底心理学
2 生活底形式
杜里舒(德里施)底新生机论
第三章 法意哲学
第一节 现代法国底科学的理想主义哲学
一 鲍特鲁
1 自然法则底偶然性
2 神秘的一大创造
二 柏格森
1 法国哲学底诗的神秘的精神
2 纯粹绵延
3 创造的进化
4 直观主义
5 生命哲学
第二节 意大利底新黑智尔学派
一 克洛企(克罗齐)
二 靳第来(金蒂莱)
第四章 英美哲学
第一节 现代英国底理想主义哲学
一 卜拉德赉(布拉德雷)
1 绝对——多样底统一
2 直接经验——没有主观客观对立底灵的直观
二 薄山克(鲍桑葵)
统一的全体 美的经验
三 罗益世(罗伊斯)
1 宇宙底根本实在——意志
2 忠诚底哲学
何易孙底大我
第二节 实用主义
一 实用主义概观
二 詹姆士
1 实用主义
2 根本经验论
3 意识论
4 个性的自我(个我)——狭义的意识
5 个我底职能
6 观念底作用
7 感情底满足
8 真理底或然性
三 杜威
1 工具主义
2 实验主义
3 创造的智慧
4 经验和自然
四 席勒尔(席勒)
1 人本主义
2 真理观
3 实在观
第三节 新实在论
一 新实在论概观
二 新实在论底特征
三 柏雷
1 内在论
2 独立论
3 实在底消极的证明
4 实在底积极的证明
四 罗素
1 论理的原子论
2 实在
3 感觉与料
4 论理的法则
五 怀特海
有机体说
第四节 批判的实在论
参考书目
附录
译名对照表
后记
图片目录
目录前
荷马的礼赞
俄狄浦斯
众神之巅
希腊哲学的策源地米利都
苏格拉底之死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托勒密地球中心说
中世纪经院哲学
《上帝之城》的插页
人体比例图
对人与宇宙的探求
培根像
伽利略像
牛顿像
康德像
黑格尔像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绪论

赫西奥德像
康德像
第一编 古代哲学
《雅典学园》
泰利斯像
爱利亚的芝诺
毕达哥拉斯像
以弗所的阿耳忒弥斯神庙复原图
德谟克利特肖像(邮票)
阿那克萨戈拉像
高尔吉亚像
三等分角问题
苏格拉底像
犬儒学派的木桶生活
柏拉图像
柏拉图学园
洞穴喻
亚里士多德像
亚里士多德为亚历山大授课图
基利斯波像
电脑复原的画廊图
伊壁鸠鲁像
皮浪
亚历山大图书馆想象图
普鲁塔克著作的插图
希帕蒂娅像
波菲利像
第二编 中世哲学
西斯廷的圣母
殉道者查斯丁马提像
奥里根像
奥古斯丁像
安瑟伦像
1776年的巴黎圣母院(局部)
伊本·西那像
阿奎那像
阿维尼翁教皇宫
奥卡姆剃刀
第三编 近世哲学
星夜
蒙田像
哥白尼像
伽利略像
培根的父亲尼古拉·培根
培根像
笛卡尔纪念币
《几何学》首页
斯宾诺莎像
莱布尼茨像
《伏羲先天图》与二进制
沃尔夫比特尔的宫廷图书馆
洛克像
贝克莱像
休谟像
《人性论》书影
16世纪欧洲人想象中的地球与大海
沙夫茨伯里伯爵像
普利斯特里制造氧气的装置
杜尔哥像
巴黎先贤祠
初版《纯粹理性批判》书影
哥尼斯堡的康德雕像
星云说示意图
人民版《判断力批判》封面
赫尔德像
席勒故居
歌德和席勒
歌德在罗马平原上
费希特像
谢林像
哈勒大学的古典主义主楼
黑格尔像
黑格尔在柏林大学
研究《精神现象学》
商务版《哲学史讲演录》封面
班堡
科隆大教堂
哥廷根的精神象征
叔本华像
初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书影
耶稣像
费尔巴哈像
马克思在书房
朗格像
费希纳像
莱比锡大学
哈特曼像
冯特像
1909年莱比锡大学心理实验室平面图
法国大革命
孔德像
初版《实证主义哲学》封面
原版《逻辑体系》
斯宾塞像
友谊乃庇护之树(贺卡)
牛津大学的万灵学院
蒙彼利埃大剧院
尼斯
第四编 现代哲学
人生之舞
奥伊肯像
尼采像
“尼采之路”
马赫像
苏黎世大学
柯亨像
马堡大学
文德尔班像
弗莱堡大学校徽
李凯尔特像
拉斯克像
波尔查诺像
迈农像
胡塞尔像
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
海德格尔像
狄尔泰像
柏林大学图书馆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柏格森在书房
克罗齐像
牛津大学之默顿学院
圣安德鲁斯大学
罗伊斯像
加利福尼亚大学校徽
詹姆士像
杜威像
席勒像
亚历山大像
普林斯顿大学
罗素像
怀特海像
《数学原理》的书影
I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