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该书从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历史回顾,西方文体论的历史回顾,文体作为系统,文体的功能以及文体的创造等诸方面,对文体问题做了系统的,全方位的考察。
作者构思的严整,立论的锐意求新,将中、西方文论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及说理的透彻细腻、行文中深沉的历史感,是该书的突出特点,也是其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之所在。
目录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历史回顾
一 文体概念的涵义
(一) 文体的第一层次——体裁的规范
(二) 文体的第二层次——语体的创造
(三) 文体的第三层次——风格的追求
二 文体变异诸因素
(一) “文章体制,与时因革”——文体演变的外部因素
(二)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文体演变的内部因素
(三) 旧体难出新意,遁而作他体——文体演变的自身因素
第二章 西方文体论的历史回顾
一 西方文体问题源始
(一) style(文体)词源考察
(二) 从雄辩术修辞到诗学修辞
二 西方文体概念述评
(一) 文体概念的分歧
(二) 广义的文体与狭义的文体
(三) 文学文体概念诸说
1 语言体式说
2 主观说
3 客观说
4 统一说
三 文体类型
四 二十世纪西方文体学的走向
(一) 不标榜文体的文体研究
(二) 英美新批评派与诗歌文体研究的进展
(三) 文体研究的新走向
第三章 文体作为系统
一 文体的呈现层面
(一) 体裁
1 体裁概念和体裁意识
2 文学体裁的分类
(二) 语体
1 规范语体
2 自由语体
(三) 风格
1 风格的涵义
2 风格的分类
二 文体的深隐原因
(一) 文体与客观因素
1 文体与时代因素
2 文体与民族因素
3 文体与阶级因素
4 文体与文学传统
(二) 文体与主观因素
1 文体与先天素质
2 文体与人格素质
3 文体与审美素质
第四章 文体的功能
一 文体功能的产生
(一) 文体功能与作家的心理素质
1 联想与文体功能
2 通感与文体功能
3 直觉与文体功能
(二) 文体功能与语言特点及秩序
1 文体功能与语言特点
2 文体功能与语言秩序
(三) 文体功能与读者接受
1 文体功能与读者的审美趣味
2 文体功能与读者的心理定势
二 文体功能诸层面
1 语言性质与文体功能诸层面
2 文体的表意功能、表象功能和表现功能
三 文体表现功能的多样性
(一) 意蕴模式
(二) 意境模式
(三) 象征模式
第五章 文体的创造
一 文体创造观念的历史回顾
(一) 美在于内容,文体创造是形式对内容的消极呈现
(二) 美在于形式,文体创造是语言的自我生成
(三) 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文体创造是形式与内容的相互适应
二 文体创造原则: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矛盾
(一) 题材、内容、形式及其边界线
(二) 题材吁求形式
(三) 形式征服题材
三 文体创造原则的心理学内涵
(一) 形式征服题材——审美情感生成——文体形成
(二) 题材超越形式——审美情感的消失——文体消解
后记
导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历史回顾
一 文体概念的涵义
(一) 文体的第一层次——体裁的规范
(二) 文体的第二层次——语体的创造
(三) 文体的第三层次——风格的追求
二 文体变异诸因素
(一) “文章体制,与时因革”——文体演变的外部因素
(二)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文体演变的内部因素
(三) 旧体难出新意,遁而作他体——文体演变的自身因素
第二章 西方文体论的历史回顾
一 西方文体问题源始
(一) style(文体)词源考察
(二) 从雄辩术修辞到诗学修辞
二 西方文体概念述评
(一) 文体概念的分歧
(二) 广义的文体与狭义的文体
(三) 文学文体概念诸说
1 语言体式说
2 主观说
3 客观说
4 统一说
三 文体类型
四 二十世纪西方文体学的走向
(一) 不标榜文体的文体研究
(二) 英美新批评派与诗歌文体研究的进展
(三) 文体研究的新走向
第三章 文体作为系统
一 文体的呈现层面
(一) 体裁
1 体裁概念和体裁意识
2 文学体裁的分类
(二) 语体
1 规范语体
2 自由语体
(三) 风格
1 风格的涵义
2 风格的分类
二 文体的深隐原因
(一) 文体与客观因素
1 文体与时代因素
2 文体与民族因素
3 文体与阶级因素
4 文体与文学传统
(二) 文体与主观因素
1 文体与先天素质
2 文体与人格素质
3 文体与审美素质
第四章 文体的功能
一 文体功能的产生
(一) 文体功能与作家的心理素质
1 联想与文体功能
2 通感与文体功能
3 直觉与文体功能
(二) 文体功能与语言特点及秩序
1 文体功能与语言特点
2 文体功能与语言秩序
(三) 文体功能与读者接受
1 文体功能与读者的审美趣味
2 文体功能与读者的心理定势
二 文体功能诸层面
1 语言性质与文体功能诸层面
2 文体的表意功能、表象功能和表现功能
三 文体表现功能的多样性
(一) 意蕴模式
(二) 意境模式
(三) 象征模式
第五章 文体的创造
一 文体创造观念的历史回顾
(一) 美在于内容,文体创造是形式对内容的消极呈现
(二) 美在于形式,文体创造是语言的自我生成
(三) 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文体创造是形式与内容的相互适应
二 文体创造原则: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矛盾
(一) 题材、内容、形式及其边界线
(二) 题材吁求形式
(三) 形式征服题材
三 文体创造原则的心理学内涵
(一) 形式征服题材——审美情感生成——文体形成
(二) 题材超越形式——审美情感的消失——文体消解
后记
文体与文体的创造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