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电源材料

副标题:无

作   者:吴宇平,张汉平,吴锋等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12202645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绿色电源作为新型绿色能源材料重要方向之一,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及时了解该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对发展与绿色电源密切相关的各项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从绿色能源材料出发,在介绍各类绿色电池材料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工艺基础上,重点叙述了锂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太阳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各类绿色电源关键材料的制备、结构和应用。本书概念清楚,思路清晰,内容全面,易于读者理解。    本书对从事电池及先进能源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人员而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及实践指导意义,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绿色电源的种类、发展及其意义
1.1.1 绿色电源的发展
1.1.2 发展绿色电源的意义
1.2 电源中有关木语的说明
1.3 锂离子电池
1.3.1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和原理
1.3.2 锂离子电池的种类及其特点
1.3.3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
1.4 Ni-MH电池
1.4.1 Ni-MH电池的发展过程
1.4.2 Ni-MH电池的构成和原理
1.4.3 Ni-MH电池的特点
1.5 燃料电池
1.5.1 燃料电池的种类
1.5.2 燃料电池的优点
1.6 金属空气电池
1.7 太阳能电池
1.7.1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1.7.2 太阳能电池的特点
1.7.3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1.8 超级电容器
参考文献
第2章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要求及其种类
2.2 氧化钴锂正极材料
2.2.1 氧化钴锂的物理性能
2.2.2 氧化钴锂的制备方法
2.2.3 氧化钴锂的热稳定性
2.2.4 氧化钴锂的电化学性能
2.2.5 氧化钴锂的改性
2.3 氧化镍锂正极材料
2.3.1 氧化镍锂的物理化学性能
2.3.2 氧化镍锂正极材料的制备
2.3.3 氧化镍锂的电化学性能
2.3.4 氧化镍锂的改性
2.4 氧化锰锂正极材料
2.4.1 氧化锰锂的种类
2.4.2 层状结构氧化锰锂
2.4.3 尖晶石结构氧化锰锂
2.5 三元复合正极材料
2.5.1 〓的结构
2.5.2 〓的电化学反应特征
2.5.3 合成方法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5.4 〓的掺杂改性
2.5.5 〓的同系物
2.6 钒的氧化物
2.6.1 α-V?O?及其锂化衍生物
2.6.2 〓
2.7 5V正极材料
2.8 多原子阴离子正极材料
2.8.1 橄榄石结构LiFePO?
2.8.2 层状结构VOPO?
2.8.3 NASICON的多原子阴离子正极材料
2.84 其他多原子阴离子正极材料
参考文献
第3章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3.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及其种类
3.2 碳材料
3.2.1 碳材料的晶体结构
3.2.2 碳材料的表面结构
3.3 石墨化碳材料
3.3.1 石墨化碳材料的种类
3.3.2 锂在石墨化碳材料中的插入行为
3.3.3 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珠
3.3.4 天然石墨
3.3.5 石墨化碳纤维
3.4 无定形碳材料
3.4.1 小分子裂解碳
3.4.2 聚合物裂解碳
3.4.3 无定形碳材料的改性
3.4.4 其他无定形碳材料
3.4.5 锂在无定形碳材料中的贮存机理
3.5 碳纳米管
3.6 锂离子电池非碳基负极材料
3.6.1 氮化物
3.6.2 硅基负极材料
3.6.3 锡基负极材料
3.6.4 其他碳基负极材料
参考文献
第4章 锂离子电池非水液体电解质
4.1 锂离子电池对液体电解质的要求
4.2 非水液体电解质电导的影响因素
4.3 一些有机溶剂的物理性能
4.4 电解质锂盐
4.5 电解液的离子导电性能
4.6 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几个因素
4.6.1 电化学窗口
4.6.2 电解液与电极的反应
4.7 常用电解液体系对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4.7.1 丙烯碳酸酯电解液体系
4.7.2 乙烯碳酸酯电解液体系
4.8 功能性有机电解液添加剂
4.8.1 防止过充电添加剂
4.8.2 阻燃性电解液
4.8.3 改善SEI膜
4.8.4 减少酸含量
4.8.5 增加电导率
4.8.6 改善低温性能
参考文献
第5章 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
5.1 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及分类
5.2 聚合物电解质的相结构
5.3 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模型
5.4 聚氧化乙烯
5.4.1 全固态聚氧化乙烯电解质
5.4.2 聚氧化乙烯基凝胶电解质
5.5 聚丙烯腈系聚合物电解质
5.6 聚甲基丙烯酸酯
5.7 含氟聚合物电解质
参考文献
第6章 锂离子电池无机固体电解质
6.1 无机固体电解质
6.2 无机电解质的导电理论
6.3 晶体电解质
6.4 玻璃态电解质
6.4.1 氧化物玻璃态电解质
6.4.2 硫化物玻璃态电解质
6.5 玻璃陶瓷固体电解质
6.6 熔融盐电解质
参考文献
第7章 Ni-MH电池正极材料
7.1 Ni-MH电池正极材料的种类
7.2 Ni(OH)?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7.3 α-Ni(OH)?
7.3.1 α-Ni(OH)?的结构
7.3.2 α-Ni(OH)?的电化学性能
7.3.3 α-Ni(OH)?的充电产物γ-NiOOH的性能
7.3.4 α-Ni(OH)?的改性
7.4 β-Ni(OH)?
7.4.1 β-Ni(OH)?的结构
7.4.2 β-Ni(OH)?的电化学性能
7.4.3 β-Ni(OH)?的充电产物β-NiOOH的性能
7.4.4 β-Ni(OH)?的改性
7.5 其他正极材料
7.6 正极的制备工艺
7.6.1 烧结式氧化镍制造工艺
7.6.2 发泡镍填充α-Ni(OH)?工艺
7.6.3 纤维镍填充α-Ni(OH)?工艺
参考文献
第8章 贮氢负极材料
8.1 AB?型贮氢合金
8.1.1 表面层的作用
8.1.2 LaNi?系贮氢合金
8.1.3 MlNi?系贮氢合金
8.1.4 MmNi?系贮氢合金
8.1.5 〓系贮氢合金
8.2 AB?型贮氢合金
8.2.1 AB?型合金的制备和物理性能
8.2.2 AB?型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8.2.3 AB?型合金的改性
8.3 镁基贮氢合金
8.3.1 Mg?Ni及其改性
8.3.2 MgNi?及其改性
8.3.3 镁基复合贮氢材料
8.4 钛基贮氢合金
8.5 贮氢碳材料
8.5.1 单壁碳纳米管
8.5.2 多壁碳纳米管
8.5.3 石墨纳米纤维贮氢
8.6 其他贮氢材料
8.7 贮氢负极的成型工艺
8.7.1 塑料黏结压膜工艺
8.7.2 发泡镍填充工艺
8.7.3 黏结拉浆工艺
参考文献
第9章 Ni-MH电池的电解质
9.1 液体电解质的导电行为
9.2 液体电解质对Ni-MH电池性能的影响
9.3 液体电解质的改性
9.4 凝胶电解质
9.5 凝胶电解质对聚合物的要求及其优点
9.6 凝胶电解质的种类
9.6.1 聚氧化乙烯基凝胶电解质
9.6.2 聚乙烯醇基凝胶电解质
9.6.3 聚丙烯酸基凝胶电解质
9.6.4 其他类型的电解质
9.7 凝胶电解质对Ni-MH电池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10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0.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及其原理
10.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
10.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原理
10.2 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
10.2.1 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性能要求
10.2.2 质子交换膜的分类
10.2.3 全氟磺酸膜
10.2.4 部分氟化PEM
10.2.5 非氟化PEM
10.2.6 酸碱高分子膜
10.2.7 复合膜
10.2.8 无机固体酸质子交换膜
10.3 阴极(氧电极)氧催化剂
10.3.1 Pt催化剂及其改性
10.3.2 非贵金属催化剂
10.3.3 氧电极结构
10.4 阳极(氧化)催化剂
10.4.1 阳极催化原理
10.4.2 H?/CO体系含Pt氧化催化剂
10.4.3 其他催化剂
10.4.4 阳极膜电极的制作方法
参考文献
第11章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
11.1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发展史及其原理
11.2 阳极材料
11.2.1 Pt基阳极催化剂
11.2.2 其他催化剂
11.3 阴极材料
11.4 聚合物膜材料
11.4.1 聚合物膜材料及其存在的问题
11.4.2 聚合物膜材料的改进
11.4.3 离子交联聚合物膜
参考文献
第12章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12.1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12.2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原理和结构
12.2.1 H?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12.2.2 重整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12.3 阳极
12.3.1 Ni基催化剂的结构及其作用原理
12.3.2 Ni基催化剂的改进
12.4 阴极
12.4.1 阴极催化剂的种类
12.4.2 NiO阴极催化剂
12.4.3 含锂复合氧化物阴极催化剂
12.4.4 他氧化物阴极催化剂
12.5 隔膜
12.5.1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对隔膜的要求
12.5.2 LiAlO?
12.6 电解质
12.6.1 电解质的流失
12.6.2 电解质的改进
12.7 导电双极板
参考文献
第13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13.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原理及其特点
13.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
13.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结构
13.3.1 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13.3.2 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13.3.3 瓦楞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13.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
13.5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
13.6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固体电解质
13.6.1 ZrO?基电解质
13.6.2 CeO?基电解质
13.6.3 LaGaO?基固体电解质
参考文献
第14章 其他类型的燃料电池
14.1 碱性燃料电池
14.1.1 碱性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
14.1.2 碱性燃料电池的发展
14.1.3 碱性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
14.1.4 碱性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
14.2 磷酸燃料电池
14.2.1 磷酸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
14.2.2 磷酸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
14.2.3 磷酸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
14.2.4 磷酸燃料电池电极的制备
14.3 再生氢氧燃料电池
14.3.1 再生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
14.3.2 分开式再生氢氧燃料电池
14.3.3 综合式再生氢氧燃料电池
14.3.4 可逆式再生氢氧燃料电池
14.4 生物燃料电池
参考文献
第15章 金属空气电池
15.1 空气电极
15.1.1 电极组成及成分的影响
15.1.2 外界环境的影响
15.2 空气电极催化剂
15.2.1 铂及其合金
15.2.2 银
15.2.3 金属螯合物
15.2.4 锰氧化物
15.2.5 钙钛矿型氧化物
15.3 锌空气电池
15.3.1 概述
15.3.2 锌空气电池工作原理
15.3.3 锌空气电池的结构和制造
15.3.4 锌空气电池的性能
15.3.5 影响锌空气电池使用寿命的因素
15.4 铝空气电池
15.4.1 概述
15.4.2 铝空气电池的原理
15.4.3 铝空气电池的特点
15.4.4 铝负极的钝化与腐蚀情况
15.4.5 铝负极的活化与防腐方法
15.5 铁空气电池
15.5.1 铁空气电池的原理
15.5.2 铁空气电池的特点
15.5.3 铁电极存在的问题
15.5.4 添加剂的研究
15.6 镁空气电池
15.6.1 镁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
15.6.2 镁阳极的研究
15.6.3 电解质与添加剂
15.7 锂空气电池
参考文献
第16章 硅基太阳能电池
16.1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分类与发展
16.2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16.2.1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光电原理
16.2.2 单晶硅的制备
16.2.3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其他辅助工艺
16.2.4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改进
16.3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
16.3.1 多晶硅的制备
16.3.2 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的制造
16.3.3 多晶硅薄膜及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16.3.4 多晶硅及其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16.4 无定形硅太阳能电池
16.4.1 无定形硅的制备
16.4.2 无定形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16.4.3 无定形硅太阳能电池的改性
16.4.4 电化窗口的改性
16.4.5 无定形硅太阳能电池的一些工艺改进
16.4.6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参考文献
第17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17.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原理与优点
17.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17.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17.1.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优点
17.2 染料敏化剂
17.2.1 无机敏化剂
17.2.2 吡啶钌类染料敏化剂
17.2.3 酞菁类染料敏化剂
17.2.4 纯有机染料敏化剂
17.2.5 其他染料敏化剂
17.2.6 染料敏化剂的研发方向
17.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电极
17.3.1 纳米晶二氧化钛薄膜的性质与制备
17.3.2 纳米晶二氧化钛薄膜的改性
17.3.3 其他材料电极
17.4 电解质
17.4.1 液体电解质
17.4.2 凝胶电解质
17.4.3 固体电解质
17.5 对电极
17.6 导电玻璃
参考文献
第18章 其他类型的太阳能电池
18.1 GaAs太阳能电池
18.1.1 GaAs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特点
18.1.2 GaAs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18.1.3 GaAs太阳能电池的种类
18.1.4 GaAs太阳能电池的应用
18.1.5 GaAs多结聚光太阳能电池
18.1.6 GaAs多结电池的发展方向
18.2 CdTe/CdS太阳能电池
18.2.1 CdTe/CdS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木
18.2.2 CdTe/CdS太阳能电池的热处理
18.3 CuInSe?(CIS)和〓太阳能电池
18.3.1 CuInSe?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18.3.2 Na、O元素的作用
18.3.3 CIGS薄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8.4 有机太阳能电池
18.4.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优缺点
18.4.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种类
18.4.3 有机太阳能的趋势及发展
参考文献
第19章 超级电容器
19.1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19.2 碳材料系列
19.2.1 活性炭粉末
19.2.2 活性碳纤维
19.2.3 碳气凝胶
19.2.4 碳纳米管
19.3 金属氧化物材料
19.3.1 贵金属氧化物
19.3.2 过渡金属氧化物
19.4 导电聚合物
19.5 复合材料
19.6 其他材料
19.6.1 Li?Ti??O??
19.6.2 LiMn?O?
19.6.3 LiCoO?
19.6.4 氮化钼
参考文献
bx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绿色电源材料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