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

副标题:无

作   者:倪哲明,陈爱民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12204843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以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对两门课程的教学内   容进行重新组织和整体架构,对基础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系统   的调整、取舍、有机整合,精简教学内容、精编课程体系,压缩篇幅、避   免重复、精简烦琐的计算推导,删除过深的理论阐述,构建全面、系统、   完整、精炼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新教学体系和内容。    本书包括化学反应基本理论,分析化学基础,气体、溶液和胶体,酸   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   原滴定法,原子结构与元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分子结构和晶体,   紫外部杉分光光度法,现代仪器分析等内容。    本书适合作为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科学、药学、生命科学、医学   及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环境工程、制药工程、轻工业及水产   等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书名页
版权页
前言页
目录页
第1章 化学反应基本理论
1.1 基本概念
1.1.1 体系与环境
1.1.2 相
1.1.3 状态和状态函数
1.1.4 过程与途径
1.1.5 热力学能、热和功
1.1.6 热力学第一定律
1.2 热化学
1.2.1 化学反应进度
1.2.2 反应热(Q)和焓(H)
1.2.3 盖斯定律
1.2.4 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反应焓变的计算
1.3 化学反应方向和吉布斯自由能
1.3.1 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因素
1.3.2 标准摩尔熵及标准摩尔反应熵变计算
1.3.3 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反应方向的最终判据
1.3.4 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ΔfGm与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ΔrGm
1.4 化学反应速率
1.4.1 反应速率理论
1.4.2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1.4.3 基元反应和质量作用定律
1.4.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5 化学平衡及其移动
1.5.1 化学平衡及其特征
1.5.2 标准平衡常数
1.5.3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1.5.4 平衡移动
习题
第2章 分析化学基础
2.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2.1.1 分析化学的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
2.1.2 分析化学的定义
2.1.3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2.2 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2.2.1 化学分析
2.2.2 仪器分析
2.3 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
2.3.1 分析的一般过程
2.3.2 分析结果表示
2.4 滴定分析法概论
2.4.1 滴定分析基本概念
2.4.2 溶液浓度表示方法
2.4.3 滴定分析法分类
2.4.4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2.4.5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2.4.6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2.5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2.5.1 有效数字
2.5.2 有效数字的运算
2.6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2.6.1 误差与准确度
2.6.2 定量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2.7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2.7.1 随机误差分布规律
2.7.2 偏差与精密度
2.7.3 总体平均值的估计
2.7.4 可疑值的取舍
2.7.5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习题
第3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3.1 气体
3.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3.1.2 道尔顿分压定律及其应用
3.2 溶液和分散系
3.3 稀溶液的通性
3.3.1 依数性
3.3.2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3.3.3 溶液的沸点升高
3.3.4 溶液的渗透压
3.4 胶体溶液
3.4.1 溶胶的基本特征
3.4.2 溶胶的基本性质
3.4.3 溶胶粒子带电原因
3.4.4 胶团结构
3.4.5 溶胶的稳定性和凝结
3.4.6 高分子溶液与溶胶的比较
习题
第4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4.1 电解质的电离
4.1.1 离子氛
4.1.2 活度与活度系数
4.2 酸碱质子理论
4.2.1 酸、碱的基本概念
4.2.2 酸碱的相对强弱
4.3 酸碱平衡
4.3.1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4.3.2 平衡的移动
4.4 酸碱指示剂
4.4.1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4.4.2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4.5 酸碱滴定
4.5.1 滴定曲线
4.5.2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4.5.3 酸碱滴定应用示例
习题
第5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
5.1 沉淀溶解平衡
5.1.1 溶度积常数
5.1.2 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
5.2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5.2.1 同离子效应
5.2.2 盐效应
5.3 溶度积原理及其应用
5.3.1 溶度积原理
5.3.2 溶度积原理的应用
5.3.3 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
5.4 沉淀滴定法
5.4.1 莫尔法
5.4.2 佛尔哈德法
5.4.3 法扬司法
习题
第6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6.1 基本概念
6.1.1 氧化数
6.1.2 氧化与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6.1.3 原电池
6.1.4 电极电势
6.1.5 标准电极电势
6.2 电极电势的应用
6.2.1 电池反应的电动势E与ΔG的计算
6.2.2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
6.2.3 原电池的电动势E计算
6.2.4 条件电极电势
6.3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6.3.1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方向
6.3.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限度(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
6.3.3 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_a及K^■_(sp))
6.3.4 计算pH值
6.4 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
6.4.1 元素电势图
6.4.2 元素电势图的应用
6.5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6.5.1 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性
6.5.2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6.6 氧化还原滴定法
6.6.1 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曲线
6.6.2 氧化还原指示剂
6.7 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6.7.1 重铬酸钾法
6.7.2 高锰酸钾法
6.7.3 碘量法
6.7.4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习题
第7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
7.1 原子的结构
7.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7.2.1 微观粒子能量的量子化规律
7.2.2 微观粒子(电子)的运动特征
7.2.3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
7.2.4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像
7.3 多电子原子结构
7.3.1 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7.3.2 电子排布式与电子构型
7.4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7.4.1 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7.4.2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7.5 化学元素
7.5.1 元素概述
7.5.2 d区元素
7.5.3 ds区元素
习题
第8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8.1 配合物的组成与命名
8.1.1 配合物的定义
8.1.2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8.1.3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8.2 配位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8.2.1 配位化合物的平衡常数
8.2.2 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
8.3 螯合物及其特点
8.3.1 螯合物
8.3.2 螯合物的特点
8.4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及其稳定性
8.4.1 EDTA的性质及其解离平衡
8.4.2 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8.4.3 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8.5 配位滴定法
8.5.1 配位滴定曲线
8.5.2 准确滴定某一金属的条件
8.5.3 配位滴定的酸度范围
8.6 金属指示剂
8.6.1 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8.6.2 金属指示剂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8.7 配位滴定法的分类及干扰离子的消除
8.7.1 配位滴定法的分类
8.7.2 滴定干扰的消除
习题
第9章 分子结构和晶体
9.1 离子键理论
9.1.1 离子键的形成
9.1.2 离子键的性质
9.1.3 晶格能
9.2 共价键理论
9.2.1 路易斯理论
9.2.2 共价键理论
9.2.3 共价键参数
9.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9.3.1 VSEPR理论基本要点
9.3.2 分子构型与电子对空间构型的关系
9.3.3 VSPER理论预测分子构型步骤
9.4 杂化轨道理论
9.4.1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9.4.2 杂化轨道的类型
9.4.3 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
9.5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9.5.1 价键理论的要点
9.5.2 中心离子的杂化
9.5.3 价键理论的应用
9.6 分子轨道理论
9.6.1 分子轨道理论要点
9.6.2 分子轨道能级图
9.7 晶体结构
9.7.1 晶体的特征
9.7.2 晶体的内部特征
9.7.3 晶体的分类
9.7.4 离子晶体
9.7.5 分子晶体
9.7.6 金属晶体
9.7.7 原子晶体
9.7.8 多键型晶体
习题
第10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0.1 概述
10.1.1 光的基本特性
10.1.2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0.2 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
10.2.1 朗伯-比尔定律
10.2.2 吸收系数
10.2.3 影响吸收定律的因素
10.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0.3.1 光源
10.3.2 单色器
10.3.3 吸收池
10.3.4 检测器
10.3.5 信号显示器
10.4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10.4.1 显色反应及显色剂
10.4.2 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
10.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10.5.1 分光光度法的误差
10.5.2 分光光度法测量条件的选择
10.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方法
10.6.1 单组分定量分析
10.6.2 多组分定量分析
10.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
10.7.1 单组分含量测定
10.7.2 配合物组成的测定
10.7.3 弱酸解离常数测定
习题
第11章 现代仪器分析
11.1 原子发射光谱法
11.1.1 方法原理
11.1.2 仪器结构与原理
11.1.3 常见发射光谱仪简介
11.2 X射线衍射分析法
11.2.1 X射线衍射的物理学基础
11.2.2 X射线衍射方法
11.2.3 X射线衍射仪
11.3 热分析
11.3.1 热分析技术基础及定义
11.3.2 热分析方法
11.3.3 热分析的应用
11.4 气相色谱分析
11.4.1 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1.4.2 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11.4.3 气相色谱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习题
附录
附录Ⅰ 本书采用的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Ⅱ 本书使用的基本物理常数和一些常用量的符号与名称
附录Ⅲ 一些常见单质、离子及化合物的热力学函数
附录Ⅳ 一些弱电解质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
附录Ⅴ 溶度积常数(18~25℃)
附录Ⅵ 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附录Ⅶ 条件电极电势
附录Ⅷ 一些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与金属离子的羟合效应系数
附录Ⅸ 常用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无机及分析化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