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是一部剖析失败的财经专著,通过对大量失败决策内幕的介绍,教人反思许多曾经辉煌的企业和企业家:败在何处?!
目录
目录
主编的话
天上也刮风(代序)
第一部分 史玉柱与巨人集团
一、 吐露失误内幕 史玉柱承认两点:一是决策失误,摊子铺的太大;另一是管理不善,经营失控。如果从个人因素上刨根问底,史玉柱也承认对宏观形势估计不足,巨人集团一帆风顺使他过于自信,头脑发热。
二、 生活在一座孤岛上 在巨人总部大厦300平方米的总裁办公区内,史玉柱将办公室、书房、卧室、会议室、秘书室集于一体,他将自己封闭在这座孤岛上,来回踱步,冥思苦想。
三、 企业轨迹 一个来自安徽县城的孩子,30岁时名扬天下,当选“广东省第三届十位优秀科技企业家”、“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国家主席亲往视察,总理三访“巨人”,史玉柱确实创了奇迹。
四、 腰缠5个亿的一介书生 靠拼凑的4000元钱以及耗费9个月心血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系统。
五、 把家业交给别人 1994年春节刚过,史玉柱突然宣布一条惊人消息:他从管理一线退下来,请原北大方正总裁楼滨龙出任巨人集团总裁。
六、 二次创业与三大战役 史玉柱把产业多元化扩张定为二次创业的目标
七、 大厦抽干“巨人”的血 面对巨人大厦急需资金,史玉柱作出了一个违背企业行为的决定,抽调生物工程的流动资金,去支撑大厦的建设资金,活钱变成了死钱。
八、 史玉柱四面楚歌 巨人大厦非常不巧地建在三条断带上,地基工程多耗费3000万元
九、 巨人文化的内核 巨人的目标精神:中国人就要做巨人。
十、 巨人证:民营大企业病 从史玉柱的管理思路看,无不带有近代企业家的烙印,而不是一个现代企业家。
十一、 民营经济的第二次创业 城市中的民营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多数小企业与少数大企业并存的二元格局。
第二部分 姜伟与飞龙集团
一、 运用毛泽东的战术 指导广告大战 姜伟吐露当年的看家本领:一是广告轰炸,二是人海会战。
二、 四大隐患刀刀见血 被迫放弃上市 没有长远规划、没有高科技产品、资本不实资产过低、财务管理混乱
三、 自称校长 掀起“整风运动” 姜伟把飞龙变成大学,自称“校长”,称员工为“学生”。
四、 “不成功,吾宁死”欲速则不达 休整有所收效,姜伟即决定全面出击,由于管理体制并未大动,人们的状态又迅速滑向旧有运行方式里,飞龙被迫再次休整。
五、 辞母退弟 姜伟动了“黄浦生” 姜伟说,“蒋介石都不杀黄浦生,我总不能连老蒋都不如吧。”
六、 识破骗局 选择农村包围城市 准备在美国“买壳上市”险些被骗,姜伟感叹“发洋财如登天”。
七、 学写“《论持久战》” 姜伟告诉干部:我们现在与竞争对手进行的拉锯战
八、 二次启动市场失败 历数20大错误 失败的现实触动了姜伟的内伤,他由怀疑干部能力转向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些年一谈决策失误,自己总能圆上,认为自己决策永过高明,都是手下人不争气。
九、 掉转枪口 杀向医药市场 普经吃过多元化的亏,因此姜伟绝不轻易换产业,既然已经有了一个支柱产业,就要先把它弄透。
十、 过去像猛虎 如今像大象 经过两年多的修炼,姜伟换了一个人,性格大变:处理很多事情不再当即拍板,而是思考再三;
十一、 教训和困惑 关于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关于家族经营和管理机制,关于人才的外聘与内培,关于企业家投资决策的原则和赌性,关于如何进行股份制改造,等等,姜伟有太多的感触与困惑。
十二、 反省20大失误 决策的浪漫化、模糊性、急躁化,没有长远的人才战略,人才结构单一、选才不畅,企业缺乏远见、缺乏创新、缺乏连续贯性、管理规章不实不细、手段落后,市场开拓模式化等等
第三部分 辉煌的丰碑与冰山消融
一、 马胜利一场大梦 马胜利曾经是八十年代的改革英雄。
二、 张兴让不谈“满负荷” “满负荷工作法”发明人,全国人大人表。
三、 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去向追踪 1987年,中国曾经评选了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共有20位企业家荣获金球奖。
四、 短命的背后 优秀企业家最终的分化,与他们本人有多大关系?这种分化说明了什么?中国企业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在哪儿?他们未来的命运又当如何?
主编的话
天上也刮风(代序)
第一部分 史玉柱与巨人集团
一、 吐露失误内幕 史玉柱承认两点:一是决策失误,摊子铺的太大;另一是管理不善,经营失控。如果从个人因素上刨根问底,史玉柱也承认对宏观形势估计不足,巨人集团一帆风顺使他过于自信,头脑发热。
二、 生活在一座孤岛上 在巨人总部大厦300平方米的总裁办公区内,史玉柱将办公室、书房、卧室、会议室、秘书室集于一体,他将自己封闭在这座孤岛上,来回踱步,冥思苦想。
三、 企业轨迹 一个来自安徽县城的孩子,30岁时名扬天下,当选“广东省第三届十位优秀科技企业家”、“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国家主席亲往视察,总理三访“巨人”,史玉柱确实创了奇迹。
四、 腰缠5个亿的一介书生 靠拼凑的4000元钱以及耗费9个月心血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系统。
五、 把家业交给别人 1994年春节刚过,史玉柱突然宣布一条惊人消息:他从管理一线退下来,请原北大方正总裁楼滨龙出任巨人集团总裁。
六、 二次创业与三大战役 史玉柱把产业多元化扩张定为二次创业的目标
七、 大厦抽干“巨人”的血 面对巨人大厦急需资金,史玉柱作出了一个违背企业行为的决定,抽调生物工程的流动资金,去支撑大厦的建设资金,活钱变成了死钱。
八、 史玉柱四面楚歌 巨人大厦非常不巧地建在三条断带上,地基工程多耗费3000万元
九、 巨人文化的内核 巨人的目标精神:中国人就要做巨人。
十、 巨人证:民营大企业病 从史玉柱的管理思路看,无不带有近代企业家的烙印,而不是一个现代企业家。
十一、 民营经济的第二次创业 城市中的民营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多数小企业与少数大企业并存的二元格局。
第二部分 姜伟与飞龙集团
一、 运用毛泽东的战术 指导广告大战 姜伟吐露当年的看家本领:一是广告轰炸,二是人海会战。
二、 四大隐患刀刀见血 被迫放弃上市 没有长远规划、没有高科技产品、资本不实资产过低、财务管理混乱
三、 自称校长 掀起“整风运动” 姜伟把飞龙变成大学,自称“校长”,称员工为“学生”。
四、 “不成功,吾宁死”欲速则不达 休整有所收效,姜伟即决定全面出击,由于管理体制并未大动,人们的状态又迅速滑向旧有运行方式里,飞龙被迫再次休整。
五、 辞母退弟 姜伟动了“黄浦生” 姜伟说,“蒋介石都不杀黄浦生,我总不能连老蒋都不如吧。”
六、 识破骗局 选择农村包围城市 准备在美国“买壳上市”险些被骗,姜伟感叹“发洋财如登天”。
七、 学写“《论持久战》” 姜伟告诉干部:我们现在与竞争对手进行的拉锯战
八、 二次启动市场失败 历数20大错误 失败的现实触动了姜伟的内伤,他由怀疑干部能力转向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些年一谈决策失误,自己总能圆上,认为自己决策永过高明,都是手下人不争气。
九、 掉转枪口 杀向医药市场 普经吃过多元化的亏,因此姜伟绝不轻易换产业,既然已经有了一个支柱产业,就要先把它弄透。
十、 过去像猛虎 如今像大象 经过两年多的修炼,姜伟换了一个人,性格大变:处理很多事情不再当即拍板,而是思考再三;
十一、 教训和困惑 关于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关于家族经营和管理机制,关于人才的外聘与内培,关于企业家投资决策的原则和赌性,关于如何进行股份制改造,等等,姜伟有太多的感触与困惑。
十二、 反省20大失误 决策的浪漫化、模糊性、急躁化,没有长远的人才战略,人才结构单一、选才不畅,企业缺乏远见、缺乏创新、缺乏连续贯性、管理规章不实不细、手段落后,市场开拓模式化等等
第三部分 辉煌的丰碑与冰山消融
一、 马胜利一场大梦 马胜利曾经是八十年代的改革英雄。
二、 张兴让不谈“满负荷” “满负荷工作法”发明人,全国人大人表。
三、 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去向追踪 1987年,中国曾经评选了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共有20位企业家荣获金球奖。
四、 短命的背后 优秀企业家最终的分化,与他们本人有多大关系?这种分化说明了什么?中国企业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在哪儿?他们未来的命运又当如何?
研究失败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