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充分挖掘房山石经等石刻材料,验之以传世文献和敦煌文书,从佛教社会史角度出发,运用微观与中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关照宏观大背景,借鉴社会学、人类学和艺术史的视角,对唐代幽州地域的佛教与社会进行了立体式和跨领域的考察。富庶的社会经济成为幽州人进行佛学研究、开展佛教活动的重要基础。幽州地域各族群、各阶层民众广泛参与佛教活动,充分显示出佛教在文化交流、族群融合方面的独特功效。幽州佛教成为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博弈的舞台。幽州地区的佛教信仰和习俗,不少为各族群、各阶层人士所共有。辽代的文化面貌,尤其是佛教,深受唐幽州地域之影响。中晚唐汉族文化精英斥为“胡化”(“非主流”、“非正统”)的幽州地区,在契丹的统治之下,却成为汉文化的中心,并且为契丹人的汉化提供了资源。本书尝试王朝递嬗模式,以长时段的眼光来审视唐五代至辽朝幽州地域的佛教与社会,为中古时代幽州的文化面貌进行了独特而新颖的阐释,也为深入认识契等
目录
●前言
● 节 选题缘起、研究方法与资料运用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资料运用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幽州地域的佛寺
● 二 中央参与幽州地区的佛教活动
● 三 房山石经
● 四 幽州地方势力与佛教
● 五 “安史之乱”、“会昌法难”与幽州地区的佛教
● 六 唐幽州佛教对辽代佛教的影响
●章 唐代幽州地区的文化面貌及寺院分布
● 节 唐代幽州地域的文化特征
● 一 幽州――胡汉文化交融之地
● 二 幽州――胡汉沟通的桥梁
● 第二节 唐代幽州地域的佛寺及其分布
● 一 幽州(范阳郡)的寺院(按首字汉语拼音排序)
● 二 幽州大都督府或节度使辖区支州的寺院
● 三 位置不详、待考的佛寺
●部分目录
唐代幽州地区的佛教与社会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